第17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14)(3 / 3)

在我們剛有頭幾個孩子的時候,我們倆還是年輕的父母,那時我們認為,在孩子生命麵臨危險的場合,比如剛剛學會走路的孩子一下子跑到了大街上,打他的屁股是沒有什麼不妥當的。我們推斷,很有必要在孩子的心裏和身上留下持久的印記,免得他下次再跑到大街上去。在那個時候,我們認為安全是第一位的,其次才顧及他的心理承受能力。但是,隨著我們對養育孩子了解得更多,我們認識到,即使是在危急的時候管教孩子,也有比打屁股更好的辦法。而且我們還認識到,學步階段的孩子前次得到的教訓到了下一次就忘記了,即便是有“身體上的印記”。下麵是我們行之有效的一些辦法。

麵臨危險時說的 “不”當學走路的孩子跑到了我們家車房前的車道上時,瑪莎像老鷹一樣緊盯著他。如果他冒冒失失地離馬路太近,她就會上演她最拿手的長篇大論的嘮叨,大聲對他喊道:“站住!那是馬路!”並且把他從馬路邊抓回來,一遍又一遍地絮叨當他跑到大街上時她有多麼擔心。她沒有對孩子大聲嗬斥或發火,而是表達著自己由衷的擔心,訴說著每個媽媽在自己的孩子可能受到傷害時內心都會出現的驚慌。很重要的一點是孩子相信她,因此她毫無保留地對孩子訴說著。這還真起了作用!孩子對馬路有了很深的敬畏,而且想到馬路上去的時候總是期待著得到媽媽的許可,知道媽媽會拉著他的手和他一起穿過馬路。有好幾次瑪莎不得不大聲發出警告,用來增強孩子對馬路的敬畏感。她把這種聲音專門用於為了安全而需要立刻作出反應的場合。這種聲音很難用文字來描述,它是一種非常尖銳、非常強烈的“啊”的聲音。有一次,斯蒂芬在一個公園裏走到了離她大約60米遠的地方,當他快要跨入馬路時,瑪莎不得不使用了這種聲音來阻止他。他停下了腳步,這讓瑪莎的緊張心情一下子得到了緩和。斯蒂芬回過頭看著瑪莎,使得她有足夠的時間跑到他身邊去。她從來都不隨隨便便地就使用這種聲音,日常生活中時時刻刻都會發生的情況應該用常規的辦法來處理。

西爾斯經典鏈接:不能說“不”的媽媽

有些父母想要為孩子提供孩子所必要的東西,出於這樣的熱誠,他們往往會給孩子提供孩子想要的所有東西。那些實踐著依附性養育方法的媽媽們,往往會成為凡事都對孩子說“是”的媽媽。

從最初的時候開始,媽媽就應該輕鬆自在地向孩子說“不”,這一點十分重要。早在媽媽製止寶寶用力拉自己的頭發或者在哺乳過程中咬她的乳房時,她就應該開始對孩子說“不”。媽媽應該告訴他必須停止,因為他的行為讓她感到疼痛,這樣的做法實際上是她開始在教寶寶分清是非的界線。嚴肅地對孩子說“不”應該貫穿於孩子學步階段的始終。除了直接說“不”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式可以讓寶寶知道哪些是不安全的、不妥當的。媽媽無論是說“停下來”、“把它放下”或者“不安全”,還是動手改變孩子的行為,她都是在言行一致地、溫和地引導孩子的行為,教會他們分清是非的界線。不論采用的是什麼方式、什麼詞彙,對孩子說“不”並不是一件消極的事情,而是一種給予的途徑,並且需要作出很大的努力。不會說“不”的媽媽在堅持自己的立場方麵會存在很大的問題,在我們的眼裏,她們會成為被自己學齡前的孩子牽著鼻子走的木偶。

一旦媽媽在需要的時候開始自信、堅定、充滿愛意地說“不”,孩子是不會被嚇著的。這可能會讓他皺一會兒眉頭,因為他不喜歡聽到“停下來”、“等一下”或者其他諸如此類的話。但是他已經有了親情依附的基礎,他信任父母。給孩子設定限製並不像某些人認為的那樣會讓孩子消沉,媽媽不能等到學齡前階段才開始對孩子說“不”。應該十分自然、十分自信、憑直覺地對寶寶說“不”,而且越早開始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