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有一個很特別的習慣,他有兩雙質地極好的皮鞋,是為演奏專門準備的,平時絕不拿來穿,隻在上台前才換上。假如還有時間,他會坐下來小憩一陣,看看樂譜,將曲子的技巧部分在腦中過一遍,這個過程進行得也很鬆弛。除非很渴,否則他也不喝任何東西。當觀眾全部落座後,他從容地換上皮鞋,整理好服裝,整個人已經開始興奮了。
美國約有1400個交響樂團。每年6月到9月是音樂季節,許多地方都在露天會場舉辦音樂節。
提姆·佩吉:李雲迪有很好的創意,直截了當地彈,結果彈出來的是一首不尋常的,有智慧的,有很好技巧的奏鳴曲。
賈維:李雲迪是一個很有天分的年輕人,對音樂的感覺非常好,那種真摯的感情投入是發自內心的,這深深吸引了我。
一
二戰前後,美國就吸引了很大一批音樂家的到來,從早期的德沃夏克、拉赫瑪尼諾夫到晚期的穆洛娃、巴爾沙依等,這也為美國音樂界帶來了無限生機。作為世界上最發達的經濟大國,美國為演奏家們提供了更多的舞台及商業機會。因此,許多著名演奏家大都在歐洲成名後再轉到美國發展,音樂界稱之為“歐洲生產,美國包裝”現象。
美國約有1400個交響樂團,最著名的有紐約交響樂團、波士頓交響樂團、芝加哥交響樂團、華盛頓國家交響樂團、克利夫蘭交響樂團、舊金山交響樂團等。每年6月到9月底是音樂季節,美國許多地方都在露天會場舉辦音樂節。據不完全統計,美國每年花費在音樂會、歌劇、音樂歌舞劇等方麵的款項約達4.22億美元,此外還有8600萬美元花費在古典音樂唱片上。雄厚的經濟實力與特有的文化融合性,使美國成為全世界音樂家們爭相搶占的演出市場。
李雲迪早在2001年7月就分別在洛杉磯、舊金山舉辦了獨奏音樂會,2003年先後在卡內基、費城音樂中心的兩場演奏也都贏得了極高的評價。但是,相比他在歐洲市場投放的精力,美國仍是輕量級的,以至於美國觀眾對於他“很知道,但卻完全是陌生的”。在經紀公司安排下,李雲迪逐步開始拓展北美舞台。他是幸運的,由於在歐洲市場的名氣與票房號召力,一登陸美國便在最好的音樂廳展示了自己。
肯尼迪藝術中心(John K。Kennedy Center for the Performing Arts)建於20世紀50年代末,由艾森豪威爾總統下令籌劃建設,肯尼迪上任後對藝術中心的建設給予了極大關注,1963年肯尼迪在達拉斯遇刺身亡,為了紀念他,國會批準此中心被命名為了“肯尼迪藝術中心”。經過五年多、耗資5750萬美元的營建,1971年9月8日,這座由3700噸白色大理石建成的造型典雅的藝術宮殿正式向大眾開放,從這一天起,肯尼迪藝術中心就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表演藝術世界。
2003年9月20日,肯尼迪藝術中心迎來了年輕的李雲迪和他帶來的音樂。音樂會的票早已銷售一空,連舞台走道的加座票也一搶而空。美國華人也紛紛慕名而至,中國駐美國大使楊潔篪偕同使館官員及美國政府部門要員出席觀看了首場演出。
上半場,李雲迪彈奏了四首肖邦的諧謔曲,下半場則以李斯特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作為壓軸戲,安可曲準備了三首,其中仍有《向陽花》。
諧謔曲本意味著戲謔,但肖邦這一套作品中卻並無突出的戲謔,反而充滿激憤情緒和對個人的反抗,其實是飽含著對自身的嘲笑與挖苦。李斯特認為這套諧謔曲表達的是“激烈的憤怒與絕望的情緒,時而會有辛辣的譏諷、頑固的自尊”。
肖邦的諧謔曲不是套取作品中的一個樂章,而是充滿對比性音樂形象,用比較複雜的曲式寫成的獨立樂曲。在體裁規模和戲劇性充實的程度上來說與貝多芬奏鳴曲、交響樂的諧謔樂章相近,保留了諧謔曲樂章所慣用的三拍子,這種節拍加上飛快的速度和明顯的節奏,賦予音樂以飛奔疾馳的性質。同時,這四首諧謔曲還以炫技著稱,對演奏技術和音樂內涵有很高的要求。
李雲迪充滿自信地展示了肖邦的音樂。尤其是《降b小調諧謔曲》,他運用獨特靈動的指觸和細致的音色變化加上微妙的踏板控製,解讀了肖邦富於浪漫氣息的音詩。特別是第二段中,他很巧妙地表現出四個聲部的清晰與輕重,高音部充滿動感又富於歌唱性,左手在不斷進行的低音線條上還能聽到清晰的中聲部在流動,以及次高音聲部若隱若現的充滿舞蹈性的弱起三連音,這是肖邦創作中的神來之筆,也是李雲迪演奏的點睛之處。尾聲的處理也極具特色,那近乎不可能的演奏速度,簡直讓人想起波利尼的“第11根手指”。
出色的《b小調鋼琴奏鳴曲》,則讓所有人仿佛在由信任與敏感構築的舞台旁,進行了一次對心靈的探險。
聽眾瘋狂了,美國人被征服了。當李雲迪來到後台,整個禮服背後全被汗水打濕了,在他耳邊觀眾熱情的掌聲卻仍在持續,還有什麼比這樣的回饋更值得欣慰的?
9月21日,《華盛頓郵報》稱:
李雲迪天生擁有優越的音樂天賦,無需刻意而為,就讓觀眾陶醉在他的音樂中。
資深樂評人、《華盛頓郵報》音樂專欄著名音樂評論家提姆·佩吉(Tim Page)評論:
李雲迪與我們分享他的才華
李雲迪星期六下午在肯尼迪劇院中心的鋼琴獨奏會證實了自從他三年前得到華沙肖邦鋼琴比賽冠軍之後,一切有關他那十分令人享受的彈奏之報道。過去的冠軍包括阿格裏奇、齊默爾曼,20歲的李雲迪加入了他們的行列。當天他選擇彈奏了有挑戰性的曲子,前半部彈肖邦的四首諧謔曲,後半部則是李斯特龐大的b小調奏鳴曲。
你可以說這四首諧謔曲代表了肖邦最困難的曲子,因為這些曲子夾有肖邦的ballades(敘事性歌曲、民謠、民歌)裏的快速度以及etudes(練習曲)裏所需的挑戰技巧。李雲迪是年輕人裏少見的一位音樂家,他已經有了與眾不同的音樂特質,但卻沒有任何怪異的地方。他無須刻意顯示他的才華或個性,隻需要彈他的琴,那些長處就自然會顯現於你被他帶入的聲音境界裏。
對於那聞名的《病房裏的詩人》,李雲迪顯示出的是有力的,強勁的,直接的且具極大強弱對比的肖邦。第二首諧謔曲的開始幾乎是輕聲細語,之後卻爆發成許多強勁的演繹。第三首在別的鋼琴家彈起來,會把許多如聖歌般的高音聽來像是裝飾音,但是在李雲迪手裏卻成了必要的音符,且極度地感人。
自始至終,聽眾被美麗的肖邦音樂吸引著,卻忘了李雲迪所做的一切。李雲迪的肖邦近乎是現代式的。
合理地討論李斯特奏鳴曲是不存在的,假如你喜歡它,你就不需要有理由地喜歡上它,持有懷疑態度的盡可以駁斥它,有如與傳教士理論教義的複興。我本身承認我一向以來對這首奏鳴曲的冷漠,已經聽過太多的鋼琴家把它變成一種工具。他們彈奏時把頭抬高,好像是李斯特這老旋律音樂在刺激他們的靈感似的。但是,李雲迪有很好的創意,直截了當地彈,去掉19世紀的味道,集中在李斯特所寫的琴譜裏,結果彈出來的是一首不尋常的,有智慧的,有很好技巧的奏鳴曲,並以快速八度奔馳終結這首曲子。我從來也沒有比這次更享受這首奏鳴曲。
提姆·佩吉是《華盛頓郵報》古典音樂首席樂評人士,曾經贏得Pulitzer獎(相當於電影奧斯卡獎),並撰寫與編輯過許多有關音樂的書,如《Dawn Powell》、《The Glenn Could Reader》,以及即將出版的《提姆·佩吉談音樂》。
另一位樂評人斯蒂芬·維克勒(StephenWigler)也作出了評論:
一位偉大年輕的中國鋼琴家(不是你想象中的那位)
李雲迪的名字至今(至少在目前)在美國幾乎不為人知,可是他在華盛頓首次的演奏會門票卻在幾星期前售光,甚至於在演奏會即將開始前,臨時售賣的站票也在幾分鍾內賣光。50位買不到站票的人隻能望門興歎。
他是15年以來首次得肖邦鋼琴首獎者,過去得首獎者有波利尼、阿格裏奇及齊默爾曼,今晚的演奏證明:李雲迪有資格進入他們的行列。
他的彈奏是那麼的精準及隨性,極美的音色,他彈的肖邦有非凡的肖邦特質。他應該會發展成為一位偉大的鋼琴家,從這場演奏裏的許多表現可以看得出來。
譬如,很少鋼琴家如李雲迪那樣把肖邦的第一首《b小調諧謔曲》彈得那麼變化多端,那麼浪漫,那麼美,且令人興奮。在那開始的一段presto con fuoco(快、似火),他令人注目的彈法是他的強而有力度;他那不停的滑速幾乎令你窒息,但是到了中間那較平靜的、有如波蘭催眠曲molto piu lento (更慢)一段時,他彈得極輕巧,有如歌唱。李雲迪的右手有著似飄浮,歌唱似的觸鍵法,把溫柔的旋律表現得淋漓盡致。我從沒有聽過這種彈法。
接下來的曲子,他有不同的表達方式:第二首降b小調則是以嚴肅、深情與衝動為主;第三首c小調結束的那一段令人歎為觀止;第四首E大調的指法清晰,一連串的arpeggios(琶音)有如門德爾鬆音樂的優雅。他彈的李斯特奏鳴曲也一樣地棒,他是嚴肅但令人有感觸的,他的音色飽滿,深沉有如雷聲,但他不敲擊鍵盤,曲子裏有時有英雄般的氣魄,也有溫柔的時候,他都一一地表達出來。
……
李雲迪是以撲克牌似的麵孔,節省身體動作的方式在彈奏,有如20世紀偉大的鋼琴家一般。他是一位感情極豐富的琴手,他讓聽眾聽他的琴聲,不是讓聽眾看他。
李雲迪的詮釋有如一位年紀更大,經驗更豐富的鋼琴家。不過他有時太注意句子的細節而阻礙了動力,有如講故事太仔細,而忽略了其他方麵,這需要經驗,李雲迪將有很多機會獲得這經驗。
二
9月26日、27日,李雲迪與指揮帕沃·賈維帶領下的辛辛那提交響樂團(Cincinnati Symphony Orchestra)在美國合作演出。
帕沃·賈維(Paavo Jarvi)是當今聲望最高的北歐新時代指揮明星,著名指揮家尼姆·賈維(Neeme Jarvi)之子。1962年生於愛沙尼亞首都塔林,在父親的熏陶下從小學習音樂,後就讀於著名的科蒂斯音樂學院,曾赴洛杉磯接受伯恩斯坦的指導,也曾在薩爾斯堡莫紮特音樂學院參加指揮研習班深造,乃當今最炙手可熱的新時代指揮明星。
賈維是最傑出的子承父業的代表者,他於1993年至1997年間,擔任瑞典馬莫交響樂團音樂總監;1995年擔任瑞典皇家斯德哥爾摩愛樂首席客座指揮,次年又擔任伯明翰市交響樂團的首席客座指揮;2001年9月接掌辛辛那提交響樂團音樂總監,為這個高水平的樂團注入無比的新鮮活力,成為美國泰拉克唱片公司(TELARC)最具票房號召力的古典樂團之一,因此合約已經展延至2009年;自2006年起,賈維開始身兼三職,除了辛辛那提之外還兼任歐洲另外兩個中型樂團的音樂總監。許多樂團成員都喜歡跟他合作,因他無論在節奏或是結構上的表現都非常出色。而他跟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搭配,被英國媒體推崇為夢幻組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