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培養孩子的良好品行(22)(3 / 3)

西爾斯經典鏈接:教孩子學會請求別人的幫助

每個孩子都需要懂得如何請求別人的幫助。尋求別人的幫助,不僅對學習來說是十分必要的,而且也是一種與幫助者拉近距離的方式。你應該請求孩子幫你來完成各種各樣的任務,向他解釋即便是你也需要幫助,從而為孩子作出尋求幫助的榜樣。孩子向別人提供幫助能使他感到自己被別人所需要,因此自己很有價值,在他的內心培植了家庭成員間應該相互幫助的信念。得到了父母愉快幫助的孩子會比較有能力去尋求其他成年人的幫助,比如老師、教練以及他們生活中的其他大人。

“我的傷要緊嗎?” 你應該等待孩子主動來要求你幫助。許多時候當我們看見孩子“啪”地一聲摔倒,我們緊張得眼淚都要掉出來了,但是孩子自己會爬起來,然後偷偷地朝我們瞄一眼。如果我們當時看上去十分擔心,並且心急火燎地馬上衝過去的話,孩子就會從我們這裏得到心理暗示,於是他的意誌一下子就崩潰了。而如果我們平靜地待在一邊的話,孩子就常常會不在乎那點小小的疼痛,繼續玩下去。

做一個心靈相通的傾聽者 我們全家曾做過一次短途旅行,在準備過程中我們細心地為11歲的女兒埃琳挑選了一個飛機上的座位,好讓她坐飛機時有個看電影的好位置。當我們登機後,她很不喜歡自己的座位,因為她不能和我們挨著坐在一起。我們並沒有因為她不懂我們的好心而訓斥她,而是傾聽她的理由,聽她解釋為什麼會感到不開心。我們聽她講完,然後想辦法讓她知道如果和我們坐在一起,就沒辦法有一個看電影的好視角。在她繼續為自己的要求辯解的時候,我們看出來,她已經開始發覺自己的位置確實比較好。於是我們就把與她之間的討論從剛才衝突的話題中引開去,很簡單地對她說:“你可以隨便去坐你喜歡的座位。”這麼做,給了她一個保全麵子的機會去做出選擇,她最終還是選擇了原來的位子。

西爾斯經典鏈接:找出孩子行為的“言外之意”

安德魯和瑪麗對他們的孩子邁克爾進行了依附性養育,邁克爾現在3歲了。瑪麗曾經講述過一個例子,她認為這個例子反映出與孩子的親密情感十分有助於他們對孩子的管教:“一個晚上,安德魯很晚才下班回家,這種情況已經持續整整1個星期了。我們播放了邁克爾最喜愛的錄像片《音樂之聲》,大家都坐下來一起看。邁克爾盡管隻有3歲,卻具有讓人難以置信的溝通本領,但有些時候他仍然沒法表達自己想要什麼、想說什麼。影片開始幾分鍾後,邁克爾相當生氣地叫道:‘關掉!’我們感到很驚訝,對他說:‘可是你很喜歡這個電影啊。出了什麼事?’他回答道:‘把它關掉!’並且開始把他周圍的那些玩具用力地扔出去。我於是建議他:‘邁克爾,為什麼不跟爸爸一起坐在長沙發上看那個影片呢?’他回答說:‘不,我不要有個爸爸。’安德魯和我相互看著對方,都感到迷惑,邁克爾一直是很喜愛他爸爸的。因此,雖然我們非常想看那部影片,我們還是關掉了錄像機,然後詢問起還在生氣的邁克爾。我們問他是不是影片裏的情節讓他感到不高興,他說不是。然後我們再問他為什麼不肯跟爸爸一起坐在沙發上,這時他更生氣地回答說:‘不,我不要有個爸爸。’這時邁克爾正處在大發一通脾氣的邊緣,他緊挨著安德魯,站在地板上,踢著長沙發,好像是要安德魯叫他停下來。安德魯沒有對邁克爾的這些壞行為大發雷霆,而是對他說:‘你幫爸爸一起修理一些工具,好嗎?’頓時,邁克爾的整個臉都亮了起來,他答道:‘好的,我喜歡做這件事。’安德魯接著又說:‘我還以為你不要有個爸爸了呢。’邁克爾回答說:‘我其實是很想有個爸爸。我要爸爸,這樣我就可以和他在一起。’”

“我們想起來,這是整整一個星期以來安德魯第一次在邁克爾還醒著的時候回到家裏。一個小孩子又如何能夠像成年人那樣說出這樣的話呢?‘對不起,爸爸,可不可以下次再看這部影片?我已經整整一個星期沒見到你了,我真的很需要和爸爸待上一段時間。’他當然說不出這樣的話,但他在嚐試著表達自己的意思。”

“在接下來的兩個小時中,邁克爾幫著爸爸修理工具。邁克爾很專心,也很合作。在這個夜晚快要結束的時候,邁克爾開始疲倦了。在他將要進入夢鄉之前,他對爸爸說:‘謝謝你和我在一起,爸爸。我愛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