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爾斯經典鏈接:稱讚的藝術
你應該教導孩子輕鬆自如地讚揚別人並且接受別人的稱讚。要對孩子說:“你真是一個英俊的小夥子!”或者“你穿那件衣服看起來真漂亮!”在你向孩子表達的過程中,眼神和身體的接觸會進一步增強稱讚的真誠程度。你一定要確保自己是真誠的,受到依附性養育的孩子會一眼就看穿缺乏誠意的稱讚,而且會唯恐避之不及。當你聽到你的孩子們相互稱讚的時候,你也應該讚揚一下自己為他們做出的榜樣。
自我價值感比較差的孩子既難以對別人進行讚揚,也難以接受別人的稱讚。他們揣度著別人會怎樣看待他們做出的恭維,為此而心煩意亂,因而幹脆就閉上嘴巴。他們感到自己是根本不值得稱讚的,因而會對別人給予他們的讚揚不予理會。如果你自己差不多就是這樣的人,那你就應該學會去讚揚別人並且接受別人的稱讚,從而為孩子做出榜樣。可以這樣來稱讚一下自己:“我今天的銷售情況真不錯!”當孩子稱讚道“你是最好的媽媽”時,你應該說:“謝謝你,親愛的,我很高興聽到這樣的話。”以此表示對他的謝意。有些父母經常聽到孩子這樣的稱讚,但總是不願意接受孩子的真誠,通過外在的反應(長籲短歎、皺眉頭、聳肩或者愁眉苦臉)以及內心的愧疚感來拒絕孩子。如果你就是這樣的話,那麼開始相信你孩子的直覺意識吧——對於這個孩子,你是最好的父母。父母的自我形象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自信心,影響著孩子輕鬆自如地做出讚揚和接受稱讚的能力。
讚揚時要注意的問題 盡管運用得當的稱讚能夠塑造孩子的行為,但它並不是強化良好行為的唯一途徑,在一定程度上,它起的作用是膚淺的、表麵的。讚揚隻是一種外部激勵因素。養育孩子的終極目標是培養自律——內在的激勵機製。孩子得了好的分數我們就會給予表揚,而且我們總是通過給孩子灌輸好分數是通向成功的門票的思想來誘導他們。我們總是將自己對孩子的稱讚變得更為低調,對孩子說:“你覺得自己的成績單怎麼樣?我們希望你得到好的分數,主要是因為這樣開心的是你自己。”在有可能的時候,應該把焦點轉回到孩子的感受上:“你剛才背誦得很不錯,你心裏一定是感到很輕鬆、很自豪。”為了使讚揚能夠取得最好的行為塑造效果,應該創造條件來幫助孩子們懂得如何稱讚自己以及在什麼時候稱讚自己。
西爾斯經典鏈接:期待良好的行為
過度的讚揚會給孩子這麼一個信息:服從和良好行為並不是必需的。比較好的做法是給孩子這樣一個信息:他所做的正是你所期待的,他做的事情並不出格。這樣,你就能讓孩子們主動地去滿足你的期望。有時候,為了打破一個消極的循環,你需要做的僅僅就是去期待良好的行為。你要把孩子們看成是真的會做出正確的選擇,應該采取這樣的態度來對待他們。要是父母並不期望孩子們會服從,那麼他們往往就真的不會聽話。
有選擇地進行忽略
為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保持為人父母的理智,我們夫妻倆在某些情況下對孩子們抓得很嚴,而在另一些方麵則是相當寬鬆的。我們倆學會了忽略那些“小過失”,而把注意力集中在一些“大錯誤”上。所謂小過失指的是某個行為盡管讓人感到討厭,但不會對人、對動物、或者對財產造成損害,或者即使不加以糾正也不會導致發生大的錯誤。這種孩子氣的、不負責任的行為會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孩子的逐漸成熟而得到自我糾正。
忽略孩子的小過失有助於孩子尊重父母對各種事情所給出的限製,比如,“我不會為小事情而爭論不休”。一天,兩個5歲大的孩子在我們的前院裏玩耍,他們為一個玩具而發生了爭吵,誰都沒有受傷。他們想把瑪莎拉入到他們的爭吵當中,但瑪莎隻是簡單地說:“你們都是大孩子了,怎麼還像小孩子一樣。”然後就走開了。兩個孩子領悟到了事情的關鍵,自己就把問題解決了。
如果對於孩子的良好行為你會毫不猶豫地表示讚賞,那麼對那些不良的行為進行忽略會起到最好的效果。孩子打斷了你的談話,如果你忽略他的這種小過失,並且自己更多地使用有禮貌的稱呼,那麼孩子就能學會采用說“對不起”的辦法來插入你的談話。你應該忽略的是孩子微不足道的錯誤行為,而不是孩子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