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修身養性(1)(3 / 3)

吾人立身天地間,隻思量作得一個人,是第一義,餘事都沒要緊。作人的道理,不必多言,隻看小學便是。依此作去,豈有差失?從古聰明睿智,聖賢豪傑,隻於此見得透,下手早,所以其人千古萬古,不可磨滅,聞此言不信,便是凡愚,所宜猛省。

作好人,眼前覺得不便宜,總算來是大便宜。作不好人,眼前覺得便宜,總算來是不大便宜。千古以來,成敗昭然,如何迷人尚不覺悟,真是可哀!吾為子孫發此真切誠懇之語,不可草草看過。

言語最要謹慎,交遊最要審擇。多說一句,不如少說一句;多識一人,不如少識一人。若是賢友,愈多愈好。隻恐人才難得,知人實難耳,語雲:“要作好人,須尋好友。引酵若酸,哪得甜酒?”又雲:“人生喪家亡身,言語占了八分。”皆格言也。

——選自《高子遺書》

【譯文】

我們活在人世間,隻想著怎樣做一個人,這是第一重要的事,其他事都屬次要地位的。作人的道理,不必多說,隻要看看《小學》這本書就行了。照著書中所說的去作,就不會有錯。自古以來那些聰明、通達、明智的人,還有那些聖賢豪傑,對此看得最透徹,做得也早,所以他們名垂千古,永不磨滅。如果聽到這些話還不信,那就是平庸、蠢笨的人,應該猛醒悟過來。

作一個好人,從眼前利益來看,得不到什麼好處,但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卻是占了大便宜。作一個不好的人,眼前可以得到一些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必然要吃大虧。自古以來,成功失敗都非常明顯,如何有人還執迷不悟,那真是可悲!我為子孫說這些真切誠懇的話,切莫草草看過,隨便對待。

……

說話一定要謹慎,與人交往最重要的是慎重選擇。多說一句話,不如少說一句話;多認識一個人,不如少認識一個人。當然,如果是才能、德行好的朋友,那就愈多愈好。唯恐人才難得,要了解一個人相當困難。所以俗話說:“要作好人,必須交好朋友。酵母如果酸了,就釀不出好酒來。”又說:“喪家亡身的人,八成是由於言語引起的。”這些都是至理名言啊!

瞿式耜誡子堅持民族氣節

【原文】

自正月十一日周誼、童長班來,得汝昨年九月二十二日書,知家鄉去年七月已遭蹂躪,家中寸金不留,止剩空屋數間。汝母聞之,益添憂悶,吾雖百方解勸,而終是難開,緣其子女之念關切,知汝與若妹如此受苦,不容不腸斷耳。吾自念若非西撫出門,遭此劫中,自然性命不保。今天公委曲方便,留此一線餘生,雖為靖逆受磨,而名節猶彰,殘軀猶在。以視家鄉被難者,相去何如,以此轉自排撥。雖家中所有罄完,總以空華身外譬之,隻汝等暨一門眷屬無恙,便是大福矣。

可恨者,吾家以四代甲科,鼎鼎名家,世傳忠孝,汝當此變故之來,不為避地之策,而甘心與諸人為虧體辱親之事。汝固自謂行權也,他事可權,此事而可權乎?邑中在庠諸友,轟轟烈烈,成一千古之名,彼豈真惡生而樂死乎?誠以名節所關,政有甚於生者。”死固吾不責汝,笫家已破矣,複何所戀?不但覓隱僻處所潛身,而反以快仇人之誌,謂清濁不分,豈能於八鬥槽中議論人乎?痛殺!恨殺!

一—選自《瞿式耜集》

【譯文】

自從正月十一日,周誼、童長搬來後,收到你在去年九月二十二日的家書,知道家鄉去年七月已經遭受踐踏,家裏寸金不留,隻剩下數間空屋。你娘聞聽,更加憂心鬱悶,我雖千方百計規勸,但總是難以解開。原因是她極其關切兒女,深知你與若妹這樣受苦,不容不痛斷肝腸啊!我卻掛念若非出門西撫,遭此劫難之中,自然性命難保。老天暗中相助,給予方便,僥幸留這條生命,雖為平定叛逆者受到磨難,但名聲氣節還顯著,殘軀還保存。看到家鄉被劫難的人,相比怎樣?我們便以此轉憂為喜。雖然所有家產都完了,就將它比作身外之物吧!隻要你們及家眷沒事,就是大福了。

最可恨的是,我們家四代甲科鼎鼎有名,世代忠孝,當此處境變化時刻,你打算不逃避家鄉,而情願接受清朝統治,竟與別人幹出這種損己辱親之事。你還說這是權宜之計。其他事情可以權宜,這種事情也可以權宜嗎?縣城中在學校的親友,反清鬥爭轟轟烈烈,成為千古留名的事業,你果真如此貪生怕死嗎?這實在有損於名節。一個人的氣節比生命更為重要。死,我本來不會責怪你,家宅已廢了,又有什麼可留戀的?不及早找個隱僻的地方藏身,反而讓仇人得誌,這是黑白不分,怎麼能在高才群體之中議論人呢?痛啊!恨啊!

《改良女兒經》作者誡女學賢德

【原文】

看古人,多賢德。宜以之,為法則。周薑正母儀,國人盡被格。太擬和眾妾,子孫甚多廣。緹縈朝上書,願婢贖父身。盧氏不避盜,冒刃寧衛姑。侃母斷己發,換酒筵嘉賓。村媼識光武,宰雞而謝之。扊扅烹伏雌,乃是百裏妻。練裳與竹笥,戴女能自親。荊釵並裙布,孟光能安貧。冀郤夫婦睦,相見如敬賓。仲妻止夫召,灌園自食力。少君更短衣,提甕出自汲。禦妻能激夫,晏薦遂得封。唐氏乳邁姑;孝名嘖嘖稱。孟母能教子,顯揚於後世。玫英畏賊辱,先自投糞穢。李氏負夫骨,因牽斷其臂。令女誌誓孀,引刀割其鼻。億萬賢婦女,罄竹難盡述。賢婦依此教,淑女能聽訓,萬代永標名。

——選自《改良女兒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