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七章 空有收容的意向(2 / 2)

於是在這種情況下,趙長勝率領一幹縣領導班子到後水鄉參觀視察,同時也就演變成了對劉小洋個人政治風向的一次考察,趙長勝需要明確的知道,劉小洋究竟有沒有意向加入到自己的隊伍中來;

當天隨同縣領導班子一同前來的還有縣電視台的記者、縣委宣傳科的數名精英骨幹,譚琴位列其中,劉小洋下鄉之後,譚琴已經升任為宣傳三科的科長,另外三科還隨之同來了一個人,鄭曉婷,她現在看起來比以前成熟大方了許多,不過依然會時不時的臉紅,這是天生的性格,估計是很難改變了,經過了幾個月的工作錘煉,鄭曉婷已經不再是一個新人了;

劉小洋帶同陳鳳山等一眾鄉鎮幹部,對縣委領導班子的到來舉行了熱烈的歡迎儀式,其間劉小洋陪同縣委書記趙長勝走進田間地頭,對後水鄉農業發展的巨大變化做了一番實地的參觀考察;

趙長勝對於劉小洋下鄉任職期間,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取得了如此顯著的成績,多次口頭的表揚和鼓勵,既肯定了劉小洋個人的能力,同時也聯係到了組織上的關心和培養,對於趙長勝來說,這一切顯然都是緊密相關的,話必須要這樣說,並且這也是一個不爭的事實,如果沒有組織上的關心和培養,劉小洋就不能夠來後水鄉任鄉長,如果劉小洋當不上鄉長,又怎麼能夠大展拳腳,取得如此顯著的成績呢?

況且劉小洋就任後水鄉鄉鎮一把手,還是縣委書記趙長勝一手經辦的,單從表麵上看來,也稱得上是一種知遇之恩;

所以說個人與組織,是一種魚離不開水的關係;

趙長勝屢次強調組織上的關心,也是隱隱在向劉小洋暗示著某種意圖,個人能力再強,也是絕對不能夠脫離組織的,現在組織上已經為他拋出了橄欖枝,就是不知道劉小洋是不是能夠認清形勢,一心投入到以趙長勝為領導核心的機關黨組,這個溫暖的大懷抱中來了;

當然,趙長勝的百般說法都是非常含蓄的,他絕對不可能跟黑社會老大收小弟似的跟劉小洋明說,要劉小洋拋開一切顧慮跟著自己打天下,不過雖然沒有明說,但趙長勝的意思很明確,對劉小洋的期待值也很高,他相信劉小洋隻要不傻,一定會明白自己的意思;

隻可惜劉小洋確實不能領會上級領導這種含蓄的表達方式,他依然把所有的一切看得很簡單,無非就是自己在工作上取得了一些成績,然後縣委書記下來視察工作,從而相應的鼓勵和表揚一番,這種情況以前在電視上不也是經常看到的嘛;

於是劉小洋心無城府的把這次陪同接待工作看成了一次非常簡單的過程,他沒有考慮的太多,一直都是根據實際情況如實向趙長勝做了一番毫無華麗可言的彙報,期間劉小洋談到了下鄉之後遇到的一係列情況,以及各村村民在此期間思想上的轉變,還有生產過程中的積極性和喜獲豐收後的諸般變化,這一切都是切實存在的,也是擺在了公眾眼前的;

農民的生活水平發生了變化,劉小洋也確實打心眼兒裏感到高興,所以他今天說了很多,也談了一些對未來工作的展望和規劃,以及下一步的工作進度,一切從實際出發,從農民的根本利益出發,劉小洋說的這些確實是有利於後水鄉今後發展的根本大計;

可劉小洋說了這麼多,就是沒有說自己就任後水鄉鄉長是組織上的正確決定,是全縣人民的正確決定,也不說自己完全擁護這個決定以及今後全力支持趙長勝的工作和領導,更沒有提及自己今天取得的成績離不開組織上的關心和培養;

而這一切卻正是縣委書記趙長勝所需要聽到的,他以為劉小洋能夠明白自己的意思,他需要劉小洋給自己一個明確的表態,可劉小洋偏偏就沒有任何的表態,甚至連一些冠冕堂皇的話都不肯說,在趙長勝的眼中,劉小洋所說的這些關係到國計民生的言論都是一些不著邊際、甚至可以說是一種格格不入的廢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