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分娩時應集中注意力,不宜大聲喊叫。
分娩時仰臥抱腿用力的方法
舉起雙腳,雙手從外側抱住膝蓋的內側,雙腿盡量靠近下腹部的兩側,並充分地張開。此時,大腿如果充分張開,與其說是雙手抱住雙腿,不如說是用雙手將雙腿抱起來。雙手不可握在一起,而要各自握拳,雙腿才能充分張開。用力的同時,使下巴貼近胸口,雙腿盡量張開。
如果雙腿沒有充分張開,反而並攏在一起,或是吸足氣後馬上用力,隻有腹部鼓起時,用力效果自然不佳。原本應貼近胸口的下頜向上突出,或用力時支撐腿部的力量比抱住腿部的力量強,使臀部下滑,如此都無法達到良好的效果。
分娩時側臥用力的方法
分娩時,側臥也是一種可行姿勢。側臥時,其用力方法如下。
側臥後,身體下方的手肘輕輕彎曲,手掌放在臉旁;雙腳並攏,膝蓋盡量彎曲,手抱住身體上方的大腿靠近臀部的地方。用雙手抱也可,隻是側臥時,在身體下方的手容易疲勞;頭部不可彎得太低,背脊也不可拱起至眼睛看得到肚臍的程度。胸部先充分吸氣,然後和仰臥的情形相同,暫停數秒鍾後再用力;背脊要挺直,不可拱起,臀部向後突出般地出力。頭部彎得太低或不抱住臀部而抱住膝蓋,都是錯誤的用力方法。
溫提馨示
這種用力的姿勢就好像排便時采用側臥的姿勢一樣,輕易做到。因此,當準媽媽采用仰臥的姿勢無法有效地用力時,不妨先以側臥姿勢試試,等感覺較順時,再換回仰臥的姿勢。
分娩時的深呼吸法
一般而言,在分娩的開始和結束時準媽媽容易焦躁不安,為了穩定情緒,平安度過這兩個時期,深呼吸是必要的動作。而且,深呼吸還可防止胎寶寶缺氧,借此項運動,可鬆弛產道周圍肌肉的緊張,促進子宮口擴張。其做法如下。
準媽媽或坐或躺,集中注意力,身體完全放鬆,用力呼氣和吸氣。吸氣時先用鼻子慢慢吸氣,使氣直達肺底,感到自己的胸廓正向外、向上擴張,然後像吹蠟燭一樣慢慢呼氣,頻率不宜太快。
分娩時的短促呼吸法
分娩時的短促呼吸法是有效緩解疼痛的呼吸方法之一,用於第一產程的轉換期,子宮頸尚未完全張開,如果產婦此時感覺想向下用力,用此呼吸來抵抗這種推力。方法如下。
準媽媽或坐或躺,集中注意力,身體完全放鬆,用嘴呼吸,吸入少量的氣,然後再吹出,速度要短要快,技巧在於用力吹,像吹袋子一樣,比淺呼吸更淺、更快。
分娩時的淺呼吸法
分娩時的淺呼吸法又稱胸部呼吸,能有效地緩解疼痛,用於宮縮兩次深呼吸之間。其做法如下。
準媽媽或坐或躺,集中注意力,身體完全放鬆,用鼻子慢慢吸氣,氣隻吸到肺的上半部,感到自己的兩肩胛有向上提的感覺,然後嘴像吹蠟燭一樣慢慢呼氣,頻率較快。
各產程中呼吸方法的應用
第一產程早期,這時宮縮很輕微,準媽媽應在整個宮縮期間均勻地做深呼吸,對宮縮反應不要緊張。
第一產程後期,宮縮時,進行不需下半身出力的輕輕的短促呼吸。當宮縮過後深吸一口氣鬆弛一下,以對自己及周圍人發出宮縮已經過去的信號。
過渡階段,試著采用淺表的呼吸—喘氣—使用口呼吸,不要換氣過度。
第二產程,深呼吸後憋住氣,使氣往下壓,使骨盆底往外膨出,使推力長而平穩。如宮縮強烈,需再重複一次,宮縮過後要慢慢地、輕輕地躺下。
了解分娩全過程,讓分娩更順利
很多準媽媽對分娩有恐懼感,其實即將臨產的準媽媽,如果能了解正常的分娩全過程,並記住了自己應該做的事,那麼走進產房後,準媽媽會發現,分娩沒有想象得那樣恐怖。
第一產程:疼痛最劇烈
第一產程是從子宮有規律收縮開始,到子宮頸口開全為止。如果你是第一次生寶寶,第一產程約需要12小時;如果你曾經有過分娩經曆,則約需6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