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立教派
在廣東花縣北麵山區,有個荒涼的小村莊,名叫福源水。1814年1月l日,在這個村莊的一位姓洪的普通農民家庭裏,誕生了一個小男孩,取名為洪仁坤,這就是後來名震天下的洪秀全。洪秀全父親名叫洪鏡揚,他有兩個哥哥,兩個妹妹。
洪秀全出生不久,父親洪鏡揚因生活所迫,帶領全家從福源水遷到附近的官祿布村定居下來,靠耕種田地維持生計。洪秀全7歲的時候,父親不顧家境貧寒,送他到村裏的私塾讀書,希望他能考個功名,光宗耀祖光宗耀祖:為宗族爭光,使祖先顯耀。。他聰穎勤奮,熟讀《四書》《五經》,準備去科考。
洪秀全也曾把自己的未來寄托於科舉考試上,希望能通過考試取得功名來改變自己的地位。他從16歲起赴廣州參加取得秀才功名的科舉考試。第一次失敗了,他沒有灰心,把這歸罪於自己學業不精。以後又接連三次應試,都名落孫山。洪秀全於是覺得自己不是讀書的料,決定以後再不考了。讀得不好,比自己差的都有功名而自己辛苦十幾年,卻一無所獲,他又氣又惱,憤然決定不考了。
1836年,洪秀全第二次赴廣州應考時,在街頭得到一本基督教小冊子—《勸世良言》。這是一本淺陋的傳播基督教教義的書,當時並沒有引起洪秀全的興趣,他僅粗略地翻閱了一遍,就擱置一邊了。但毫無疑問,這本小冊子使他獲得了基督教的基本神學知識。1837年洪秀全第三次科考失敗回家,大病一場,臥床40多天不起,昏迷中時常揮舞手臂,高喊“殺妖,殺妖”。病愈後自稱,上帝派遣他為人間的主宰稱為天王,讓他帶領人們進入幸福的太平世界。這場大病及病中囈晤,實際上是他屢次應考落第,自覺仕宦無望,抑鬱成病,產生的一種幻覺,但正是這幻覺促使他日後走上反抗之路。
1843年洪秀全最後一次到廣州應試,再次落第落第:科舉考試(鄉試以上)沒考中。。這時正值鴉片戰爭失敗不久,清政府的腐敗無能,科場的黑暗,加上個人的坎坷遭遇,激起了洪秀全的憤怒,使他徹底從追求功名中清醒過來。他丟掉課本大聲疾呼“還是讓我自己來開科取士吧”。回家後,洪秀全仔細閱讀了那本久被擱置的《勸世良言》,開始改變信仰,敬拜上帝,自稱是上帝次子奉命下界拯救世人的。
1843年6月,洪秀全仿照基督教的入教方式,自行洗禮,創立了拜上帝會。從此,拜上帝會就成為洪秀全、馮雲山等人發動群眾、醞釀起義的組織。
為了表明自己確實“授命於天”,他們整天神秘的向上帝進行膜拜膜拜:跪在地上舉雙方虔誠地行禮。,渲染神秘的氣氛,洪秀全還特意鑄了一把寒光閃閃的“斬妖劍”。
拜上帝會隻承認上帝是獨一真神,除此之外,一切偶像是邪神。因此,洪秀全和洪仁玕(gān)、馮雲山把私塾裏的“至聖先師孔子”的牌位砸爛,把孔子的聖賢書都燒掉,學生都回家去了,鄉民聽說了以後,指責他們,為此,洪秀全還遭到父兄的打罵,在家裏實在呆不下去了,不得不背井離鄉,靠出賣筆硯作路費,輾轉進入廣西、桂平傳道。
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他們到了廣西的大早地區傳道,但收效很低,隻招收了幾名信徒,經過商量,他們決定分頭行動,由馮雲山留在廣西繼續傳教,洪秀全返回家鄉,以教書作為掩護,編寫教義。洪秀全回到家後,埋頭寫作,先後寫成了通俗易懂的《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為太平天國的興起奠定理論基礎,在書中,他把清朝說成是妖界,皇帝是“閻羅鬼”,號召人們推翻清朝。
起義反清
馮雲山到了廣西桂平縣紫荊山區。紫荊山縱橫270平方公裏,山高林密地勢險要,是一個易守難攻的理想的根據地,在這裏開始了他的創業。
馮雲山經常爬山涉水,走村串寨,宣傳拜上帝會的宗旨。他對人熱情,又善於宣傳,得到了當地漢、壯、瑤各族人民的擁護。紫荊山區有許多貧苦雇農和地位低下的客家人,馮雲山經常深入到他們中間,向他們講:“無論貧富都是兄弟姐妹,天下財物皆歸上帝所有,理應均分共享。”這些教義最能打動他們,許多人紛紛加入拜上帝會。3年間,在馮雲山周圍團聚了2000多信徒。
在最初馮雲山所團結的對象中,湧現出楊秀清、蕭朝貴、韋昌輝、石達開等核心人物。楊秀清,他一個字不識,但為人機警圓滑,有組織能力,很快就成為馮雲山身邊的一個骨幹分子。蕭朝貴也以種山燒炭為生,為人剛直勇猛,講義氣,是一員虎將。石達開是貴縣龍山那邦村人,出生於小地主家庭,自幼喜歡讀書,長得高大雄偉,為人正直剛毅,有勇有謀,是一個不可多得的軍事人才。這些人後來都成為太平天國的功臣、猛將,為太平天國的建立,立下了汗馬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