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很多基本的東西都被我們忽視了。隨著電腦的普及,許多考試采用電腦判卷,寫字的作用似乎顯得越來越不重要了。但是筆和紙仍是把握信息的非常簡便的工具,它可以隨思隨寫,想到什麼就可以寫什麼,很實用,而且手寫的東西可圈可點,比電腦更自由。
寫字絕不僅僅是一種工具,更是一種思維方式。著名教育家霍懋征女士曾經在國家教育部教材中心召開的“硬筆字模”鑒定會上說,“隨著信息時代的來臨,盡管電腦日益普及,但硬筆書寫仍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傳遞信息和知識的技能,寫一手好字仍是一個優秀人才應具備的素質之一。這一基本技能在一個人的生活中、工作中、人際關係等各個領域都有著重要的作用,手寫漢字所特有的藝術性、創造性也是任何機器無法做到的。”
而我們認為,認真寫字的習慣至少具有以下根本的意義:
一是認真寫字是學生個性成長的展現。我們常說“字如其人”,字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人的個性特征。有的字寫得剛強,有的字寫得溫柔,有的字寫得瀟灑,有的字寫得飄逸。孩子在寫字的過程中,也是自己個性的一種展示和體現。
二是認真寫字影響孩子的身體全麵發展。書寫對於孩子是非常重要的。對剛剛入學的孩子來講,書寫過程其實是一個全麵發展的過程,寫字對於小肌肉的協調發展,眼、耳等多方麵的配合全麵發展都有好處。
三是認真寫字激發孩子的非智力因素。書寫能力的不斷提高,可以使孩子做事認真,講究清潔,養成追求完美的習慣。因此書寫能夠對孩子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起到很好的作用。
四是認真寫字可以幫助孩子變得沉著。在認真寫字的過程中,當孩子感覺哪些字特別美,間架結構特別合理時,他就會有一種美感,情操得到陶冶。有的孩子寫字很潦草,難以辨認,其實這隻是一個表麵現象,而內在的東西,可能就顯得他比較浮躁,不是很踏實,不是很用心做每件事。認真寫字的習慣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對事、對人、對生活形成一種積極態度。
很多教育專家都研究過如何幫助孩子養成認真寫字的問題,如程鴻勳老師曾提出過這樣的一些方法,首先是父母要有書寫意識,同時要有正確的觀點,要關注孩子的書寫姿勢,讓孩子養成一種正確的習慣,如果書寫姿勢不正確,他書寫越多,對他的發展可能越有害,比如像他的脊椎、視力方麵等等。其次,除了寫字姿勢、執筆的姿勢外,要具備一些必要的書寫知識,如字的基本構成、間架結構、占格的問題等。作為父母,孩子一上學,我們就開始教孩子正確的寫字姿勢,語文書前麵從保護視力的角度,從寫字執筆的方法方麵也都有指導。但是問題在於,學生在正式升入小學一年級之前,已經開始寫字了,因為沒有專業指導,很可能養成不正確的握筆姿勢,上學後,這種不良姿勢很難再糾正了。由於孩子的小肌肉沒有發育完全,所以盡量不要讓孩子在學前提前學寫字。其實很多成人的執筆姿勢也是不正確的。第三,在教育中,書寫應該作為一個專門的方麵來進行研究。科學地指導孩子寫字,孩子會提高得相當快,而且成效很大。
程老師還認為,教孩子形成認真寫字的習慣可以有這樣幾個過程:第一,激發。給孩子講寫好字的作用,讓他在內心裏有要寫好字的需要。第二,賞識。對他寫得好的字給以肯定,即使字寫得再差,也要找到優點。第三,協助。協助一定要有科學性。字第一是結構,第二是筆畫,第三是隔線。結構差一點,字就會非常難看。現在很多的人,包括一些大學生,字的結構問題不大,主要是筆畫。這主要是平時不夠留心,對字的筆畫特征分析得不夠,缺少認識。所以要寫好字,就要在筆畫上下工夫。第四,成效。讓學習者徹底改變過去寫字的走向,堅持下去,從一兩個字練好開始,慢慢寫幾個好字出來,把自己的習慣肯定下來,就會看到成效。第五,強化。對孩子寫字要有耐心,教育是一個形成過程。
認真寫字習慣養成的基本要求:
A.幫助孩子樹立好態度,字寫得好不好是水平問題,但是工整不工整就是態度問題。字是人的綜合素養的外在表現,寫字的過程也是培養人的過程,培養人性格的過程,陶冶情操的過程。
B.寫正確,寫快,寫好,所謂“正確”,就是標點符號準確,字體清晰。所謂“寫快”,因為寫字是一種腦和手的協調能力,因此要爭取達到在三十分鍾內在白紙上也能不偏不斜寫上滿滿一頁。所謂“寫好”,就是姿勢端正,書寫漂亮,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