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要熬,也要折騰
“熬”是直麵問題,“折騰”是為了解決問題。
偉大和折騰,我總提到這兩個詞。有些人質疑,一方麵我說“偉大是熬出來的”,另一方麵又說自己在工作中喜歡“折騰”,一個是比較主動的概念,一個是比較被動的概念,感覺有些衝突。
折騰跟熬,確實前者是主動去做,後者是被動去挨,但其實這兩者並不衝突,而是兩個角度上的問題。
折騰,我們翻譯成書麵語言叫奮鬥,這是追求;熬,是在奮鬥過程中遇到一些曲折的時候必須采取的人生態度,用“熬”這個字,更形象、強化地表達了內心的一種糾結,被迫無奈這樣一種複雜的狀態。
在奮鬥中遇到挫折必須熬。為什麼要熬呢?人生有時候前進不得倒退不得,就待在那兒。比如在你遇到特別糾結困難的時候,像還不起錢,別人就來要賬,出什麼招的都有,比如說帶著孕婦來,吐在你那折騰你,你必須得熬。但是你要告訴他們你肯定會還錢的決心。我們遇到那樣的階段,就總跟合作夥伴講,我們現在不是態度問題而是能力問題,我們是有誠意的,但是目前的確沒能力。後來還有來要賬的,最後到一些不是太有燈光的地方,非得要我們把個人賬戶給他們看,看到底是能力問題還是態度問題。像這類事情過去十幾年經常遇到,我們必須要掙紮、忍耐著麵對並正確地處理。
因此,“熬”是直麵問題,我們不是直麵慘淡的人生,而是要直麵問題,我特別煩那種裝孫子的狀態。我總在講,如果有一個問題,去解決它,最壞還剩半個問題,沒解決完;如果躲就變成兩個問題了。比如說我們欠錢,如果你躲,他們會說這個孫子跑了,又成兩個問題了。
——摘自《偉大的人都是折騰出來的》
背景分析
經營企業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企業家不僅需要有清醒的頭腦,還需要有堅韌的性格。在企業成長的過程中,有成功也有失敗,有歡樂也有悲傷。很多企業的成長史,就是一部傷痛史,而企業家需要承擔責任,直接站在這傷痛麵前的。這時候,企業家個人品格和毅力就很重要了。
在馮侖看來,困難不可怕,放棄才可怕。他根據自己這些年在商場摸爬滾打的過程,總結出了兩個詞,一個是折騰,一個是熬。
很多人看了之後會覺得這兩者之間是矛盾的:所謂熬,在更多人看來,就是等待,是蟄伏;而折騰就是不停地弄出些花樣來,這兩者之間,好像是對立的。其實,在馮侖那裏,它們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馮侖所說的熬,指的是精神上的,也就是說,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難都不能放棄,要在內心給自己鼓勁,要有堅持下去的毅力。而折騰,則是行為上的,在遭遇困境的時候,不能放棄,但也不是坐著等待,而是要采取各種各樣的辦法走出困境。總之一句話,在經營企業的過程中,尤其是遇到困難時,內心要堅定,頭腦要靈活。要有堅持的毅力,也要有改變現實的手段。這才是折騰和熬的關係,它們不是對立的,一個是精神支柱,一個是應該采取的手段。
馮侖從創建萬通開始,一直到現在,從來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和理想,他一直在房地產行業堅持著。哪怕是萬通出現困境的時候,他也沒有放棄,因為他明白,熬過去就是勝利。事實上他做到了,他創立公司的時候,在整個海南,有好幾千家類似的公司,那時候萬通排在末尾,但現在,萬通已經是國內知名的大企業了。這就是堅持的結果。
同時,馮侖也沒有放棄過折騰,萬通從創立到現在,雖然一直堅持做房地產,但也是轉變了好幾次方向的。最開始的時候,他們采用的是廣撒網的方式,後來證明這條路走不通,結果改變方向,以住宅開發為主。後來,他們又開始從事高檔小區開發。這一次次業務轉型,就是一個個折騰的過程。通過這些折騰,他們找到了適合自己的路,也找到了走向成功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