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幻樓閣》:
第二十二回:辦私塾鼎力積善德,試蒙童驚歎宋家後
話說那梁架傾倒,宋守道奮力用肩支撐才使那幾個木匠逃脫,免於受傷。眾木匠見那幾百斤重的梁架將宋守道跐破了臉,砸傷了肩,那鮮血從臉頰和肩頭湧了出來,便紛紛趕過來扛的扛撐的撐,把壓在守道肩頭的梁架抬起來撐牢固。趙木匠看著宋守道那跐破的臉頰和砸傷的肩頭愧疚地說:
“守道,您看不知我哪個龜孫徒弟把支架弄倒,你為了救我徒弟,被砸成這樣子。要不是你舍身搭救,怕我這仨徒兒就砸得這輩子不說事了。我老趙頭幹了幾十年木匠活,可從來沒見過您這樣賢德的東家。這蓋房的工錢您就扣吧,權當扣這錢是給您買些雞蛋魚肉補身子。這房子的成色您就放心吧,要是有一點含糊就是我老趙頭壞良心,我就把我全……”
“老趙大叔,您別說啥啦,俺宋家自打遷民到這裏,幾輩人都積德行善,為了給俺蓋房能讓砸傷這些大哥兄弟嗎?俺不搭救那才真對不起列祖列宗呀。”宋守道聽趙木匠還要往下說下去,急忙搶說道。
那仨被搭救的木匠聽到師傅為了感謝他們的恩人把自家都賭上了,便忙趕過來要給宋守道跪謝。
宋守道見狀急忙拉起說:“小兄弟,你們這是幹啥呀,這樣不是要折我宋守道的壽嗎?要是再這樣,大哥我可是真生氣了。”
這仨徒弟手足無措,不知說啥是好。
趙木匠便對這仨徒弟說:“快去幹活吧,師傅教你們的是手藝,這宋家人教你們的可是德性呀,咱手藝人就要講藝德呀。”
仨徒弟異口同聲道:“師傅,俺們記住啦。”
聽說宋守道被梁架砸傷,宋守法扔下犁杖赤著腳跑了回來。進到家院他看到宋守道臉頰跐破的皮,肩上砸傷流著的血,心疼地說:“守道,你怎麼啦?咱快到老郎中那看看吧。為蓋樓院讓兄弟你受傷受疼,哥對不住你呀。”
“哥,沒事,就是跐破了點皮,兄弟我真得謝你呀,要不是當年你在爹麵前說情讓我學些武藝,怕兄弟我真的被傷殘了。就仗著我學的這點武功擋了架,哥您就別再說愧疚的話了,你看你脊梁曬脫了皮,渾身上下跟個土人一樣,不也是為了這個家嗎?”宋守道動情地對宋守法說道。
這一下宋守道舍身救人的美德傳遍了遠莊近村三鄉四鄰,宋家的名聲鼓噪了起來。
那在宋家幫忙的短工更是勤懇勞作,協力農耕。那在建築樓院的匠人們亦是精道於藝,傾心樹棟梁,使得樓院修建日益加快。
轉眼間到了秋收季節,那棒錘粗的玉米棒子垂首倒懸在軀杆,隻等農夫收獲歸倉。那狗尾巴粗的金黃穗體,額首亟盼主人刈割回屯。那一朵朵盛開的棉花潔如雲朵飄浮田陌,顧首主人採擷來日織紡成帛。那高過人頭的芝麻杆上一個連一個的芝麻角兒順著粗壯的軀幹向上攀連著,那角兒體肥飽滿開懷暢笑,籽粒豐腴彌漫油香。那鋪如金黃絨氈的豆地,金黃的葉子下爬滿莖杆的豆角鼓脹著肚子,那鼓脹的肚體內金豆圓圓欲破殼,粒粒盈盈皆乳漿。
到了“露濕秋香撒滿地,蓄哞人歡農時忙”,秋野裏又現出了采擷雲棉,刈豆萁,刈芝麻,掰玉米,割穀子的繁忙景象。給守法家打短工的鄉民更是樂於助忙。轉眼間,秋糧入屯,冬播又始,到了寒露時節,那曾鋪金撒銀的田地已播下麥子,那麥子破土而出,針芽上又掛上了一顆顆露珠兒。原野景色現出了“秋風蕭瑟天氣涼,草木搖落露為霜”。
農田秋野農夫們正是:
炎陽汗水如雨注,
足踏田陌手更忙。
播下粒粒辛勞粟,
遍地秋實一片黃。
又逢擷果倍忙時,
秋收入倉萬石糧。
再說宋家樓院,隨著星轉鬥移,匠人們精心日作,高台門樓已築就,托起門樓的兩廂磚牆牆平角直,那東牆刻有“壽”字,西牆刻有“福”字,雕工極致,欲與逃戶地那軍營門庭媲精。門樓上那由趙木匠親自到閣老莊請昔日翰林編修進士賜書的“積善人家”鎏金匾額熠熠生輝。推開散著柏木清香的油漆大門,四根圓滑溜順的秋木立柱被油漆得光滑如鏡。迎門的照壁寬丈五,高丈餘,鑲嵌在照壁中方正的精美磚雕一刀刀凝聚著趙木匠終生手藝集結的匠心,四角四隻意寓“遍福”的蝙蝠栩栩,振翅欲飛。由圓形相連的“卍”字巧妙地連成一體,寓意“福貴不斷頭”。圓型處雕刻成品字形排列,右雕壽桃,左雕佛手果,上雕石榴。那壽桃豐盈飽滿使人觀之垂誕,那佛手果雙手合抱成揖,使人感到禮儀德性,那石榴果實碩碩,使人看了頓生殷富之情。前來觀賞者皆讚歎不已,言造形之美,做工之細,在遠鄉近鄰前所未有,趙木匠聽了自然心中十分舒坦。進得院來,東西兩廂房已成,青磚青瓦色澤青素,木門木窗闊綽大方。從正堂那穿堂過庭的門洞裏可看到那正在砌磚的三層主樓已壘到了二層,牆厚三尺。在那三尺厚的門口處,趙木匠特意砌留了一個四寸粗細的圓洞。宋守道當時不解這洞為何意。趙木匠說這叫門栓洞,當你把樓門關上後插上門栓,再用粗細與這栓洞相容的石柱或榆木柱置於這栓洞內,以防盜賊撬拴進入樓內。守道一聽深為趙木匠這精心設計所感動。這正是“以誠換誠誠則己,以騙予騙騙己人”。這趙木匠又把這樓防火防盜抗地動的匠心對宋守道細說一遍,更使宋守道動心不已,酒肉招待這些匠人便不在話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