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親督金科、金文秀等大營正兵以銳不可擋之勢,衝進北巢,殺聲陣陣,火光衝天,倭寇全線崩潰。仙遊解圍,明軍吹起勝利的號角,整隊入城,受到百姓的熱烈歡迎。
仙遊之捷,是戚繼光繼平海衛大捷之後取得的又一次重大勝利。也是戚繼光以寡擊眾,獲取全勝的光輝戰例。充分顯示了戚繼光高超的指揮藝術,卓越的組織才能和戚家軍英勇善戰,無堅不摧的節製之師的戰鬥風貌。因此,譚綸特向朝廷上疏,為戚家軍請功邀賞,讚譽戚家軍“用寡擊眾,一呼而輒解重圍;以正為奇,三戰而悉收全捷。……蓋自東南用兵以來,軍威未有如此之震,軍功未有如此之奇者。”
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一月,從仙遊潰逃的倭寇近萬人,正向同安方向竄犯,企圖與活動在漳州的倭寇會合。
戚繼光為徹底殲滅這股倭寇,立即命令原來增援仙遊的各地守軍返回駐地,嚴陣以待,防止新倭重新竄犯,同時命令傅應嘉率水師巡邏海上,斷敵海上逃路,自率5000名戚家軍將士追擊南逃的倭寇。
二月初四,戚繼光率領戚家軍日夜兼程趕至同安縣王倉坪,偵知倭寇集結在此,遂將部隊分為四路,守備王如龍為南路,把總陳濠為中路,守備耿宗元為北路,義總吳京為預備隊,適時策應各路。部署完畢,戚繼光折箭為誓,激勵將士誓死拚殺。
倭寇探明戚繼光的兵力和企圖,反而先從南麵、東南、西南同時向明軍南路撲來。
麵對凶猛的倭寇,王如龍躍出陣前,怒目圓睜,把鋼刀往地上一插,吼道:“不滅此賊,就用它刺穿我的胸膛。”陳子鑾、丁邦彥高舉戰旗,怒視敵群,高喊:“為國捐軀,報效國家的時候到了。”全軍將士呐喊著向倭寇衝殺過去,頓時,喊殺聲,如雷貫耳。雙方激烈酣戰,一股倭寇2000多人從西南向東南方向迂回到明軍背後。明軍王如龍部處於被圍狀態,陣勢出現騷亂。戚繼光親督張元勳、朱鈺殲滅迂回到王如龍部側背的倭寇,然後再揮師迎戰正麵之敵。倭寇見狀,匆忙往山上逃去,戚家軍揮刀登山,追擊逃敵,倭寇四處狂竄,奪路逃命。
王倉坪一戰,明軍共殲倭寇2000多人。還有7000名倭寇南竄漳浦蔡坡嶺,據險築巢,並與漢奸勾結,企圖奪取漳浦。戚家軍跟蹤追擊。
二月十五日,戚繼光親自化裝偵察,發現敵巢駐紮在蔡坡嶺的山腰間,山高林密,崗哨林立,要偷襲難以成功,強攻傷亡太大。戚繼光反複思考,這是一股潰逃之敵,似驚弓之鳥,而且剛剛結巢,立足未穩,糧草不足,必然要下山搶劫,遂決定於蔡坡嶺至漳浦一線兩側設伏殲敵。
次日淩晨,戚家軍進入伏擊地域,隱蔽待機。不久,即有倭寇數百人向漳浦方向運動,顯然是倭寇先頭部隊。戚家軍嚴守軍紀,按兵不動。倭寇大隊人馬隨後跟進。當倭寇進入明軍伏擊圈,張元勳、陳濠、王如龍、李超率伏兵驟起,衝入敵陣,倭寇突遭襲擊,匆忙組織反撲。明軍將士英勇拚殺,倭寇見勢不妙,奪路後退,戚繼光親自督眾,從背後殺出。倭寇逃入山林,據險反抗,戚家軍從四麵縱火燒林,焚死和墜崖而死的倭寇1000多人,其餘殘倭繼續南逃。
戚繼光率軍追至詔安地區,又殲滅逃倭2000多人、焚毀倭船20多艘。還剩一股倭寇逃入海上,被明水師殲滅一部,少量逃回日本。到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十月,福建沿海的倭寇基本平定。
戚繼光率軍消滅大漢奸、大海盜首領吳平,是他抗倭業績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他在抗倭戰爭的舞台上導演的最後一幕。
吳平,是福建詔安縣梅嶺人,早年就投靠倭寇,充當內奸,在廣東潮州地區燒殺搶劫,後來黨羽漸盛,自成一支,隊伍發展到萬人,戰船百艘,與潮州倭寇互為犄角,橫行閩粵交界五六年,作惡多端,危害劇烈,成為霸居一方的大漢奸、大海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