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參加過國共兩黨和談的主要人物大都作古,新一代中共領導人仍然一如既往地關心著這位千古功臣。1990年亞運會期間,國家主席楊尚昆親切接見張學良的五弟張學森一家,表示希望張將軍回大陸看看。同年召開“雙十二”事變54周年座談會,中共中央總書記江澤民親自出席,並根據鄧小平的意見作了重要講話。他說,毛主席、周總理在世時,經常提到西安事變的偉大功績,鄧小平、鄧穎超等同誌都很關心張將軍的健康,人民將永遠銘記他和楊虎城將軍的偉大功績,學習他們的愛國精神。鄧穎超擔任第六屆全國政協主席和中央對台工作領導小組期間,中央又委托她主管與張學良的聯絡工作。
是年5月30日,鄧穎超致電張學良,對他90壽辰表示祝賀:
漢卿先生如晤:
欣逢先生九秩壽慶,穎超特電表示深摯的祝賀。
憶昔54年前,先生一本愛國赤子之忱,關心民族命運和國家前途,在外侮日亟,國事危殆之秋,毅然促成國共合作,實現全麵抗戰;去台之後,雖遭長期不公正之待遇,然淡於榮利,為國籌思,贏得人民景仰。恩來在時,每念及先生則必雲:先生乃千古功臣。先生對近代中國所作的特殊貢獻,人民是永遠不會忘懷的。
所幸者,近年來兩岸交往日增,長期隔絕之狀況已成過去。先生當年為之奮鬥,為之犧牲之統一祖國振興中華之大業,為期必當不遠。想先生思之亦必欣然而自慰也。
我和同輩朋友們遙祝先生善自珍重,長壽健康,並盼再度聚首,以慰故人之思耳!
問候你的夫人趙女士好。
鄧穎超
1990年5月30日
數十年來,盡管張學良被放逐林下,棲隱山間,遠離政治,與世隔絕,年複一年。他在大陸的親友、故舊遙對明月,寄訴思念之情,悠悠之口仍在談論他,報章雜誌仍在追蹤他,電影、電視仍在再現他,曆史學家仍在研究、探討他;他當年寓居的公館,已修葺一新,大都作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供人參觀學習。全國人民熱切盼望張將軍能早日返回故裏,東北的父老鄉親更希望在有生之年能跟張將軍再見上一麵。
1996年12月12日,國家主席江澤民在西安事變60周年紀念大會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說:“西安事變是件大事,在中華民族鬥爭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今天我們紀念它,就是要弘揚張學良、楊虎城將軍和中國人民表現出來的高度愛國主義精神。”“張、楊兩將軍的愛國赤誠和為民族利益奮不顧身的高尚情操集中體現這種偉大的民族精神。西安事變後,中國共產黨和一切愛國力量共同努力,建立廣泛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推動了全國的抗戰高潮,為最終打敗日本侵略者,取得近代史上中國人民反抗外國侵略者的第一次完全勝利奠定了重要的政治基礎。”他號召“全國人民進一步團結起來,海峽兩岸、海內外一切愛國者進一步團結起來,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全麵振興,為完成祖國統一大業而努力奮鬥!”
1996年,當記者請張學良對國共兩黨當年曆史作簡要回顧時,他說:“當年的‘剿共’沒有得到人民的支持,人心在共產黨一邊,所以才導致國民黨在大陸的失敗。”當記者問他一生最敬佩的人是誰?他答道:“是周恩來。”當得知鄧穎超病危時,曾表示希望能和張將軍再見一麵時,他感歎地說:“沒能再見周恩來先生和夫人,這也是我的終生遺憾。”鄧穎超逝世後,張學良委托侄女張閭蘅給鄧穎超靈堂敬獻花籃,表示哀悼。他們之間的誠摯友誼,堪稱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