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做法,可能會因為下一個大的項目贏利而填補之前的虧空,但賭博無勝者,不管一個人有多大的能力,總有輸的時候,而那時,公司也就麵臨倒閉和破產了。馮侖他們的過人之處就在於,及時停止了瘋狂,認輸退下賭桌。結果他們得到了最好的回報,雖然輸了一次賭博,卻贏來了公司的新生。
如果沒有當時的認輸,怕萬通也走不到今天。這就是馮侖他們的智慧,懂得舍,明白貪婪求大最終得到的隻能是小。
拓展透析
在房地產行業,龍頭大哥是萬科。萬科是一個相對穩健的公司,自從建立以來很少走錯路,所以能夠如此,就是因為他們的董事長,即王石,懂得控製風險,從來不去追逐大的暴利。
萬科在投資方麵其實可以選擇的方向很多,在一次采訪中,王石曾經說,他們在很多方麵都可以賺錢,像曾經做過的零售、機電等行業,他們都有不俗的表現,但最終他們還是選擇了房地產。原因有兩點,一是房地產行業還沒有形成某一兩家大公司壟斷的情形,因此進入後有更多的發展空間,二是房地產行業空間比較大,能夠給人更大的作為空間。
不過,在外人看來,萬科所以這樣做,還跟王石的個人風格有關。王石是一個企業家,卻並不追逐暴利,甚至有時候將利益看得很淡。他最在意的,或者說他的個人風格,更趨向於穩健。王石知道,攤子鋪得夠大,業務麵更廣,可以讓自己的公司賺更多的錢,但同時也要麵臨更多的風險。至少在管理上,就有一個很大的問題。如果單單做房地產行業,那麼隻需要網羅這一領域的人才就可以了;但如果跨行業了,那麼就需要了解各個領域的狀況,招徠各個領域的人才,這些領域當中,總有很賺錢但自己並不了解或不擅長的,那就容易出現問題,讓公司陷入危機。對王石來說,公司的長期發展比短期贏利更重要。麵對暴利的誘惑,他總是能夠做出正確的選擇。
不僅在投資方麵如此,在具體的公司項目運作上,王石也是不追逐暴利的。20世紀90年代初期的時候,房地產行業風頭正勁,屬於暴利行業,各家公司都追逐暴利,然而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王石竟然給自己製定了一條規則,那就是盈利超過25%的項目,不做。
很多人無法理解王石的觀點,認為他的做法不符合企業家追逐最大利益的特性。不過王石有自己的看法,他覺得,利益會讓人昏了頭腦,如果一味追逐暴利,那麼總有一天會出現賭的心態,那是經營企業的大敵。
事實證明,王石的做法確實是有效的。自90年代以來,很多當年叱吒風雲的房地產公司都倒閉了,但王石的萬科還在,而且做到了行業龍頭的地位。
萬科有今天,不僅在於他們把握了市場,更在於他們把握住了自己。貪婪求大是很多人都會犯的錯誤,麵對利益,管理者也總是很難拒絕,但是要知道,天上不會掉餡餅,靠賭的心態或許能夠賺到錢,卻並不能持久。一個企業最重要的是穩健,一步步往前走總有攀上高峰的時候,如果一味求快,追逐暴利,雖然現在賺了,但哪怕一次失敗,也會讓自己陷入困境。
不管是做人還是做企業,最重要的是知足,是頭腦清醒。如果懂得知足,也就能更好地控製風險,如果企業管理者頭腦清醒,那麼就不會出現賭徒心態,從而讓企業陷入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