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德爾鬆的一生是短暫的,但也是有爭議的一生。
浪漫主義音樂的特點之一是超越現實,而對個人精神情感的表達也是一個特點。這在門德爾鬆創作的《仲夏夜之夢》序曲中有集中的表現。
引子,從木管弱奏的四個和弦開始,這飄渺的音響,描繪出朦朧夜色,虛幻仙境的故事背景;小提琴奏出的序曲基本主題及第二主題,刻畫了雍容華貴、神采奕奕的仙王、仙後形象,並把歡快情緒推向高峰,而發展部再次呈現的仙人起舞的歡快場麵與再現部從緩慢到快速發展,則把樂曲情緒推向高潮。序曲充滿了詩情畫意和夢幻迷離。
由此可見,門德爾鬆的幻想與大自然主題最為接近,他對幻想主題的偏愛,既不逃避現實生活,也無隱晦、邪惡。他用肯定的態度對待生活和大自然。
門德爾鬆站在時代的立場上,在浪漫主義的基礎上又發揚了古典主義的精髓。自小接受的傳統文化教育對他影響很深,他拜訪過歌德,聽過黑格爾的演講,並且崇拜巴赫、莫紮特和貝多芬。
1829年,出於自己的文化眼光和對德國音樂文化傳統的崇尚,他組織並指揮演出了巴赫的《馬太受難曲》,使巴赫重新複活。1835年門德爾鬆被任命為萊比錫城布業工會的管弦樂指揮。此外,他還領導了萊比錫的愛樂協會“格萬大廳”,上演曲目也主要是傳播亨德爾、巴赫、維也納古典樂派作曲家和舒伯特等德國民族的古典音樂作品。
門德爾鬆繼承了德國民族古典音樂文化的傳統,其創作、指揮和音樂教育等多種活動的展開也都與此有關。
但是門德爾鬆的許多作品缺乏令人開擴眼界的真正的深刻性,也沒有不可言傳的神秘性。他的趣味和愛好主要是古典樂派的音樂,從中汲取創作和諧和清晰而富於邏輯的思維。這與古典主義藝術崇尚秩序、平衡、控製和規範的完美相符,而與浪漫主義看重的自由、運動、激情和不受拘束相違。因此,後人就批評他,說其音樂像是暖房裏培植的花朵,缺乏深刻的感情,缺乏戲劇性衝突,缺乏深刻性和英勇性,是保守的。
“他隻想做和他的性格相適合的事,此外他什麼也不做”,他的朋友德弗林如是說。這就是門德爾鬆,他的性格是反對脫離現實的。對他來講,和當時的社會秩序取得藝術上的諒解是一種感情上的必要。由此可見,門德爾鬆音樂的局限性是由他的性格和周圍所處的環境及社會思想所決定的。他不是一位偉大的音樂家,但他是,而且將繼續是一位大師。他對無言歌體裁的創用,音樂會標題序曲的創立,配器手法的發展以及指揮方法的革新都是一筆珍貴的財產,並且將推動音樂的發展。魯賓斯坦在評論門德爾鬆時這樣寫道:“和其他偉大的作曲家比較起來,他不夠深刻、嚴肅和偉大——”,但是,“他的創作是形式和技巧完美的典範,是美好悅耳的典範……他的無言歌是抒情作品和鋼琴妙品的寶物……他的小提琴協奏曲新穎而美麗,是充滿高尚演奏技巧的獨一無二的作品。這些作品使他得以與音樂藝術的最高的代表並列。”
曆史總是需要一種人——比如門德爾鬆,集作曲家、指揮家、鋼琴家、社會活動家和音樂教育家於一身的音樂大師——以解決時代的不協調。舒曼之所以向門德爾鬆表示敬意,可能就在於他是古典主義與浪漫主義的折衷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