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仁母教子避嫌疑
【原文】
(孟仁)為監池司馬,自能結網,手以捕魚,作鮓寄母,母因以還之,曰:“汝為魚官,而以鮓寄我,非避嫌也。”
——選自《三國誌·孟仁傳》
【譯文】
孟仁做魚官的時候,自己能夠結網捕魚,他把捕來的魚製成魚鮮(如醃魚、糟魚之類),寄給他的母親。他母親不肯接受,把魚鮓原物退了回去,並責備他說:“你當魚官,卻寄魚鮓給我,怎麼不避嫌疑?”
顏之推誡子注重修身
【原文】
名之與實,猶形之與影也。德藝周厚,則名必善焉;容色姝麗,則影必美焉。今不修身而求令名於世者,猶貌甚惡而責妍影於鏡也。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忘名者,體道合德,享鬼神之福佑,非所以求名也;立名者,修身慎行,懼榮觀之不顯,非所以讓名也;竊名者,厚貌深奸,幹浮華之虛稱,非所以得名也。
——選自《顏氏家訓·名實》
【譯文】
名和實,就像形與影一樣。一個人如果德行篤厚,藝品高超,他的名聲也必然會好的;一個女子容貌秀麗,她的影子也一定很俊美。當今有些人不注重修身,卻在社會上獲得好名聲,這就好比一個人外貌醜陋而硬要在鏡子裏看到美麗的影子一樣。(從讀書人的角度看),上等的讀書人是根本不去追求名聲的;中等的讀書人孜孜於通過自己的言行去求得自己的好名聲;而下等的讀書人卻專門欺世盜名。那些不去刻意追求名聲的人,本身的思想和言行都自然地合乎道德,他們做出許多高尚的事情,出發點並不是為了求得好名聲。那些追求名聲的人,注意自己的道德修養,一言一行謹慎穩重,他們這樣做,是為了在社會上樹立一個好印象,對於名聲,他們是當仁不讓的。那些欺世盜名的人,表麵上裝得很厚道誠實,骨子裏卻奸詐異常,為了博取虛名,隻幹一些浮誇的事,為了盜取一個“名”字可以不擇手段。
王翱誡子孫不要營私舞弊
【原文】
公為吏部尚書,忠清為英皇所信任。仲孫以蔭入監,將應秋試。以有司印卷白公。公曰:“汝才可登第,吾豈忍蔽之哉!如汝誤中選,則妨一寒士矣。且汝有階得仕,何必強所不能,以幸冀非分邪?”列卷火之。
公一女嫁為畿輔某官為妻,公夫人甚愛女,每迎女,婿固不遣,恚而語女曰:“而翁典銓,遷我京職,則汝朝夕侍母,且遷我如振落葉耳,而固怯者何?”女寄言於母,夫人一夕置酒,跪白公,公大怒,取案上器擊傷夫人。出駕而宿於朝房,旬乃還第,婿竟不調。
——選自《洹詞》
【譯文】
王翱當吏部尚書,以忠誠清廉為英宗皇帝所信任。他的第二個孫子憑借上代餘蔭,(沒有經過考試就取得了監生資格)進入國子監學習,並將要參加秋天舉行的科舉考試。這個孫子把從主管考務的人那裏要來試卷的事告訴了王翱。王翱說:“論才學,你可以考中,我怎麼會忍心阻攔你呢?如果你誤中選了,則多占了一個名額,妨礙了一個貧苦的讀書人中選。況且你自己有得官的路,何必要勉強做自己不能做的事,以希望實現自己的非分之想?”把試卷一把火燒了。
王翱的一個女兒嫁給一個在京郊作官的人作妻子。王翱的夫人特別歡喜這個女兒。每當迎接女兒回家時,女婿都故意不讓妻子回去,怨恨地對妻子說:“你的父親掌握著官吏升調的大權,把我調回京城做官,那你也可以回到京城,早晚就可以侍奉你的母親了。況且調我進京,就像搖落一片樹葉那樣容易,為什麼固執不肯呢?”女兒把丈夫的意見告訴她的母親。一天晚上,王翱的夫人把酒菜擺好,然後跪下把女婿的意見告訴王翱,王翱聽了勃然大怒,順手拿起桌子上的東西便向夫人擲去,把夫人的麵部擊傷了。他隨即離開了家,住在朝房裏,十多天後才回家。他女婿的調動竟沒有成功。
鄭曉訓子一鳴驚人
【原文】
鄭尚書談泉公訓子履淳曰:“膽欲大,心欲小;智欲園,行欲方。大誌非才不就,大才非學不成。學非記誦雲爾,當究事所以然,融於心目,如身親履之。南陽一出即相,淮陰一出即將,果蓋世雄才,皆是平時所學,誌士讀書當知此。不然,世之能讀書能文章不善做官做人者最多也。”
——選自《戒庵堂老人漫筆》
【譯文】
刑部尚書鄭曉教訓他的兒子鄭履淳說:“做事要有魄力,但考慮事情要細心周密;用智要圓通靈活,但行為要正直端正。誌大才疏的人是無法達到目的的。有大才的人如果不好好學習也是不會有成就的。學習並非僅僅表現在能記憶、朗誦上,而是要能理解消化,融會貫通,如同親自實踐過一般。諸葛亮初出茅廬就當了丞相,韓信一出仕就當了大將。他們真是蓋世雄才,但其才能都是平時善於學習的結果。有誌的人讀書應當知道這一點。不然,世上能讀書,能做文章而不善於做官做人的人是很多很多的。
《名賢集》作者誡子弟待人要誠
【原文】
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居必擇鄰,交必良友。順天者存,逆天者亡。人為財死,鳥為食亡。得人一牛,還人一馬。老實常在,脫空常敗。三人同行,必有我師。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寸心不昧,萬法皆明。明中施舍,暗裏填還。人間私語,天聞若雷。暗室虧心,神目如電。肚裏蹺掎,神道先知。
——選自《名賢集》
【譯文】
要勤勉好學,不以向比自己學問低的人求教為恥。居住時要注意選擇好鄰居;交朋友時要尋找品德優良的。順從天意的就能生存,違背天理的就滅亡。人為金錢而四處奔波,鳥為食物而四方奔忙。得到人家的好處,報答時一定要超過才對。老實人能站得住,說話不算數則常常會壞事情。三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人可做我的老師。一個人如果沒有長遠的考慮,一定會有不久就來到的憂患。隻要不昧良心,各項法律都能明白遵守。公開的施舍行善,暗地裏就能得到好的報應。人世間私下說的話,就好象打雷,天神都聽得很清楚,背地裏做的虧心事,老天爺也看得見,心裏有違犯常理的打算,老天爺早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