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修身養性(4)(1 / 3)

【譯文】

十月二十六日收到家信,知道家中新購買田產收獲秋穀五百擔,很高興。從今以後,可以當一輩子的農夫了。今後需要再添置碓、磨、篩羅、簸箕、大小掃帚,升鬥斛等各種器具。家中成年女子要帶領婢妾,從事舂米揚糠等家務勞動,這就是一種依靠田園教養子孫的景氣。天寒地凍,窮親戚、朋友登門時,要先泡一大碗炒米送上,加一小碟醬、薑等佐料,這是暖和老人撫慰窮人的最好辦法。空閑時日就吃碎米餅。霜雪天的早晨,雙手捧著碗,縮著頭頸喝著剛煮好的糊塗粥,全身都會暖和起來。啊!這是一輩子當農夫的好處吧!我認為世間第一等人,隻有農夫,而讀書人為農工商之末等。上等農夫能種田百畝,中等七、八十畝,下等五、六十畝。他們苦其身,勤其力,幹的都是苦力活。耕種所得,能養活天下的人。假如天下沒有農夫,整個世間的人都會餓死了。我們這些讀書人,在家孝順父母,出門尊敬長輩,遵守聖賢的教誨,以培養後代,得誌了就讓百姓得到恩惠,不得誌就加強自身修養,為世人楷模,所以這樣的讀書人,又得高於農夫一等。現在不是這樣了,有的讀書人,一捧起書本就妄想中舉、中進士、做官,怎樣索取金錢,建造大房子,多置田產。一開始就走錯了道路,後來越幹越凶,總是沒有好結果的。那些不能發達興旺的人,就在鄉裏作惡多端,為非作歹,頭上長角,身上長刺,鬧得更凶。潔身自好的人,也並非無人,希望自己能治理國家,反對懷古法古的人,也大有人在。但是往往好人受壞人的牽累,於是使我們這些人不得開口,一開口,就有人譏笑說:你們這些書生,總是會說,有朝一日做了官,就不這樣說了。所以,隻得忍氣吞聲,挨人笑罵。工人能製造器具可供使用;商人能搬運貨物從有到無,都有便民的地方。唯獨讀書人不大便民,無怪乎列居四民之末!而且連四民之末也不夠條件呢!愚兄平生最器重農夫,對新招佃農,必須以禮相待。他稱呼我“主人”,我稱呼他“客戶”,主客稱謂本是相對的,為何主貴客賤呢?要體諒、憐憫他;有求借貸,就要成全他,不能償還,要寬容他。曾經取笑庸人七夕詩,詠懷牛郎織女,都寫相會離別等可憐的字句,其實很有失命名的本意。織女,衣的來源;牽牛,食的根本。在天那兒星是最為貴重的東西,天那麼看重他,而人反倒不珍重啊!牛郎織女從事的本是為百姓盡力,星象的光明可以審察。我們村裏的婦女,不能織綢織布,但是善於主持飲食、幹針線活,還不失為勤快嚴謹。近日還很有聽鼓兒詞,以鬥葉為兒戲的人傷風敗俗,放蕩散失,應當極力禁止。我們家業地產雖有三百畝,都是抵押的房地產,不能永久依靠。將來須要買田二百畝,給兄弟二人,各得百畝就足夠了,也算是同古代丁男受田百畝的做法了,若再求多,就是等於占別人產業,這樣罪過就很大。天下無田無業的人多了,我卻貪得無厭,算什麼人!窮人將如何安排支撐生活呢?也許有人回答:世間田園連阡越陌,占有數百頃的人有的是,你又將如何呢?我的回答:他做他自家的事,我做我自家的事,世道興盛則盡力為善,世俗敗壞時則不同為惡,這也是我鄭板橋的家法之一。哥哥字。

紀昀訓子樹立務農思想

【原文】

……吾特購良田百畝,雇工種植,欲使爾等隨時學稼,將來得為安分農民,便是餘之肖子。紀氏之申鬼,永不餒矣。 爾等勿謂春耕夏苗,胼手胝足,乃屬賤丈夫之事,可知農居四民之首,士為四民之末,農夫披星戴月,竭全力以養天下之人,世無農夫,人皆餓死,烏可賤視之乎?

一選自《紀曉嵐家書》

【譯文】

我特地購置良田百畝,雇工種植,其目的就是為了使你們隨時學習種莊稼,將來做個安分守己的農民,到那時便是像我的好兒子。哪怕是紀氏家的鬼,也永不會挨餓了。你們不要以為春耕夏種,手腳上長滿了老繭,這是屬於下賤的人的事。須知在四民中,農民是最重要的,士是最末等的。農民起早貪黑,竭盡全力辛勤勞動,以養活天下的人。如果世上沒有農民,人們就得餓死,怎麼能把他們看成低賤的人呢?

林則徐誡子學農

【原文】

字諭聰彝兒:爾兄在京供職,餘又遠戍塞外,惟爾奉母與弟妹居家,責任綦重,所當謹守者有五:一須勤讀敬師,二須孝順奉母,三須友於愛弟,四須和睦親戚,五須愛惜光陰。爾今年已十九矣,餘年十三補弟子員,二十舉於鄉。爾兄十六入泮,二十二登賢書,爾今猶是青衿一領。本則三子中,惟爾資質最鈍,餘固不望爾成名,但望爾成一拘謹篤實子弟,爾若堪棄文學稼,是餘所最欣喜者。蓋農居四民之首,為世間第一等最高貴之人,所以餘在江蘇時,即囑爾母購置北郭隙地,建築別墅,並收買四圍糧田四十畝,自行雇工耕種,即為爾與拱兒預為學稼之謀。爾今已為秀才矣,就此拋撇詩文,常居別墅,隨工人以學習耕作,黎明即起,終日勤動而不知倦,便是長田園之好子弟。至於拱兒,年僅十三,猶是白丁,尚非學稼之年,宜督其勤懇用功。姚師乃侯官名師,及門弟子,領鄉薦,捷禮闈者,不勝僂指計。其所改拱兒之窗課,能將不通語句,改易數字,便成警句。如此聖手,莫說侯官士林中,都推重為名師,隻恐遍中國,亦罕有第二人也。拱兒既得此名師,若不發憤攻苦,太不長進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