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中華文明:災難中重生的常青藤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中國可謂多災多難,是拔劍四顧茫然無措,還是長風破浪揚帆再戰,延伸出了兩條曆史的平行線。孫中山先生曾言,“吾誌所向,一往無前”,仿佛說給中國革命的先烈,也如同講給和平年代的今人。

汶川地震揭示出了太多人性、社會與自然的側麵,同時也給了人們沉痛的啟示。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想要詩意地棲居在人世間,就要努力調節各種微妙的關係,在禍福之間總結曆史的經驗和教訓,並通過自我反思和追問,避免重複失誤。這也是多難興邦最重要的意義所在,沒有對多難的拷問,何來足夠係統的經驗去應對未來?

中華文明踩著曆史的車轍不斷前進,撿拾先人們思想的碎片,也播種下我們的隻言片語,長成不老的常青藤,給未來留下一片遮風擋雨的綠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