途中,戚繼光指揮部隊邊開進,邊整頓軍紀,訓練士卒,統一號令,保證部隊行進時不欺壓百姓,不踐踏莊稼,不調戲婦女。這支部隊在戚繼光的統束下,紀律嚴明,秩序井然,受到沿途百姓的擁戴。
駐防期間,戚繼光深入薊州的每一塊土地,勘察地形,偵察敵情,了解我情,深感薊州與京都唇齒相依,但缺少精兵,一旦有戰事,難於應付。保衛疆土,屏障國家,是軍人應盡的責任。想到這裏,他奮筆疾書,將自己思考的禦邊方略寫成《備俺答策》上奏朝廷。
兵部官員閱其奏疏,深感驚訝,覺得戚繼光是一位精通兵法韜略、有膽有識的奇才,便速呈當政首輔嚴嵩。由於戚繼光的建策與當政權臣粉飾太平相抵,未被采納。但卻顯露了一位年輕將領的鋒芒。同時,這一挫折,也促使他更加發憤學習,以精深的兵法哲理來折服當朝權臣。
戚繼光結識了一位老先生,名叫梁,文賦頗深,為人厚道。梁看到戚繼光當上將領後,仍然一如既往,孜孜不倦苦讀兵書,深受感動,不顧年邁有疾,經常利用夜晚去他家,悉心指導其學習,使戚繼光的知識更加淵博,上懂天文,下知地理,文韜武略,刀槍劍戟,無不出眾。22歲那年,戚繼光參加山東鄉試,考武舉,以通曉兵法策略,武藝高強,一舉考中。第二年,即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戚繼光赴北京參加會試,趕考進士。
就在這時,俺答又統率十幾萬蒙古精騎攻掠長城沿線的古北口、密雲、順義、通州,威逼京師。明廷緊急征調大同、河南、山東等地兵馬火速入援,並令參加會試的武舉投入戰鬥。
戚繼光從戎6年,還未親臨疆場與蒙古騎兵直接交戰,今日有幸,當效死命。不過,他不是那種匹夫之勇。憑他幾次戍守薊州的經驗,深感擊敗俺答,要靠智謀製勝。為此,他向朝廷再次上呈守禦方略,力主麵對強兵不能示弱,反對消積防守,主張積極抵抗,並針對各地援軍廣集,提出集中統一指揮,明確分工協同,抓緊訓練士卒,嚴格部隊紀律等十幾項應急措施,得到了兵部官員的讚同,並將他的建策轉發京師各部隊,供將士學習參考。戚繼光由於韜略在胸,守禦有方,擔任傳令總旗牌,督防京城九門。不久,迫使俺答撤退漠北。
此戰,雖然時間不長,但在明朝曆史上影響很大,史稱“庚戌之變”。這是蒙古貴族繼正統十四年(1449年)“土木之變”後第二次嚴重威脅明王朝的安全。
戚繼光在“庚戌之變”中的突出表現,在兵部、在京師、在山東的一些高級軍官中產生了深刻的印象。一位年輕有為、謀勇兼備的統軍將領正在為眾人所注目。
就這樣,戚繼光連續5年往返薊州、山東間,春去秋歸。緊張的軍事生涯,使戚繼光增添了寶貴的軍事閱曆,熟悉了邊關形勢,激勵了守衛疆土的責任感。
戎馬倥傯的戚繼光,牢記武臣的職責,橫戈立馬常備不懈。他在往返戍守薊州的行軍途中,看到祖國的壯麗河山,詩興大發,激動地寫道:“南北驅馳報主情,江花邊月笑平生;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橫戈馬上行。”生動地描述了戚繼光戎馬征程,艱苦備邊的感人情景。“每經霜露候,報國眼常明。”充分反映了戚繼光熱愛國土,保民安居,不辭辛勞,日日夜夜守衛國防線上的警惕情景。這些充滿激情的詩章,也表達了年輕將領戚繼光的宏偉抱負。戚繼光正像一柄鋒利的寶劍,拔出劍鞘,露出閃閃發光的鋒芒,進入新的戰場。
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夏,明廷下令,提拔戚繼光擔任山東都指揮僉事,統領山東沿海3營25衛所將士,擔負著山東沿海的防倭任務。從此,戚繼光由戍守薊州重鎮,抵禦蒙古精騎,轉移到守衛海防、抵禦倭寇入侵的抗倭戰場,開始實現他“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的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