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抑鬱症與腫瘤
專家對腫瘤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作過一些研究,也有許多觀點,主要分兩方麵:一是認為腫瘤在病理生理上與抑鬱症有關;二是認為腫瘤可從心理上引起抑鬱症狀。還有研究表明,對於有抑鬱症遺傳易感性的病人,腫瘤可起到觸發作用。有一項隨訪20年的研究發現,抑鬱人格與腫瘤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正相關。有人發現病前有抑鬱情緒的吸煙者,肺癌及其他癌症的發病率較無抑鬱的吸煙者高。腫瘤科用藥中可引起抑鬱症狀較多,如糖皮質激素可引起抑鬱症和精神病性障礙。5%的病人在類固醇治療的早期可訴稱嚴重的精神反應,如情緒障礙。大劑量強的鬆和抗癌藥如長春新堿、長春花堿、門冬酰胺酶、阿黴素、兩性黴素B、幹擾素也可引起抑鬱症狀。
因此,抑鬱症對腫瘤的全程,包括發生、死亡和轉歸均有影響,特別是腫瘤病人的治療和康複。腫瘤可使抑鬱症的風險增加,腫瘤和住院都可使病人發生抑鬱症的風險增加,而抑鬱症反過來可影響住院時間、藥物依從性、自我照料能力及生活質量。腫瘤病人對死亡和痛苦的擔憂及其悲傷、絕望情緒,自殺意念都提示著有抑鬱症的可能。如果持續2周以上或加重,應考慮進一步的評估。
一項研究調查了809例癌症患者,發現近一半人的抑鬱和焦慮症狀未獲診斷,符合抑鬱症診斷標準者達到9.9%。抑鬱症如不加診斷和治療,可使許多病人陷於毫無必要的持久痛苦中,並將導致嚴重的後果,如疼痛加重和自殺。當癌症已有緩解,或病人出院後,絕大多數病人的抑鬱症不會自動好轉。據估計,抑鬱症可使腫瘤患者的長期生存率降低10-20%。
抑鬱症在一般人群中的終身患病率為10%,而在腫瘤病人中高達25-30%。住院腫瘤病人患病率在20-25%之間,使一般人群的2倍!腫瘤病人中,又以晚期腫瘤、有抑鬱症既往史、有抑鬱及負性思維習慣、用藥中有導致抑鬱症狀副作用者患病率高。其他因素,如性別、年齡、疼痛症狀未加控製、腫瘤的類型也可增加病人患抑鬱症的風險。因此,腫瘤科醫生應常規予以評估。
絕大多數腫瘤病人的抑鬱症未得到治療,使他們遭受不必要的痛苦。腫瘤科醫生忽視抑鬱症的發生有多方麵的。首先是醫生習慣於病人自訴症狀,事實上,病人因礙於情麵而很少自訴抑鬱症狀,除非醫生主動問診。其次是認為抑鬱症是對腫瘤的自然反應,病人一旦出院就會好轉。另外,抑鬱症的許多症狀也可由腫瘤本身所致,如食欲體重改變、睡眠障礙、疲勞、性欲降低和精神運動性遲緩,非精神科醫生在鑒別診斷方麵經驗不足。這些原因阻礙了抑鬱症的診斷和治療。識別並治療抑鬱症已成為腫瘤科醫生麵臨的迫切任務。
病人如果持續2周出現下列症狀中的5項,即可考慮診斷:情緒抑鬱、興趣或快樂體驗降低、食欲或體重改變、睡眠障礙、精神運動性興奮或遲緩、疲勞、無價值感或罪惡感、注意力集中困難、死亡或自殺意念。其中情緒抑鬱和興奮或快樂體驗降低是必有的症狀,另外還需排除腦器質性因素、其他精神病性障礙的可能。
腫瘤病人的抑鬱症應予以及時識別和積極治療,符合診斷標準的抑鬱症有絕對的治療指征,不應被視為對腫瘤的自然或正常反應,即使腫瘤已無希望治愈,其合並的抑鬱症仍需積極治療。抗抑鬱藥可有效緩解抑鬱、增強對腫瘤的防禦、改善生活質量和心理社會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