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漸漸入了繁華地段,張啟一路行來,連過四城,等到下午時分,第五城又遙遙在望。
由於驛道經過城外,與這城挨得過於近了,張啟隻能收了禦風術慢慢地走,倒是把這城外看了個遍。
此城明顯要比前麵幾座城大些,光城牆都高三丈有餘,遠不是它們可比。城門上方修了一棟閣樓,閣樓附近大紅色旌旗整齊地插了一地。女牆後又有士兵五步一崗,持槍站立。他們個個昂首挺胸,肅靜無聲,雙眼垂視著下方,不放過一絲一毫的風吹草動。
此城城名也是讓人驚奇,用了最平凡的石頭二字,不過此城看起來固若金湯,用石頭來作比喻還真是恰當。
正在張啟觀望之間,突然他懷中的白狐說話了:“我餓了。”它的聲音糯糯的,甜甜的,非常好聽。
張啟早知道它會說話,因此一點也不驚奇,回應說:“剛巧我也有些餓了,我們到城中去吃點東西吧。”於是他改道往石頭城中走去。
此城城門口亦有重兵把守,領頭一人接過張啟遞過去的名牒看了,又非常震驚地上下打量著他。再次仔細地看過文牒,最終他無比和氣地說:“這位道長年紀輕輕就幫助官府鎮壓一地妖邪,庇佑一方太平,當真是百姓之福。”然後他讓開一步微躬著身子,伸出一隻手延向城中,說:“道長請。”
張啟在他目送之下入得城中,尚未走出大道就看見許多身穿長衫的秀才還有些大人帶著小孩吆喝著蜂擁往城中一邊跑去,轉眼消失在旁側街道的盡頭。他的好奇心被勾上來,於是攔住一位問道::“這位先生,可知那邊發生了什麼事?怎麼這麼多人都往那邊跑。”
那被攔住的正是一位秀士,此時頗為不耐,說了一句:“青平學府今日開學,要去就趕快點。”說完他繞過張啟複又急匆匆地往他口中的青平學府趕去,很快同樣消失不見了。
張啟進城是來吃飯的而不是來入學的,因此無所謂地搖搖頭。隻是他覺得這些人太瘋狂了,心想奇了怪了,這石頭城中人未免太過好學。
張啟隨意找了家小攤就要坐下,這時他感覺懷中小狐狸伸出爪子拉著他的衣襟,不禁低頭看著它問:“怎麼了?”
隻見它抬起頭,水汪汪的兩眼和他對視著。它的嘴巴開闔之間有細小的聲音傳來說:“不吃麵條!”
張啟聽到它這麼說,逗它道:“沒看出來你還挑食。”然後他特意找了家包子鋪坐了,點了一籠包子一碗粥。一人一狐一邊吃一邊看著路邊時不時有人風風火火地跑過,因此張啟好奇地問店家道:“老板,這青平學府是什麼來頭,怎麼吸引了這麼多人?”
“嘿,一生打拚又如何,不勝青平三年得。隻要能在青平學府待夠了三年,從此平步入青雲。今日青平學府再次開學,你說他們瘋狂不瘋狂。”這店家說的時候有點羨慕,甚至有點酸味了。
張啟聽他描述得太美好了些,自然是不信的,問他道:“真有這麼好?”
店家是一位中年,此時正在休息,便解釋道:“這便要從這青平學府說起了。這青平學府乃是當今首富範正所建,其實也才建了六年。其人原本出身寒門,為博取功名考了整整四十年才中了個舉人,也因此思感功名難求,便創辦了這青平學府。“
這時他端起一杯水喝了一口,接著說道:”並且他還立了個規矩,這青平學府每三年招收一百人,收取學費一金。在這三年間又會陸續刷下來五成,等剩下的學生學滿三年離開時,便贈之以二金。此法剛出來時被人嘲笑了許久,無人看好。“
然後他驚歎地說:“可結果實在是令人震驚,這剩下的學生出來後從商的便成富商,學藝的便成了大師,究學的便成了博士,從政的也是一路高升。就連被淘汰出來的人也都小有本事,隻極少人無所作為。你說奇怪不奇怪,你說他們怎麼能不瘋狂。若不是我年歲大了,也要去爭一爭這名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