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十一回:亟夙願東瀛拜孫文 敬中山迷惘沏明悟(下)(1 / 3)

《夢幻樓閣》:

第三十一回:亟夙願東瀛拜孫文敬中山迷惘沏明悟

“孫先生,在東京政法大學禮堂聽了您的講演,真的就像使我在夜航中迷失方向的輪船看到了前進的燈塔,看到了中華前途之希望。”宋聘三懇切地說道。

“哦,鄙人那次講話你也去了?”孫中山微笑著問。

宋聘三很禮貌地點了點頭。

“喲喝,隻顧說話,我還沒問像哪裏人呀?姓啥叫啥呀?”孫中山殷切地問道。

“對不起孫先生,我看到您隻顧興奮,忘向您自報家門了,俺叫宋聘三,原名宋五詔,筆名爰爰軒,曾用名品三,還叫過拚三呢,家住河南府禹縣淺井村。老祖宗明洪武三年自山西洪桐的遷民,聽祖上講祖先的墓地在密縣的宋家寨呀。”宋聘三很詳細地說。

孫中山見這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說得這麼認真詳細,點了點頭說道:“河南是中華文化的發祥地,出了不少文物,當今掌握北洋新軍軍機大臣的袁世凱就是河南項城人。”

“聽祖上說,俺老家先是從山西遷到河南項城,住的地方叫洪洞窪,就是那袁家的族人仗著袁世凱的官大位高,看上了洪洞窪那處風水寶地,把祖上從住的洪洞窪趕走了。”宋聘三聽到孫中山講到袁世凱又扯到了祖上的事。

“這個袁世凱手掌軍機大權,又善耍計謀權術,是這清朝李鴻朝死後的保朝大臣,如果能傾向滅清複民,還是個有用得著的人。”孫中山思忖著說。

“先生,您為了複興中華竭精憚慮,學子真乃佩服之至。跟著您學子赴湯蹈火在所不惜。”宋聘三異常堅定地說。

“是呀,中華民族的複興就落在你們這些年輕人的肩上了。”孫中山滿懷希望地殷切說道。

“學生決不容辭。”宋聘三回答道。

“願意加入同盟會嗎?”孫中山問道。

“學生願意,隻是不知學生夠不夠格,先生願不願接受。”宋聘三用期盼的眼光看著孫中山。

“加入同盟會就要遵守本會章程,為本會的宗旨實現勇於獻身。”孫中山異常嚴肅地說。

“拋頭顱,灑熱血,在所不辭。”宋聘三堅定地說。

“好,那就記住這句話‘君誌所向,一往無前,愈挫愈奮,再接再曆’。”孫中山激昂地說道。

宋聘三掏出本子,用新買的自來水筆記在了本子上,銘刻在了心中。

宋聘三加入同盟會,經常到孫中山的寓所去聆聽孫中山的教誨。回國後,孫中山多次派他到上海、廣州等地做聯絡發展同盟會員的工作,又在上海主持籌建“中國公學”的捐款工作,參加“競業學會”,主辦“競業旬報”,在報上以筆名爰爰軒宣傳民主革命思想。

1910年是辛亥革命的前夕,宋聘三被派回河南,與同盟會員張仲瑞、張鈁、張善嶼、劉識學、劉莪青、李欽五等秘密組織以推翻清王朝為目的的武裝起義,由於叛徒告密,起義組織被破壞,起義領導人張仲瑞被殺害。

這天晚上他回到了禹縣的家裏,父親宋曰修得知他是同盟會員,回到河南要策劃造反,推翻當今清朝,訓戒他說:“秀才造反,十年不成,你一介書生能成就什麼大事來?”

宋聘三堅定地說:“清朝不倒,外國洋人侵入,國家將亡,民何以存在?孫先生的民主革命的思想在孩兒我腦裏已紮下了根,民國複興我輩有責,孝道可盡,但孫先生的期望我不敢負,兒子我叫拚三,才拚了一次,讓兒子我再拚幾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