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的晚餐,是我用新學的那招“絕目式”殺的一隻狼,尋找和追逐狼群與平日差不多,但出手殺狼時確實感覺殺得幹脆利落。不過,“絕目式”我整整練了一個月,招式的變化和力道的把握,才漸漸純熟。這一個月對我而言痛苦不堪,師父卻對我讚賞有加,認為我進展奇速。
然後,他就開始教我“絕命六式”第二招:“陰陽式”。
我很不理解:“師父,這個名稱就讓我糊塗,這一招不是攻擊太陽穴嗎,為何叫‘陰陽式’?搞得跟個風水師似的。”
師父:“太陽穴有兩邊,單說太陽穴其實並不準確,正確的說法是:左為太陽,右為太陰,而且,這一招要求左右手能互換用劍,出其不意攻擊對方的太陽和太陰兩穴,所以稱為‘陰陽式’。”
師父開始講解這一招的起手、變化、用力、收招。這又是一個讓我既激動又痛苦的過程,激動是因為這招的變化實在奇妙,充滿智慧與想象,往往出人意表,又在情理之中;痛苦的是這招繁複得更讓人無法記憶,難以重複,更別說短期內將其掌握了。
就像下棋,每走一子,得預先假設對方會怎麼應對,再根據這些假設策劃、設陷、取子、迂回,到達目標。每一步其實包含此後的七八步甚至十數步的殺機。
這種招式既耗力氣又耗精神,遇到武功差的人,一劍致命倒能省時省力,而對付絕頂高手,精氣神的損耗就不是一般的打鬥能比擬的。
“陰陽式”要求左右手都能自如地使劍,隨著招式變化,左右手互換既迷惑了對手的耳目,也降低了自己攻取目標的難度。不過,練習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我不是左撇子,劍交左手後總是磕磕碰碰,很不順暢,最初我怎麼都無法完成既定的動作。後來的一個月時間裏,師父不許我使用右手,每次在狼陣中練劍,都以左手防守。
開初幾天,師父甚至要求我刻意將右手捆在腰帶上,打個死結,差點讓我在狼陣中送命。一代大俠王二,如果自縛右手在狼陣中被撕裂,不知道情況的後人談論起來,還以為我精神有毛病,肯定成為江湖上的八卦談資。
師父訓練我時嚴厲而冷酷,不但在狼陣中禁止我用右手,我遭遇危險他也視若無睹,偶爾還要配合惡狼攻擊我的空門。每次都把我逼得我手忙腳亂,應接不暇,精神和體力幾乎陷入崩潰邊緣。
我身上的傷口,大多數是他手中的木棍造成的,他的出手通常比惡狼更凶狠,而且無孔不入。
好幾次晚上做噩夢,重演白天的生死決戰,看著自己血流滿地,我嘴上大罵王大是個冷血動物,沒人性,完全不顧別人死活,活該孤獨終生。
一個月之後,我左手能自如地用劍,才能勉強把 “陰陽式”從頭至尾使完,又過了兩個月之久,這招才算是爛熟於胸。
雖然整個過程比學前一招“絕目式”時間更長,也更加苦不堪言,但學成之後自我感覺攻擊威力大增,不僅僅表現在出劍的速度和招式變幻莫測上,還有左右手天衣無縫的配合,到後來其實手中有劍無劍都能出手致命。
左右手屈指成劍,近身攻人太陽和太陰穴,威力同樣驚人,幾乎無法拆解。
接下來是“絕命六式”的第三式:封喉式。
這一式攻擊的部位包含整個脖頸,要點不在於手法,而注重步法和身法,在對手前後左右遊走,抓住所有可能的機會攻擊脖頸,往往能輕鬆致命。但這一招因為自己的活動範圍廣,體能消耗比較大,而敵手卻在以逸待勞,所以實用時,目標經常集中在一點:咽喉。一劍封喉,就是這一招名稱的由來。
練這一招,我大部分時間在荒原上奔跑,師父說,那是為了練耐力和速度。這種鍛煉並非僅僅為了這一招,高手決鬥,雙方武功在伯仲之間,如果一時勝負未分,陷入持久戰,其實往往鬥的不是技巧,而是體能、耐力和速度這些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