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止羞辱孩子 為了維護孩子們的自尊,你作為家庭管教者的任務之一就是在你的領地裏進行巡查,消除對孩子的各種羞辱。“這真蠢!”“你是個糊塗蟲!”——如果你對這些傷人的話聽之任之,那麼它們就會繼續下去。你一聽到羞辱的話就應該馬上指出來(可以說:“這是對人的羞辱。”),這樣,這些羞辱的話就能被大家所認識。如果你的孩子們已經清楚地知道你們家裏不允許說這些羞辱的話,那麼他們隻需要你簡單地加以提醒,而不需要你的說教和長篇大論的訓斥。
一位母親叫伊萊恩,她曾經告訴自己的孩子們那些羞辱性的話會造成多麼大的傷害,尤其是對於年幼的孩子。她向孩子們解釋說,用不禮貌的名稱來稱呼一個人會讓他感到生氣,因而他根本不會情願去改變自己的不良行為。她告訴孩子們:“不要對你的小弟弟叫嚷‘你這個笨蛋’,而應該俯下身來,平視他的眼睛,堅定地對他說‘那是件愚蠢的事情,我知道你其實要聰明得多。現在讓我來幫你一起清理這些髒東西。”這麼做,不僅阻止了爭吵,而且也為小弟弟做出了榜樣,避免用不禮貌的方式去稱呼別人。
惡聲惡氣的輸入必然導致惡聲惡氣的輸出 為了不讓孩子的嘴裏吐出不好聽的話,你首先應該不讓這樣的話進入他們的耳朵。有些話會進入孩子的記憶深處,而且好像永遠都不會忘掉。盡管我們很仔細地對家裏的電視機進行了監管,但我們的孩子還是設法接觸到了“癟四和大頭蛋”(一種流行的電子遊戲和卡通片的名稱——譯者注),這部片子在我們看來是曾經進入孩子們頭腦的最為玷汙人格、最具有潛在危險性的節目之一——是對人類智慧的嚴重汙辱。在此後的幾個星期裏,我們頻頻聽到“大頭蛋”這個詞,就好像它是為社會所認可的一個直接稱呼形式。我們本來已經打算要禁止在我們家說“大頭蛋”這個詞,因為我們打心眼裏不喜歡這部片子。但是,一旦我們不再對這個詞作出過度的反應,並且認識到這個詞對於十多歲的少年和更小一些的孩子來說不過是像“蠢貨”或者“傻瓜”一樣的意思之後,這個詞就不再讓我們感到刺耳了,我們不再關注它(但仍然不允許孩子們看這部片子)。最後,“大頭蛋”這個詞就在我們家慢慢地銷聲匿跡了,至少在我們家裏已經聽不到這個詞了,孩子們現在已經采用另一種新的、(對他們來說)更有趣的說法。過去,對孩子們用不禮貌的方式稱呼別人進行懲罰的一種辦法就是讓他們寫上一百遍“我不再說‘大頭蛋’”。但是,我們不鼓勵采用這種方式,因為這麼做實際上把這個詞更深地注入了孩子的記憶。糾正孩子的一種更好的辦法是讓孩子們寫一個紙條向別人道歉,而避免再去用對別人不禮貌的稱呼。
發牢騷
你一遍又一遍地要求孩子做某件事情,而你得到的卻是孩子的抱怨,你對此是否感到厭煩?或者你的孩子盡管聽從了你的話,但是很不情願,提出了抗議。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不可能總是高高興興地去做事情,但是我們仍然有辦法幫助孩子養成好的態度,使我們能夠比較容易地與他們一起生活。
為孩子作出心情愉快的榜樣 當你的孩子向你提出一個合理的請求時,應該給孩子這樣的信息:“當然,瑪麗,我很樂意讓你感到高興!”——即使她的請求讓你很不方便。你對孩子作出“很樂意做這件事”的回應,使孩子對自己提出的要求感到很開心,因而就為孩子作出了榜樣,下次你要孩子幫忙的時候,孩子也會樂意幫助你。
對抱怨的孩子還以抱怨 如果孩子對做某件事發起了牢騷,那就應該幫助他明白你受到了他的抱怨後會有什麼樣的感受。“在接下來的幾個鍾頭裏我會變成一個小怨婦。”在孩子受到了你的抱怨之後,他就會明白與一個牢騷滿腹的人待在一起是多麼無趣。
把發牢騷的孩子暫時罰出場“約翰尼,我希望你在我要你幫忙時能夠欣然同意。到隔壁房間去坐五分鍾,好好想想你發牢騷會讓每一個人產生什麼樣的感受。當你想好了不再抱怨,就來告訴我。如果每個人都發牢騷的話,那麼在我們的家庭裏生活就一點兒樂趣也沒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