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點便是看懂時間的價值,也就是要投入持續的時間。很多事情是時間越久可能獲得的價值就越大的。馮侖曾經講過一個故事,他說在萬科發行股票的時候,有一個香港人曾買了300萬的股票,買的是法人股。後來他忙著去做別的生意,結果就忘了這件事,等到用錢的時候想起來了,可是發現還需要轉換成流通股,而且當時不太好賣,就沒動。就這樣,一直擱置了17年,等到17年後再去看那300萬的股票,已經變成20個億了,比他這十多年來做的其他生意賺的錢加到一起還要多。這就是時間的價值。整個過程中,他投入的隻有本金和時間,沒有任何的精力,卻賺到錢了。如果你從事的是一個類似時間越久就越有利益的行業,那麼就要注意了,持續地投入時間是最好的辦法。
第三個就是認清本質了。所謂認清本質就是說,大多數時候,持續投入時間都是可以獲取一定成績的,但是有大有小。在這方麵,馮侖自己的事例可以給人很深的啟示。馮侖在1992年的時候曾經買過兩塊地,一塊在北京的懷柔,另一塊在海南的三亞,買兩塊地的時間相差不到半年。2006年的時候,馮侖賣掉了三亞的那塊地,這時候在北京那塊差不多同時間買的地已經升值了20倍,但三亞的隻升值了3倍。這件事,馮侖得出了一個道理:兩件事,需要投入同樣時間的條件下,一定要選擇那個可能回報最大的。也就是,要懂得重視時間,但更要明白如何選擇花費時間,是將之花費在潛力大的上麵,還是花費在潛力小的上麵。
一個企業家,就要像馮侖這樣,對時間有一個清晰的認識。知道時間的特性,也懂得時間能給企業帶來什麼,更重要的是,知道如何去使用時間。隻有將時間使用得當,才可以像馮侖演講中說的那樣,有更多的時間去享受。
拓展透析
提起中國最瀟灑的企業家,怕是非王石莫屬了,他領導手下創造了強大的萬科帝國,在事業上是極成功的,但同時,他又不像其他的企業家那樣,整天忙得團團轉,而是有大把的時間供自己支配,甚至還跟隨登山隊爬上了珠峰。
之所以能夠做到這般瀟灑,跟王石的時間觀念是分不開的。王石是一個自製力很強的人,他隻要製訂計劃,說在某個時間點要做什麼事,就一定會那麼做。可見他對時間的重視。而且,他不僅重視時間也會利用時間。
王石真正做到了如馮侖所說,將投資時間和消費時間經營規劃得很好。企業家的投資時間,自然就是企業創立的初期,這時候如果讓時間的最大價值顯現出來,那麼,以後必然有大把時間用來消費。王石的做法正是如此。在同期成立的房地產企業依然用江湖式的方式經營的時候,王石已經開始琢磨現代的管理模式了;當其他企業還在大規模擴張,想要各個領域都參與一把的時候,王石已經開始進行專業化構建了;當其他人明白現代企業的真正精髓,想要轉變的時候,王石早已經完成了這些工作。因此,他才會有那麼多的時間供自己自由支配。
一個成功的企業家就是在前期將投資時間的事情都做好,等事業成功後可以自由支配時間的企業家。如果從創業開始到企業成功始終都在不停忙碌著,那麼這個企業家一定是沒有正確認識時間,也沒有完全合理地支配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