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管理者,一定要明白,折騰是前進的手段,熬是堅持下去的動力。兩者間不是對立的,而是統一的,一個是精神支柱,一個是經營手段。將這兩者做好了,企業自然能夠屹立不倒。
拓展透析
在互聯網行業,有兩個繞不過去的人,他們本是朋友,後來又成了對頭,他們都在互聯網行業堅持了很多年,是元老級別的人物,很多後來的互聯網大佬,當年都做過他們的手下。他們創建過好多公司,但也遭遇了很多失敗。不過,最後他們都成功了。這兩個人,一個是前麵說到的小米的雷軍,另一個是360的周鴻禕。
周鴻禕是一個很能折騰的人,他最開始的時候,做的是搜索,即3721。當時他做得很成功,在搜索領域方麵跟百度平分天下,甚至一度領先於百度,但後來,他失敗了。如今已經很少有人還記得3721了。
在百度大幅度占領了市場份額之後,周鴻禕帶領自己的團隊去了雅虎。在雅虎,他的業績非常好,率先在中國把電子郵箱推廣到G時代,對網易造成了很大的威脅。在那之前,網易憑借郵箱技術獨步中國,相比競爭對手,是有著絕對的優勢的。但這一次,網易感受到了壓力。周鴻禕憑借著自己的努力,迅速拿下了中國郵箱市場第二的位置,這使得除了網易和雅虎之外,其他的郵箱網站基本失去了市場份額。
盡管業績很出色,但最終他還是沒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成功,最後,周鴻禕不得不再次出走……
經過了無數次的折騰之後,周鴻禕於2006年推出了“360安全衛士”,以清除流氓軟件為賣點,迅速打開了市場。這一次,他讓廣大互聯網用戶徹底認識了自己。
不過,產品成功之後,麻煩也來了。由於360是以電腦衛士的身份出現的,旨在清除流氓軟件,因此得罪了很多同行。第一個向周鴻禕發難的就是他的老東家雅虎中國,雙方進行了唇槍舌劍,一時間成了網絡熱點。而這邊戰爭還沒有結束,那邊馬雲又向周鴻禕發難,結果戰局越來越亂。當然,像這種口水戰肯定是無法分出勝負的,最終也隻能是不了了之。而周鴻禕麵對的責難才剛剛開始,好在他本身就是一個愛折騰的人,因此對他來說也並無大的妨礙。
從那之後,周鴻禕就沒有停止過折騰,不斷在跟別人打口水戰,先是跟金山,後來是騰訊……
總之,周鴻禕的創業史,就是一部折騰史,但在不停的折騰當中,他不但沒有倒下,反而越戰越勇,公司越做越強。當然,在這不停的折騰中,他也有堅持,那就是一直在做互聯網。在互聯網界,他是一個熬了無數年的人物;在具體的經營上,他則是一個不斷折騰的人。
我們不想評論周鴻禕跟其他人的口水戰中,到底哪一方占理,哪一方理虧。我們要說的是周鴻禕這種打不倒的性格,做企業,靠的是市場,是客戶,但歸根結底,靠的是管理者。作為管理者,最重要的就是堅強,是有創新意識。而這些,靠的就是折騰。在遭遇困難的時候,為自己折騰出一條路;在身處輝煌的時候,為自己折騰出一個未來。
這不僅要有一種強大的進取性格,更要有一定的經驗。首先,管理者要培養自己的危機意識,有了危機意識,才能有折騰的意識。因為危機意識會讓人不滿足,想要前進。其次要有眼光,折騰不是胡鬧,是有目的的,是為了讓自己更好,如果僅僅是為了折騰而折騰,那麼離失敗也就不遠了。第三是要有韌勁,不怕吃苦。很多人都喜歡安逸,安逸確實可以給人好的體驗,但也會讓人喪失機會。隻有不怕吃苦,敢於挑戰、勇於折騰的人,才能擁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