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眾太激動了,不知道該怎樣表達對他的喜愛,所以表演結束後,很多人圍在他身邊,稱讚他的演奏,還給他獻花,有個老太太甚至把自己的珍珠項鏈摘下來往他脖子上掛。演出團的團長走過來和我握手,讚揚雲迪是中國來的神童,他說‘這個小孩子的身上有天才在閃光,而他將這份天才展現出來的方式,簡直讓人有些敬畏’。”
深圳藝術學校校長李祖德認為辦學隻有高起點才有出路,但昭義教授成為他物色到的第一位資深教師。
從生活大半輩子的成都來到深圳,從大學調到中專學校,這對當年55歲的但昭義來說無疑是一個重大的抉擇。
張小魯:對許多學鋼琴的孩子來說,往往家長的毅力就是孩子的毅力。既然付出了精力,就應該對得起自己出的一切。
一
1995年6月,剛在川音附中上初一的李雲迪獲選參加美國斯特拉文斯基國際鋼琴比賽,這是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這一年他還不到13歲。但是問題接踵而來,按規定出國比賽的所有費用需自行解決,除非拿到第一名,學校才可能全額報銷所有花費。
“那時他爸爸在南方工作很辛苦,也有了點存款,可是雲迪這次出國比賽讓我們家又變成赤貧。”張小魯玩笑似的話讓人體會到她那時的無奈和決心,“其實,自始至終我們在培養孩子上的花費是毫無保留、完全投入的。因為我辭了職,所以家裏的經濟支撐全部要依靠他爸爸,雖然經濟有壓力,但是心態還是樂觀的。”
但昭義也深知比賽的重要:“學校也可能真的沒錢,但是沒有國際比賽,如何能在國際坐標裏定位自己的水準,如何能在國際參照下發現自己的不足?”
斯特拉文斯基青少年國際鋼琴比賽舉辦地在美國的伊利諾伊州。在母親和老師的陪同下,李雲迪第一次踏出國門。這次出國比賽為李雲迪的鋼琴人生帶來了新的機遇。
師生一行經深圳取道香港飛往美國,在深圳停留期間,應邀到深圳藝術學校參觀。藝校的李祖德校長不僅給予了熱情接待,李雲迪還應邀在學校舉辦了小型音樂會。這位天才少年的演奏讓李校長大為驚歎:“從未聽過一位少年彈得那麼好!”
於是,求賢若渴的李校長力邀但昭義來深圳藝校任教,因為忙於比賽,但昭義並未作明確答複,可是李校長的真誠和藝校的盛情卻令他十分感動。
到達香港,一行人沒作停留,直奔機場,這時張小魯暈車的老毛病又犯了,拚命嘔吐,整個人快要虛脫,最後幹脆被架到了候機廳。
“我勸你還是不要和我們去了,我要負責雲迪的比賽,不可能再騰出精力照顧你。”但昭義心急如焚。
張小魯強打起精神:“半小時內我要是還不能動,就放棄這張機票。”
最終,三個人登上了飛機,經過十幾個小時的飛行到達洛杉磯,張小魯終於倒下了。四天後,當她身體稍有好轉,他們即刻轉機舊金山。但昭義本想帶兩人參觀金門大橋和舊金山音樂學院,也終因張小魯體力不支而半途折返。兩天後他們轉站芝加哥,然後急匆匆乘車趕往比賽地點——伊利諾伊大學。為了省錢,三個人擠在大學一間宿舍裏,張小魯病弱的身體使準備參賽的師徒倆憂心忡忡。
“當時我們都是第一次出國,我確實很掃大家的興,雖然路過很多地方,但因為我哪兒都沒去成,更糟糕的是我的病影響到雲迪的情緒。他很孝順,不練琴的時候就幫著但老師來照顧我,沒想到他第一次參加國際大賽,就這樣被我拖累了。”
對於第一次出國比賽的李雲迪來說,所有的新鮮感和好奇心,很快被媽媽的病和密集的練習消除了。
“雖然雲迪是那種舞台型、表演型的孩子,可是第一次麵對許多國際評委和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賽選手,他確實緊張了。”他的母親回憶說,“第一天比賽快要上台的時候,他突然說‘媽媽,好可怕啊,我把譜子都忘了’,我一聽急了,就扳過他的臉使勁拍了拍,大聲對他說‘鎮靜!不準說忘譜的話,把所有人都忘掉,你要進到音樂裏麵去’。上場時,我就把他推上舞台,自己趕快跑到台下去聽他彈琴。”
對於琴童的家長來說,比賽中聽自己的孩子彈琴是一種心理考驗,很多人因為無法承受壓力甚至不會到場觀看。然而,對於張小魯來說,但凡條件允許,她絕不會錯過兒子的任何一場比賽,並且認真聆聽,以自己的標準評判兒子的表現,但昭義就曾經開玩笑地說她是另一位“國際評委”。
經過幾輪角逐,李雲迪成為70多名進入決賽的選手中年紀最小的一個,張小魯卻徹底病倒了,以至未能前往決賽現場。
李雲迪準備的曲子是李斯特那首難度極大的《塔蘭泰拉舞曲》。
塔蘭泰拉舞是意大利民間舞蹈,這種舞蹈起源於意大利南部,據說有個叫塔朗托的地方,盛產一種很毒的蜘蛛,叫做塔蘭泰拉,人被它咬過之後,很難醫治,隻有跳一種速度很快的舞蹈才能解救,這就是塔蘭泰拉舞,這曲子也被稱為《毒蛛舞曲》。
這是一種快速、激烈的舞曲,很多作曲家都寫過塔蘭泰拉舞曲,通常的節拍為快速的3/8、6/8,李斯特的《塔蘭泰拉舞曲》是6/8和2/4拍,彈奏起來有一種狂熱的格調。此曲作於1869年,選自李斯特周遊列國所作的詩意濃鬱的《旅遊年代》第二集。
樂曲的第一和第二主題是歌唱性的鋼琴音色弱、強的互相烘托,表現不同的音樂形象,而中段的優美旋律乃科特勞的歌曲旋律。
演奏該曲需要彈得又快、又準、又響,李雲迪憑著自己對樂曲的理解,彈得非常漂亮,尤其演奏輕盈快速的樂段,不僅流暢迅速,而且每個音符各自獨立,清晰可聞。評委稱他的演奏“獨具個性,富於表現,非常出色”,同時也贏得了斯特拉文斯基女兒的關注和稱讚。有一名記者形容,這個13歲的小男孩具有“某種令人信服的聰慧與可靠性,值得密切注意”。
張小魯回憶說:“比賽以後雲迪受到很多評委的稱讚,還有個評委說希望以後能在世界舞台上看到他,對他鼓勵很大。所以當時但老師很有信心雲迪拿第一名。宣布結果時,名次是從第六名開始宣布,當聽到評委叫‘YunDiLi’,但老師吃了一驚,這麼早就叫名字,這才知道雲迪隻得了第三名,但老師在惋惜的同時也感到欣慰,畢竟這是第一次帶雲迪參加國際比賽,拿到名次已經值得慶祝了。”
初戰國際大賽告捷使李雲迪信心大增,張小魯因為身體的緣故,還沒來得及好好玩玩,便先帶兒子打道回府了。
“回國時,我們坐的是波音747雙層大客機,因為身體狀況我幾乎全程都蜷在座位上,雲迪卻顯得很興奮,居然自己跑去駕駛艙和機長聊天,告訴人家他剛參加了美國鋼琴比賽得了第三名,機長還把自己的帽子給他戴上,用一次性快照相機和他合影留念,之後他很得意地拿著照片給我看,開心得不得了。”
回國後張小魯待身體康複,作為獎勵,她帶兒子去了珠海旅遊,而但昭義這時返回深圳,現在他可以慎重麵對李校長的誠懇邀請,是時候作決定了。
二
1980年8月26日,中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誕生了。這座城市創造了爆炸式的發展奇跡,從一個漁村發展成為現代海濱城市。作為中國第一個對外開放的窗口,深圳以其包容性強、觀念開放多元、薪酬水平高、就業機會多等優勢,吸引全國各地人才源源不斷地湧入。來自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操著不同方言的人們,也成就了這個年輕的“移民城市”多元化的動感文化。
這座處於文化青春期的城市所釋放的活力和激情也吸引了但昭義。他返回藝校,再次受到李祖德校長的隆重接待,雖然李雲迪未能同行,可是學校仍開了慶功會,讓但昭義大為感動,堅定了南下的決心。
深圳藝術學校是深圳市政府於1986年創辦的直屬市文化局領導的一所全日製中等藝術專業學校。校長李祖德現為全國藝術職業院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全國中等專業學校學會常務理事、深圳市優秀校長。他1970年畢業於武漢音樂學院作曲係,曾在母校從事教育、行政工作,1988年南下廣州,1994年在藝校老校長陳家驊的竭力推薦下,他從廣州星海音樂學院調任深圳藝術學校校長。
李祖德到任後一直在思考藝校的發展前景,他認為辦學隻有高起點才有出路,憑借深圳的經濟條件,有了優秀的老師和優秀的學生,學校才容易出成果。但昭義教授成為他物色到的第一位資深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