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為了孩子的一生而進行管教(17)(2 / 3)

西爾斯經典鏈接:在家庭麵對壓力時如何養育孩子

孩子經常選擇在父母最缺乏應對能力的時機來做出最糟糕的行為。在家庭麵對壓力時,比如在搬家、生病、換工作,或者是在急著要趕去某個地方的時候,你管教孩子的能力以及孩子接受管教的能力都會削弱。為了能吸引心不在焉的父母關注自己,孩子唯一的辦法就是做出糟糕的行為、讓父母討厭自己。無論你多麼的專注於自己的日程安排,你都必須保持和孩子之間的親密關係,應該告訴孩子發生了什麼事情,告訴他們你對他們有什麼樣的期望。比如:“有一個重要的客人要來看望媽媽,我感到很緊張。我希望你像平時那樣小心謹慎,並且告訴我你需要什麼。”“媽媽的朋友死了,媽媽很想念她。媽媽很喜歡你擁抱媽媽,但是你不必為了安慰媽媽總是陪伴在媽媽的身邊。我的悲傷會一天天減少的。”

養育膽怯的孩子

幫助孩子克服恐懼感不僅能夠減輕他們內心的焦慮,而且也為你們提供了建立起密切親子關係的機會。在你和孩子共同戰勝恐懼的過程中,還可以讓他學會從你那裏得到寶貴的支持。

孩子為什麼會恐懼孩子們不會像成年人那樣考慮問題。世界上的大多數事物對孩子來說都是未知的,他們害怕這些未知的東西。學齡前的兒童還不能分辨什麼是不用害怕的,什麼是真正具有危險的。真實世界在孩子眼裏可能十分恐怖。在兩歲到四歲之間形成的想象能力為孩子打開了一個奇妙的想象世界,結果導致了一些令人恐懼的幻想。這個年齡的孩子能夠在自己的心裏想象出各種各樣的人物和動物,他們自己創造出來的這些形象可以是十分嚇人的。白天讓人感到可愛的恐龍到了夜裏就可能變成了妖怪出現在孩子的夢中,驚擾了孩子的睡眠,這種情況在這個年齡段是十分普遍的。

孩子們具有想象妖怪的能力,但是還不能理解這些妖怪隻不過是幻想出來的形象,這使得他們產生了巨大的恐懼。每個孩子的恐懼都是各不相同的,一個孩子恐懼的東西可能讓另一個孩子感到十分迷戀。有些孩子喜歡玩真空吸塵器,而另一些孩子會把真空吸塵器當成是一個發出巨大吼聲的、見東西就吃掉的妖怪。學齡兒童更害怕家庭關係和健康狀況的變化(比如被汽車撞了、呼吸困難、父母離婚、死亡等等)。孩子們在任何年齡段都有可能變得膽怯起來,每個孩子的膽怯程度各不相同,感到害怕的東西也不一樣。由於我們夫婦倆總是在孩子入睡的時候陪伴在他們的身邊,即便是對頭幾個孩子也是這樣,因此孩子們從來都沒有害怕過在我們家的臥室裏出現妖怪,盡管如此,海登和埃琳還是經曆了一個對黑暗感到恐懼的階段。由於馬修並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恐懼,因此我們很想弄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他不感到害怕。在他長大到可以解釋的時候,答案終於清楚了:在他小時候,我們告訴過他,他感到害怕是因為他在不停地想象。他明白了自己的害怕是怎麼一回事,這讓他很高興,很快他就克服了內心的恐懼感。

恐懼是孩子幼年時的一種情緒。隻要照料者稍稍給予一些幫助,這種並不愉快的情緒就可以為情感上的成長帶來良機。在學習正確地處理自己的情感、尋求外部幫助的過程中,孩子要上的第一課就是學會克服自己內心的恐懼。在此期間你應該給予孩子理解和支持,這會增進你們之間的親密。

幫助孩子對付內心的恐懼

首先,有些事情是你千萬不要去做的。不要給孩子任何表示、說他感到害怕是不對的。對於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這樣的錯誤信息會讓他誤以為“我身上一準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你可不要用下麵的這些說法去羞辱孩子:“不要害怕。”“別再像嬰兒那樣。”“男孩子(或女孩子)可不應該感到害怕。”這些話根本不能驅散孩子心中的恐懼,隻會讓孩子感到無地自容。這樣,孩子就不但害怕黑暗,他還害怕把自己的恐懼感告訴別人,不願意尋求別人的幫助來克服內心的恐懼。恐懼原本隻是童年時期的正常問題,這樣一來反而弄巧成拙地削弱了孩子對別人的信賴能力。因此,你不要去加劇孩子的恐懼,而是要對他們表現出體貼和同情:“在我小的時候,我也很害怕臥室裏一點亮光都沒有。”為了幫助孩子克服內心的恐懼,你首先要對他的恐懼感加以認可。你還應該努力達到一種平衡,一方麵不要去忽略孩子的各種恐懼問題,另一方麵也不要過多地糾纏在這些問題上,否則的話,你的孩子會為了得到你的關注而故意裝出恐懼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