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給員工平等的機會,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1 / 2)

第四章 給員工平等的機會,才能激發他們的熱情

讓每個員工都有相同的機會,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好。

對公平這件事可以從不同立場來看。在思想史上一直都有兩派觀點,一是起點的公平,二是終點的公平。所謂起點的公平就像運動會上跑步,槍一響,大家都從同一個起跑線出發,但是大家的速度總會有快有慢,否則劉翔也當不了冠軍。強調起點公平暗含著終點上是有差距的、不公平的。鄧小平講讓一部分先富起來,這句話講的時候起點是公平的。

立場不同,心態就不一樣。我1989年開始做生意那會兒,沒人給我發工資,我和很多人一樣也是下崗職工,那時候大家是起點公平。折騰了20年,有的公司破產了,有的公司還維持,有的收入多點兒,有的收入差點兒。20年以後,你說不公平了,那之前這20年的政策難道錯了?1989年我起跑時,大夥兒都一樣啊,今天說收入差距給整大了,那我也有想法。

強調起點公平、一致性或等同性,卻不承認終點的必然差距,那在運動場上就沒法兒玩了。所以起點公平是強調競爭。願意強調起點公平的,多數是強者、自信的人、願意創業的人、願意保持市場競爭環境的人。就像在運動場上跑步,劉翔肯定願意起點公平,因為他跑得快,起點公平實際是激勵大家奮力快跑。

不僅外部環境如此,管理公司也一樣,要讓每個員工都有相同的機會,這樣才能讓企業更好。

——摘自《起點公平就是機會均等》

背景分析

對於管理者來說,如何激勵員工是一件大事,也是一件麻煩事。很多管理者都選擇直接用利益激勵,可是有的效果好,有的效果並不理想。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利益確實是激勵人的好手段,但並不是唯一的,甚至可以說,如果將它當成是唯一的,還有可能適得其反。

一個人找工作,不外乎兩點考慮,一是薪水,二是發展空間。這兩者並不是排他性的,而是互相結合的,很多時候,後者更重要些。有人會因為高薪水而去做一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但很難持久,當有一天他發現一個能讓自己賺錢又有空間和歸屬感的職位之後,便會毫不猶豫地離開。而有足夠的發展空間的相對好很多,這世上有太多人會為了將來的發展而忍受暫時的沉寂。

因此,一個好的管理者就是能夠給員工創造足夠的發展空間的人。而想要做到這點,公平的製度是必不可少的。關於什麼是公平的製度,什麼是好的公平的製度,馮侖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好的公平製度就是機會均等,大家都在同一個起跑線上,至於能跑出什麼成績,要看個人的努力和付出。一個有這樣製度的公司,必然是員工願意付出的公司。

不過,也許有人會覺得,這樣的製度對某些人來說可能不太適合,總是有人願意一刀切,喜歡大家有同樣的待遇。對於公平的製度,這些人也是會有不滿的,甚至可能成為團隊中的不穩定因素。對於這些人,馮侖覺得沒必要擔憂。

馮侖認為,人與人是有差異的,有的人喜歡起點公平,有的人喜歡終點公平。所謂起點公平就是大家都有一樣的機會,終點公平就是大家都有一樣的待遇。在一個擁有終點公平製度的公司內,更喜歡起點公平的人是注定不得誌的,他們有抱負,卻看不到希望,所以時間久了,這部分人會自動離開。同樣,在一個起點公平的製度下,更喜歡終點公平的人也是會很難受的,他們會因為別人拿到的比自己多而不滿,時間久了一樣會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