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針鋒相對(2 / 3)

也正是那一年,張翰、劉一辰、喻維寧,還有夏建東四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富家子弟,以及十來個家境稍稍寬裕的農家孩子,每天來往穿梭於他們四家的家長聯合出資興辦的私塾裏。結婚、生子,對於夏建東,似乎還是很遙遠的事情。

那天清晨,平時習慣於第一個來到講堂裏的喻維寧卻始終沒見蹤影,到了上課的時間,他也還是沒有到。

授課的劉先生透過自己的眼鏡往講桌下一瞅,就看出了喻維寧的位子上依然空著。

“嗯?夏建東,喻維寧平時不都是第一個到,帶著你們三個一通鬧過之後才開始老老實實回座位的嗎?怎麼今天,突然沒了蹤影?你們兩個在一起的時間多,他今天沒來的原因,你知道吧?”

“劉先生,我也不知道他到哪去了。我本來還想從您這知道原因呢。”夏建東回答道。

“哦,是這樣呀,那放學之後,你到他們家裏去看看,看他是不是生病,或者家裏出什麼事了。看過之後,用最快的速度把情況報告給我。如果萬一出了什麼大事,你就直接到我家裏去送信兒。我會及時處理的。可是,我剛才來的路上還看見喻維寧爸爸在他家糧店裏呢,看那表情不像出了什麼大事的樣子。他不會是不好好學習,自己逃課了吧?”

說到這,劉先生又想到自己的這句話容易讓其他學生產生厭學心理,就故意輕咳兩聲,轉換話題道:“現在,咱們還是不講喻維寧的事了,先開始上課吧。”無論什麼時候,劉先生對大家的功課都是要求很緊的。

“其實,如果他是逃課。您也該從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夏建東自己坐在座位上,小聲嘟囔著。

他的一句話,把張翰和劉一辰都逗得偷偷笑了起來。另外的幾個同學也都把目光轉向了他。對於這些十七八歲的青年男孩來說,叛逆已經是他們身上的標簽了,跟著一個這樣傳統的老學究上課,就更是如此。夏建東敢於在劉先生麵前說出不同的意見,哪怕是在下麵小聲的嘟囔,在他們眼裏,也是一種“英雄”的表現。

十多年的書讀下來,沒有誰沒挨過劉先生的板子,也沒有誰沒被劉先生跟家長告過狀。枯燥的學習方法和學習內容,更是讓他們都有換一種學習狀態的衝動。隻是,還沒有誰能有這樣的勇氣直接表達出來。

“夏建東,你剛剛在底下說什麼?”劉先生雖然沒有聽清夏建東說了句什麼,但他從大家的表情裏已經斷定,他的話,肯定對自己的權威是一種挑釁。

“老師,我沒說什麼,我隻是說——好吧,咱們現在就開——始——上——課……”夏建東站起來對自己的話做了解釋。可他解釋完了,張翰和劉一辰反倒把原本收斂起來的笑意又釋放出來,幹脆狂笑起來。

這讓劉先生覺得:夏建東剛剛說謊了,這個孩子真實說出的那句話,他有一定要糾出來的必要。

“夏建東,已經到了上課時間,本來,我們要繼續講《中庸》。可是,現在,我不想馬上講新課了,我必須聽你認認真真地回答我,剛才,你在下麵小聲說的,究竟是一句什麼話?如果你不說出來,大家的課都別上了。”劉先生的表情很鄭重,同學們盯著他的臉看了幾眼,都感覺到了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