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四回:張居正含冤剝諡號 餘妾妃命喪逃戶地(下)(1 / 3)

卻說妃府宅第,這一日餘妃心裏感到特別難受,原來張先生每到三月二月的就以督察治黃之名前來這裏與她相聚一次,吟詩作畫,撫琴揮毫是多麼的愜意。待久了餘妃就會催他回京輔助皇上治理朝政,哪怕隻是陪她三天二天餘妃以大局為重不惜依戀。而今張先生已有十個來月沒至,餘妃心急意切,搜腸刮肚地為他操心,每每夜臨那灼心的思念更是火上加油,燥燥不安。幾個月前潘大人曾托人捎來一封密信,那信的內容更使她撲朔迷離:“先生已去,節重保安。”餘妃接到這信時欣喜若狂,她臆想可能是先生要來這裏了,相處之間要多多照顧張先生的身體罷了。於是她令從京城帶來的小太監到集市上多買些青菜水果,雞鴨魚肉,還特別叮囑多買些那“宋家灶糖”。這小太監姓劉名春,貧農出身,自進宮以來餘妃對他特別關照,常常多給他些銀兩讓他給遠在保定府的家人寄回,所以餘妃囑托之事他是百般照依,從來就不敢有一點懈怠。那遊七自府第建成之後從中謀了不少銀兩,依仗張大人的權勢謀了個隻拿奉祿不管閑事的差事,又往往是張大人來了他就隨從,張大人走了他又跟回,對餘妃之事從來不問。跟這小太監判若兩人。餘妃除了婢女就把這個小太監劉春看作是最知心的仆人。

這小太監按餘妃吩咐把一切食品購好之後就等張大人到來,可左等右等不但沒等到張大人,而且連一絲音信都沒見,這更使餘妃焦慮不安。這一晚她在焦慮中剛剛入夢,忽聽張大人之聲:“愛妾,老夫我來也。”餘妃聽到這話急忙醒起,撥亮那油燈燈撚,偌大的臥廳裏空無一人,餘妃更是心懸於喉,她穿上衣裳讓婢女燒熱炭火,走到琴旁,用纖纖玉指撫起琴弦,這琴聲清越,如清風拂過心田,使她騷動的心漸漸平和,突然她手撥琴弦,用玉指在琴弦上攏、撚、挑、劃、撥、搓,琴聲震破府第冬夜的寧靜,激蕩著府第近百號人的心。妃府宅第的婢女、仆人何嚐不是如此。琴聲突然嘎然而止,忽聽那潤柔的歌喉從餘妃的蕉樓飄了出來:

“蘇耽控鶴歸來日,李泌藏書不仕年。

滄海獨憐龍劍隱,碧宵空見客星懸。

此時結侶煙霞外,他日懷人紫翠顛。

鼓棹湘江成遠別,萬峰回首一淒然。“

這悲切婉婉的吟唱把府第的人都催下了思念的淚水。

卻說之天夜裏,餘妃因傷切過重,突感身體不適,便叫起那太監劉春說是弄些偏方草藥來,劉春聞訊不敢怠慢,急忙穿衣起身,走到府第門口被護衛的兵卒攔住,問他深更半夜出門做何?劉春把餘妃這囑托說了一遍,這兵卒不便阻攔,就放他出去了。

誰知這一日狂風大作,寒氣襲人,劉春出得府第被凍得瑟瑟發抖,可想到餘妃的病,忍著寒冷轉了幾個藥鋪,都沒有那種草藥,他想著餘妃那麼善待於他,就是凍死也要找到那種草藥,於是他在街麵上找到一把草繩捆在腰間想禦寒防冷。捆好之後便走出宋寨村,向北麵的李崗村走去。剛行至半道,他突見東南方向火光衝天,他定睛一看那府第四周堆積如山的材草起火了,那狂風卷著大火吞噬了整個府第。劉春看到這些不顧一切在麥田狼奔豕突著奔向一片火海的桃胡府第。

劉春趕到府第,四周兵卒把持,不讓一人去撲救這熊熊燃燒的大火。劉春近前問一兵卒,這兵卒見一腰紮草繩的年輕人問及此事,便悄聲說道:“皇上有旨,張首輔大人全家犯抄了,念其餘妃是李太後所賜,皇上不便明抄,就以治黃水患為名購買材草,如遇狂風之夜便點燃燒毀府第以滅口滿門。”

劉春一聽驚呆了。

這大火燒了三天三夜,鄰近村民自然歎息這麼好的府第被治理黃河的材草所毀,黃河水患治不了,治黃的府第被燒,用那麼多的銀兩買來的材草被大火燒成灰燼,這一切都是咱老百姓的稅賦銀兩啊。

唯有劉春最知其因,但他哪敢說出真情?三天的大火他不忍心離去,在附近村裏討飯為生。等三天後那些張鯨派來的兵卒眼看著府第中無一人逃出,整個府第成了一片瓦礫廢墟方才撤兵離去。

劉春心痛欲絕,來到被燒毀的府第對著府第重重地磕了三個響頭,聲淚俱下地說:“妃娘娘,是您有意救奴才的小命,你隨張大人去了,奴才活著做什麼,奴才也隨您去了。”說著欲要向那被燒塌的石柱上撞去。

就在這時他突然被一人抓住說道:“劉春,你要做什麼?”

劉春聽這聲音好熟悉,急忙回頭,見是身著便服的潘季馴。劉春急忙下跪道:“奴才叩見潘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