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總是充滿矛盾、衝突的,父母別因為孩子年幼而將孩子的事情放在其次的位置。大多父母都有工作,事業和家庭之間會難以兩全。特別是父親往往會理直氣壯地說是為了家庭而辛苦地工作,並以此為由忽略了親子教育。父親要安排一些時間和機會同孩子多一些溝通、交流。父親一旦答應陪孩子玩或學,就必須去兌現,去足夠重視。家庭的幸福不僅僅是靠掙錢的艱辛而獲得的,而應是多方麵的,家庭中的小情趣及父母與孩子共度的美好時光,都是生活中至關重要的內容。事業心強、工作忙碌的父母,應該更重視自己對孩子的承諾,以及陪孩子的時光……
□約束欲望
有時孩子說了之後,卻沒有那樣做,或許是因為有別的欲望。比如,他答應父母做完作業再看電視,但他沒做完,就打開了電視看動畫片。他可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也想做完作業,但他可能更想看電視。
周末的時候,京京對媽媽說,她想去同學家玩,媽媽讓她晚上六點鍾回來吃晚飯,如果六點鍾還沒回來,家裏人就不再等她吃飯了,並且她下次要出去玩就會遭到拒絕。京京高興地向媽媽表示謝意,並保證一定會在六點鍾之前回家。
京京七點半鍾才回來,媽媽並沒有責備她,也沒有問她是否吃飯。京京向媽媽解釋,同學家的小鳥特別好玩,所以就遲回來了。媽媽說:“你已經說好了六點鍾回家吃飯,我還給你做了你喜歡吃的紅燒鯉魚,你卻沒有及時回來。小鳥好玩,你可以下次再去玩,媽媽等你等得好著急,媽媽並不知道你是去玩小鳥了,下一次,媽媽不敢讓你一個人出去玩了。”
又是周末了,京京想出去玩。她死纏硬磨,媽媽還是拒絕了。媽媽告訴她:“說了話,就要負責任,言而無信,就是狼來了的下場。京京向媽媽認錯,並表示這個星期認真學習,下周末再出去玩。媽媽答應了她。
孩子在學與玩之中,總是很難調整。父母既要給他們相對自由的空間,又要讓他們為自己的言行負責任。如果,他因為玩的欲望而失信於父母,父母應給予他相應的約束,讓孩子明白”君子一言,駟馬難追”,懂得約束自己的欲望。
□重視約會
父母會因為一些原因而約會遲到。父親準備參加一個晚會,說的是晚上八點鍾到達,但是八點鍾的時候,他可能還在係領帶。如果孩子知道爸爸這樣辦事情,她會認為:違約、遲到也不是不可以的事情,爸爸不是這樣做了嗎?如果媽媽說好了去參加家長會,卻遲遲未到,孩子會覺得媽媽很不重視她,並認為媽媽的話未必能相信。
父母要重視約會,並支持孩子遵守與他人的約定。
珍妮與帕拉瑪約好,星期六要到帕拉瑪家去一起完成一個工藝的製作。帕拉瑪答應準備好工具和所需材料,珍妮出設計。這件事媽媽並不知道,到了周五晚上,她同全家商量了周末一起去爬山,再住一個晚上,周日回來。珍妮連想都沒想,就舉手讚成,回到房間給帕拉瑪打了個電話,告訴她明天要去旅遊,周六約定要做的事周日回來再說。帕拉瑪十分不快,因為她為了這個約會,推掉了其它的活動安排,況且周一還要交作業,周日再做怕來不及。但珍妮不願放棄這次旅遊,說等周日回來再說,便掛了電話,同家裏人一起去做明天出發的準備。
過了一段時間,帕拉瑪打來電話,是媽媽接的,聽說是找珍妮,便交給了女兒。因為聽到帕拉瑪的聲音中有些不快,媽媽不由留心聽她們講話,雖然不大清楚,但心裏有了些想法。等珍妮放下電話,媽媽問道:“有什麼事不愉快嗎?”“沒有什麼,一點小事。”“這是我的不是,安排出遊前沒有問一下你有什麼安排,就決定了。你是不是約了人家什麼事。”“噢,本來說明天做工藝作業,後天做也一樣。”“什麼時候交呢?”“星期一。”“這不大好,一是完成作業是要緊的事,不能隨便推移時間,再者珍妮恐怕已經做好了準備,違約不好,你忘了上次你約她來一起做遊戲,結果她臨時改變了主意,你是多麼生氣?”珍妮猶豫了,媽媽理解她的心情:“這樣吧,你明天先去做作業,什麼時候做完,我們就什麼時候出發,反正也不太遠,去了先休息,第二天再玩,好不好?”
這裏全家人都為珍妮做了一點小小的犧牲,但這是值得的,媽媽及全家的支持教育珍妮要對自己的行為、言語負責任,要尊重別人,約定的事情就不要變更,除非有特殊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