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篇發表在美國婦產科醫學會雜誌上的研究指出:每天晚上睡眠時間低於6小時,或嚴重睡眠障礙,發生產程延長的情形會顯著比睡眠時間大於6小時。睡眠時間少於6小時的,剖腹產的機率是一般孕婦的4.5倍。
醫生說,睡眠不足的孕婦,除了可能引發體內胰島素過高,增加孕期中患妊娠糖尿病的機率,也容易使得血壓升高造成產程遲滯,甚至比較容易出現妊娠毒血症等症狀。
因此,孕婦應重視自己的睡眠問題,從而保證孕期的安全。
女性在懷孕期間,生理和心理都會發生一係列的變化,容易出現以下睡眠問題,我們可以采取相應的方法加以改善:
⑴入睡難、夜間易醒。
懷孕初期,身體不適,惡心、嘔吐、便秘等現象,影響睡眠;因為胎寶寶的存在,心髒需要更大的抽血量和搏擊頻率,使得心率加快,感覺不適,夜間易醒;中後期,肚子變大,腰酸背痛、四肢不舒服;而且由於子宮增大,壓迫肺部下方的橫隔膜,使呼吸困難,都易導致夜間醒來。
此外,還有其他一些因素會影響孕婦睡眠。例如心理壓力影響睡眠質量,特別是有的孕婦信心不足,擔心不能順利生產、胎寶寶不健康及以後難以撫養等等,更令睡不著,睡不好的情況加劇。
改善方法:
①嚐試左側臥;
②睡前聽聽音樂以放鬆心情;
③睡前不吃易傷胃和刺激性的食物;
④做好孕期保健,按照醫生的建議適當做一些孕期運動,或參加相關的孕婦保健培訓班;
⑤多與其他準媽媽或有經驗的婦女交流,她們會給你很好、實用的建議,增強自信。
⑵尿頻。
寶寶的到來需要更多的血液流通(比平時多出30%~50%),使腎髒負擔加重,從而產生更多的尿液。同時因為子宮增大,壓迫膀胱,使其儲尿量減小,導致尿頻。據統計,妊娠後期,有高達80%以上的孕婦白天、晚上都會經常性尿頻,成為影響孕婦睡眠質量的主要因素。
改善方法:
①睡前避免喝太多的水,就寢前先上廁所;
②檢查是否因感染尿道炎或腎炎而引起的尿頻。
⑶睡姿不習慣
隨著寶寶的日漸發育,孕婦身體重心發生變化,使得多年來養成的最佳睡眠姿勢和習慣變得不再舒適。尤其是懷孕末期,不論用何種姿勢似乎都不舒服,這就導致了很多孕婦因睡姿不對而難以入眠。
專家建議,應盡量采取左側臥。一方麵,左側臥可以減輕增大的子宮對孕婦腹部主動脈的壓迫,以維持正常子宮動脈的血流量,從而保證胎盤的血液供給,給胎兒提供生長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
另一方麵,左側臥位通過減輕子宮對下腔靜脈壓迫,增加回到心髒的血流量,回心血量增加,不僅可使腎髒血流量增多,尿量增加,還可改善腦組織的血液供應,對正常孕婦來說,有利於推遲或避免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發生,對已患妊娠高血壓綜合征的孕婦來說,可促進水腫消退,有利於防止抽搐。
但是,並非所有的孕婦都能習慣左側臥。
改善方法:
①從懷孕初期開始習慣左側臥。雖然懷孕初期因子宮較小,睡姿不需要特別改變,但嚐試左側臥,可以慢慢適應,為中後期左側臥打好基礎。
②根據孕期的不同階段的需求,逐步進行日常生洛中的姿勢調整。
③後期睡姿可采取半側躺,可使用專為孕婦設計的長型枕頭支撐肚子。
小細節:改善睡眠質量的小措施
值得每位孕婦特別注意的是,孕期有睡眠問題,最好不要使用安眠藥、鎮靜藥之類的藥物。以免影響母子健康,造成終生的遺憾。而下麵一些小措施會有助於你改善睡眠:
⑴減少茶、咖啡因的攝入量。
⑵睡前2小時內不要大量吃喝,以免壓食。如果有惡心、嘔吐現象,臨睡前可以吃幾塊小餅幹壓壓胃。
⑶除了保持正確、舒適的睡眠姿勢外,最好每天晚上準時上床睡覺,早晨準時醒來、起床,這樣養成規律,你的睡眠質量一定會大有提高。在床上不要放太多雜物,更不要在床上工作,床上隻適宜休閑地看看書、聽聽音樂等放鬆的活動。
⑷睡前不做劇烈運動或令人興奮、勞累的事情。
⑸在飲食方麵,要保證攝入足夠的鹽分和鈣物質,以防治腿疼。如果晚上腿疼,甚至抽筋,可以用力將腿繃直,腳尖往上抬,腳跟向後蹬,或者站起來走一會兒。
⑹白天如果困了,就睡個短覺,每次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一方麵彌補晚上缺失的覺,同時也為產後做準備。因為生小孩後夜間醒來的次數會更多,在孕期先培養一下白天睡覺的習慣,能更好地適應產後新的作息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