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引導寶寶多聽
通過聽歌曲、聽音樂,有意識地啟發培養寶寶的形象思維。音樂是舞蹈的靈魂,一般說來樂感好的寶寶的舞蹈也都相應地比較好。家長可先選擇一些寶寶熟悉喜愛的歌舞曲或旋律優美有歌詞的兒童歌曲,如“春天在哪裏”、“金色的太陽”、“小機靈的歌”等,讓寶寶邊聽邊展開想象的翅膀。寶寶聽完音樂讓他講講他自己所想到和感受到的,也可讓寶寶邊聽音樂、邊按音樂的節拍拍手,以培養節奏感和音樂的感受力。而後可進一步選擇有音樂形象、有情緒變化的音樂作品給寶寶聽,如“彼得和狼”、“龜兔賽跑”等。再慢慢提高擴展到欣賞各種民族舞曲、交響樂和舞劇音樂片斷。邊聽邊講解,這樣才能提高發展寶寶的理解力和想象力。
3.引導寶寶多學跳舞蹈
寶寶在幼兒園學習的舞蹈、從電視中模仿以及自己創編的舞蹈和動作,在給父母表演時,父母一定要用極大的熱情和耐心來觀看,不論好壞,都要以表揚鼓勵為主,予以肯定,以喚起寶寶的學習熱情,培養寶寶的模仿力。父母要積極支持寶寶參加各種演出活動,幫助寶寶做好準備工作。比如:參加幼兒園的演出活動,平時家長在一起經常舉辦小小聯歡會,節假日親朋好友聚會時讓寶寶表演舞蹈等,盡量給寶寶多創造些獨立表演的機會和條件,能增強寶寶的自信心。家長還要參與寶寶的活動,鼓勵指導寶寶自編舞蹈。開始時,家長可以選擇一些音樂風格各不相同、音樂節奏快慢不一的樂曲給寶寶,讓寶寶聽音樂按自己的理解即興舞蹈,自由地表達自己的思想感情,盡情盡興。然後可以讓寶寶做一些單一形象的模仿動作練習,如小兔跳、青蛙蹦、狗熊爬、雪花飄等。選擇的形象要是寶寶生活中熟悉的形象,特點要突出,選擇的音樂也要同這些形象的特點相吻合。繼而家長就可根據音樂出題目,規定舞蹈內容,啟發幼兒自編舞蹈,如“勇敢的小蜜蜂”、“掉隊的小鴨子”、“采蘑菇的小姑娘”等。先讓寶寶編成故事講述出來,然後再用動作把故事內容和情節表現出來,充分鍛煉、培養和發展寶寶的舞蹈創造力和表現力。
輔導寶寶學舞蹈的方法有多種多樣,這裏介紹以下幾種方法。
(1)示範法:示範法是指家長能準確、形象及富有表情地表演舞蹈作品,使寶寶對所要學習的內容有一個完整清晰的印象。
家長可以從頭到尾完整示範,也可以分句分段或將基本動作、難點動作提取出來分節示範。示範時要伴隨著語言講解,麵向寶寶做鏡麵示範,即做相對動作。如寶寶應伸左手,家長就要伸右手。此種方法可以激發寶寶的學習願望和熱情。
(2)分解組合法:分解組合法是把舞蹈中重點和難點動作進行先分解再組合的一種輔導方法。如先教手的動作,再教腳的動作,然後手腳合起來做。也可把舞蹈分解成一段段或一個個動作,逐段、逐個動作地教,然後再組合起來完整串連。此方法可以幫助寶寶順利掌握重點和難點動作,克服學習障礙,建立學習信心。
(3)觀察模仿法:觀察模仿法對舞蹈中一些難於分解的動作可以采用此種方法,即讓孩子一邊看一邊仿效著做。家長示範時速度要放慢,動作要放大,以便於寶寶觀察模仿。此方法可以保持舞蹈動作的完整性,集中寶寶的注意力,鍛煉觀察力和記憶力。
(4)語言講解,口令的方法:語言講解要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如轉腕這一動作,如果家長死板地按動作要求講,第一拍手腕由外向裏轉,第二拍手腕由裏向外反掌。寶寶學做起來既無興趣又很費力。但是如果家長這樣告訴寶寶,現在你手裏抓住了樹上的一個大蘋果,你想把蘋果摘下來,必須手腕轉動擰一下,或者提示寶寶想一想:擰燈泡動作是怎樣的?轉腕這一動作就像擰燈泡一樣。在這樣具體形象的語言講解下,寶寶自然是高高興興地很快就學會了轉腕這一動作。在單一學動作時,可先數數,喊口令,動作學會了再合著音樂來做。此種方法可以加快寶寶對舞蹈動作的理解和掌握,提高學舞速度。
(5)練習法:練習法是指寶寶親自參加到舞蹈活動和實踐中來,是輔導寶寶學舞的根本途徑。家長可以督促幫助寶寶采用多種形式進行練習。如單一動作練習,分句、分段、分角色地練習,自己照著鏡子練,家長和寶寶一起練等等。在練習中家長要及時糾正寶寶的錯誤,不斷提出新的要求,以表揚為主,鼓勵寶寶學習的勇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