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企業的價值取決於企業家的價值觀(1 / 2)

第六卷 企業的價值取決於企業家的價值觀

第一章 企業的價值取決於企業家的價值觀

在企業家的能力之中,除了商業能力,價值觀也是一種能力,它甚至是決定企業生死的。

怎麼看別人看不見的地方?作為一個群體的組織者、領導者,我們要看危險、趨勢、機會、資源、人才,看所有可能的一些選擇。這些東西都是要靠看。靠什麼看,憑什麼比別人看得多,大家都說誰不想看未來,但是仔細想,怎麼才能看得好?首先要往上走,走到6樓、8樓,全世界最高能待人的地方,現在880米,在迪拜塔,山有最高8884米,總之要往高走。

什麼叫高?“高”就是價值觀。想看得遠,最重要是先要有一個正確的價值觀——我們最近經常講追求理想,順便賺錢,而不是追求金錢,順便談談理想。

我講的可能不是規範的商學院語言,都是自己低俗的語言。曉燕說我們這下午是有營養的下午,營養不光是維生素,還包括其他的物質。這個價值觀就是我們怎麼樣看未來,能看得遠,這是高點,這叫作是非標準,對於趨勢的判斷。這些價值觀的問題,當然每個企業都有自己的價值觀。價值觀的低和高區別?很簡單一件事情。如果你是追求金錢,順便談談理想,你就把客戶問題當成一個問題,而不當成一個機會。

比如說多少年前很常見的,一旦有人投訴,老板煩,晚上給屋裏塞一個紙條,嚇唬嚇唬,第二天就老實;還不老實,摸黑的時候,一棍子打倒,肯定老實。

也有些企業,比如萬科,叫作在投訴中完美,我們感謝大家投訴。沒事就批評我,越是批評我的人,越是給我掙錢的人;不斷地批評我,我不斷地改進,以後就掙錢了。這個價值觀,看到客戶之後給你帶來利潤,我們叫機會之後的機會,利潤之後的利潤。這個價值觀,把投訴看成是好事情,不停地讓客戶投訴,我們不停地解決,該解決的解決,不該解決的也解決。客戶服務就是按摩,不停就滿意,一停就不幹了,你一停他就要交小費。這也是價值觀。

當價值觀不同的時候,有的人認為是問題,強製按下去;有的人認為是長期發展機會,是成功的必需累積,最後把品牌做強大。前麵一種公司出現什麼問題?隻要媒體一說,大家都知道這個公司不靠譜;後麵的公司,現在任何起訴都倒不了,因為他的客戶的信賴已經非常深。所以價值觀這件事情首先要看得遠,就是立意高,靠價值觀。

——馮侖在光華論壇上的發言

背景分析

一個企業是否偉大,不僅在於該企業擁有多少資產,而且在於是否給世界帶來了變化,是否承擔了足夠的社會責任。而一個企業是否能做到這些,則靠企業領導者的個人格局,也就是企業家本身的價值觀。如果一個企業的領跑者擁有足夠的創新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那麼在他的領導下,企業價值也會無限增大。從某種意義上說,企業家的價值觀,決定著一個企業的價值。

馮侖有一個說法,對於一個企業家來說,學曆是銅牌,能力是銀牌,性格是金牌,而價值觀則是王牌。

很多人都覺得,一個有學曆的人一定是個有能力的人,但也有很多人對此持相反的看法,覺得學曆和能力根本無關。其實學曆高的人,說明他在某一個方麵是優秀的,比如一個成績好、愛學習的人,說明他的自製力比別人強一些,對於命題式的東西的理解也比別人強一些。如果他從事的是需要這兩者的工作,那麼肯定有優勢;但是如果跟這些無關的,就未必了。所以對於經營企業,學曆重要,但不是最重要的。因為經營企業需要自製力強,需要有一定的解決限定問題的能力,卻不止於此。

相對於學曆,能力顯得更重要些。一個有能力的人,一定是可以帶領公司賺更多的錢的人。他可以建立完善的激勵製度,可以在危機時刻贏得大額訂單,幫助企業走出困境。不過企業不僅僅是做訂單和製定製度,還需要有長遠的發展規劃。這些不是能力所能涵蓋的,還需要企業家有一個好的性格。

所謂好的性格,不是指脾氣好,而是擁有好的品質。比如堅強,比如堅韌,比如豁達,等等。這些是決定一個人的胸懷和格局的東西。企業家如果胸懷夠大,格局夠高,自然就能看到很多別人看不到的東西。這樣,就能給企業開辟另一片天地,自然讓企業走得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