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繼光頗讚同《孫子兵法》的觀點,認為兵形像水,水因地而製流,兵因地而製勝。他分析了薊州地形,南麵為一馬平川的廣漠平原;近邊為半險半易的丘陵地;外邊為崇山峻嶺的峽穀絕壁。在這樣的地形上,應因地用兵,平原利車戰,近邊利馬戰,外邊利步戰。隻有訓練一支馬、步、車三者迭用的大軍,才可戰勝蒙古騎兵。

戚繼光指出上述問題的存在,根子“不在邊鄙,而在朝廷;不在文武疆吏,而在議論掣肘”。所以他請求朝廷采納他的建議,允許他專負教練,其他將帥和文臣不要從中幹預。

戚繼光的奏疏,得到譚綸的支持,也得到了關心邊事的執政大臣張居正的倚重,練兵的事便得到明廷的批準。

同年冬,戚繼光又針對薊州的防務情況,提出將薊州鎮的部隊劃分為山海關、石門寨、台頭營、燕河營、太平寨、喜峰口、鬆棚穀、馬蘭穀、牆子嶺、曹家寨、古北口、石塘嶺等12路,每路設一將領統率3000兵。又將12路分設東西兩協守,分管東西各路軍隊。在這個建策中,戚繼光根據俞大猷在舟山岑港之戰中無辜被罰配大同,戴“罪”立功時建立車營,在大同地區的安銀堡大敗10萬韃靼兵的成功經驗,提出建立車戰營的五大好處:一是攻戰可用之環衛,既可束伍,又可屏障,還可代甲胄,虜馬擁眾,無計可施;二是行則為陣,止則為營,以車為正兵,以馬為奇兵,進可以戰,退可以守;三是車不費芻糧,兵不用甲胄,車營中編成的馬步兵可以車為隱蔽;四是以往蒙古兵衝入內地,四處搶掠,無以阻擋,今有車兵拒戰,敵騎就不敢分掠,不敢久住;五是薊州地形險阻,車戰利於扼塞邀截,使虜失利。戚繼光經過深思熟慮,提出建立7個車戰營,分別駐守建昌、遵化、石匣、密雲、昌平、三屯(兩營)各地。對每個車戰營的編成和裝備都提出了具體意見。

他還建議建立7個步兵營、7個騎兵營、3個輜重營。

從戚繼光建議中可以看出,他是站在戰略指揮員的高度,統觀北邊全局,把車、步、騎各營編成一個混合大陣,能夠機動迅速地在各種地形條件下發揮整體作戰威力。薊州部隊經過戚繼光的籌劃,形成兩大類型:一類是執行戰略任務的機動部隊,另一類是戍守長城一線的守備部隊,從根本上改變了原來沿長城一線單純防守的被動態勢。

戚繼光的這些建議都是事關全局的高明之舉,得到了執政大臣張居正的讚成和薊遼總督譚綸的支持。明廷除授權戚繼光總理練兵事務外,還兼任薊州、永平、山海關等邊總兵官,全權負責薊州一線防務。

戚繼光考察薊鎮邊關形勝,發現大同、宣府一線邊牆在總督翁萬達、楊博時進行過整修,並建造了烽火台,較好地發揮了防禦功能,而薊州地區的邊牆雖然也曾整修過,但未築墩台,所修邊牆低矮單薄,天長日久,大多傾圮,難以發揮阻遏蒙古騎兵的功能。於是,他向總督譚綸提出修邊牆、築墩台的建議。譚綸對戚繼光是了解的,深知戚繼光提出的問題頗有戰略眼光,是經過深思熟慮的,表示支持,希望他周密勘察,然後再正式上報朝廷。

戚繼光深感自己的主張有譚綸支持,問題就好解決。他親自組織人馬勘察地形,調查研究,根據燕山山脈自西而東,橫貫境內,山巒起伏,溝深穀窄的地勢,確立了以長城為依托,以關隘城堡為重點的修築墩台原則,根據不同地形,確定修邊牆的高度、層次和築敵台的密度、台型等。對於軍事鎖鑰的古北口,因大小金山山勢低緩,處於易攻難守的形勢,就構築三道城垣,百米一台,次要地區依地形而定。兩台之間相互關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