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激素及其有關藥物
1、潑尼鬆(強的鬆)。最為常用的一種激素,具有抗炎及抗過敏作用,能抑製結締組織增生,降低毛細血管壁和細胞膜的通透性,減少炎性滲出,並能抑製組胺及其它毒性物質的形成與釋放。用於各種急性嚴重感染,嚴重的過敏性疾病、膠原性疾病、風濕病、腎病綜合症、嚴重支氣管哮喘、血小板減少症、急性淋巴白血病、各種腎上腺功能不足、剝脫性皮炎、天皰瘡、神經性皮炎、濕疹等。
副作用:長期大量應用將引起以下不良反應:①類腎上腺皮質功能亢進綜合征:如滿月臉、水牛背、向心性肥胖、皮膚變薄、痤瘡、多毛、浮腫、低血鉀、高血壓、糖尿等。停藥後可自行消退,必要時采取對症治療。②誘發或加重感染:長期應用常可誘發感染或使體內潛在病灶擴散,特別是在原有疾病已使抵抗力降低如腎病綜合征者身上易產生。③心血管係統並發症:長期應用可引起高血壓和動脈粥樣硬化。④消化係統並發症:使胃酸、胃蛋白酶分泌增加,抑製胃粘液分泌,降低胃腸粘膜的抵抗力,誘發或加劇胃、十二指腸潰瘍甚至造成消化道出血或穿孔。⑤引起骨質疏鬆:肌肉萎縮,傷口愈合遲緩等;停藥反應:⑥反跳現象:因病人對激素產生了依賴性或病情尚未完全控製,突然停藥或減量過快而致原病複發或惡化。⑦長期應用尤其是連日給藥的病人,減量過快或突然停藥時,可引起腎上腺皮質萎縮和機能不全。
2、潑尼鬆龍(強的鬆龍)。作用與用途同潑尼鬆。
3、地塞米鬆(氟美鬆)。其抗炎作用及控製皮膚過敏的作用比潑尼鬆更顯著。
4、氫化可的鬆。作用與潑尼鬆同,但療效不如其顯著,水腫等副作用較常見。其特點是可供靜滴,主要用於搶救危重中毒性感染等。
5、倍他米鬆。其作用與地塞米鬆同,惟抗炎作用較地塞米鬆等強。多用於活動性風濕病、類風濕關節炎、嚴重支氣管哮喘或某些感染的綜合治療。
6、黃體酮。是由卵巢黃體分泌的激素,現多由人工合成,主要用於習慣性流產、痛經、經血過多或血崩症、閉經等。
7、乙烯雌酚(乙底酚)。為人工合成的雌激素,效力較強。主要用於卵巢功能不全或垂體功能異常引起的各種疾病、閉經、絕經期綜合征、子宮發育不全、功能性子宮出血、老年性陰道炎、痤瘡等。
副作用:常見惡心,食欲不振,早晨較多見。長期大量應用可引起子宮內膜過度增加及子宮出血。
8、胰島素。可調節糖代謝,促進肝糖原和肌糖原合成和貯存,並能促進葡萄糖轉變為脂肪、抑製糖原分解和糖異生,因而能使血糖降低。主要用於各型糖尿病、糖尿病酮症及糖尿病性昏迷,也可用於糾正細胞內缺鉀,因為它能夠促進細胞外鉀內流。
副作用:①低血糖反應,胰島素用量過大、進食太少或運動過多可引起血糖過低。輕者表現為饑餓感、心悸、出冷汗、麵色蒼白、頭暈、煩躁不安等。嚴重時可出現譫妄、昏迷,甚至驚厥。②過敏反應,皮下注射局部可出現紅腫硬結,皮下脂肪萎縮等,應經常更換注射部位。③耐受性。
9、苯乙雙胍(降糖靈)。為雙胍類口服降糖藥。通過增加肌肉組織的無氧糖酵解,促進葡萄糖的利用增加。主要用於輕、中型糖尿病,特別是是中年以上輕型肥胖病例。單用磺酰脲類無效者,加用本藥可有效。與胰島素合用也可提高療效,用於治療幼年型糖尿病。
副作用:消化道反應,如食欲不佳、口苦、金屬味、惡心、嘔吐等,減量或停藥後消失。少數病人可酮尿或乳酸性酸血症。
10、甲苯磺丁脲(D-860)。為磺脲類口服降血糖藥,主要刺激胰島β細胞並促使胰島素釋放增加。適用於單用飲食治療不能控製的輕型、中型糖尿病。
副作用:胃腸道反應表現為上腹部不適、食欲不振、惡心、腹痛、腹瀉等。與劑量有關,減量後反應可減輕。肝、腎功能不全,白細胞減少,對磺胺類過敏者及孕婦禁用。
11、甲巰咪唑(他巴唑)。本晶能阻止甲狀腺內酪氨酸以及碘化酪氨酸的縮合從而抑製甲狀腺的合成。用於甲亢的內科治療、甲狀腺危象的治療及甲亢的術前準備等。
副作用:過敏反應,常見有頭痛、眩暈、唾液腺和淋巴結腫大、皮疹、藥熱等。嚴重的有粒細胞缺乏症、黃疸和中毒性肝炎等。
12、甲狀腺片能促進新陳代謝,維持正常生長發育,提高交感一腎上腺係統的感受性。臨床上主要用於治療呆小病、粘液水腫及其它甲狀腺功能減退症等。
副作用:過量可引起甲亢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