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縣衙始建於隋唐大業十二年(公無616年),曆經隋、唐、宋元、元、明、清,民國各朝各代,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曆史。先後有一百四十餘位知縣縣令在這裏執政。縣衙占地近百畝地。一條中軸線貫通衙門南北,過衙門、穿鍾鼓樓、迎照壁、進大堂、二堂、三堂,直達衙門後的大仙樓。衙東廂,有八班皂吏,更戶禮房,衙神廟,知縣內宅。衙西廂,有法警廳,兵刑工房,牢獄,稅捐殿,主衙薄衙,承發房,西花廳,帳房廳。這縣衙布局巧妙,結構團聚,雖經曆朝曆代但保存完好,未經屠戮。密縣縣衙曆史攸久,傳說頗多。在這裏且不說衙門兩邊的立柱上前那帝王留下的真跡“從來清白無遺漏,自古貪爭有後殃”的楹聯,又不說縣衙東側,立著的密縣首任縣令卓茂受過皇封的璃首石碑。既不說置於衙門門簷下那對重達三千餘斤,傳說是由一位叫桑大漢挑來的門墩。又不說衙門通道兩側,修建的唯有在這縣衙才獨有讓縣令“清正廉潔”的“雙蓮池”。
單說這牢獄,可謂是中國監獄之最。自立縣初始已有一千四百餘年的曆史了。
解放後這這監獄就成了公安局的臨時辦公地。
這些月來土匪,反革命分子的活動十分囂張。這可忙壞了公安局副局長趙康,幾起土匪活動暗殺農會幹部,毒死農民耕牛,土改中家族聚眾圍攻農民協會的事件接連不斷地發生,縣委書記親自打電話督辦案件。公安局人手本來就少,趙康曾多次找縣委書記補充公安人員,都被縣委書記那:“現在幹部少,土地改革任務重,你們就發揮在部隊養成的連續作戰的作風,自己解決吧。案要破,匪要剿,人民政權的勝利果實你們要保護。”的理由拒絕了,任務壓的更重了,公安局神聖的使命沒使趙康屈服,他發誓要用百倍的努力搞好工作,用堅強勇敢的精神打擊土匪、反革命、壞分子的囂張氣焰。
接連幾個晚上的分析案件,研究作戰方案的通宵鏖戰,使趙康在部隊戰鬥落下的槍傷又犯了。腹部的傷疼折磨著他,他用力擠壓著傷疤,減輕著傷疤帶來的疼痛。
這傷疤,把他帶回到那場血風腥雨的戰鬥經曆。
當時在中野某部任營長的趙康,接到上上級的首長的命令,要他們營伏擊增援解放密縣城的國民黨兩個團的兵力。當時戰鬥打的很慘烈,增援的敵人一次次向趙康堅守的一個叫杏樹崗的山頭發起著攻擊,迫擊炮,重機槍發瘋地怒吼著,把戰士們修築的工作炸成了一個連一個的彈坑。趙康和他的戰友們,一次又一次打退敵人的進攻,使陣地牢牢地守在他們的手中,從黃昏打到夜裏,從夜裏打到星稀,當晨曦照亮陣地,趙康與戰友堅守的陣上隻留下不足二十個戰友,望著一個個倒在血泊中的戰友,趙康發瘋了,他把一捆捆的手榴彈擺在工事前,把倒下戰友的槍支拿到了身邊,他大聲對幸存的戰友們喊道:“與陣地共存亡,堅守陣地決不讓敵人從我們這裏前進半步。”
“與陣地共存亡,堅守陣地決不讓敵人從我們這裏前進半步。”戰友們鬥誌昂揚呼應著趙康喊著的口號。
就在這時小山包下的敵人又發起了攻擊,一發迫擊炮彈打了過來,飛濺了的彈片把趙康炸昏過去,等他醒起的時卻躺在一片小樹林裏,他見四周空無一人,以為是在夢幻中,突然他大聲喊道:“陣地,陣地在哪裏?”
“營長,你負傷了,我們的任務完成了。”突然從樹叢裏鑽出來一個滿身是血的戰士。趙康認出他了,他叫朱留圈。
“陣地怎麼……我怎麼在……”趙康大聲叫道,他欲要站起來,可是腹部的彈傷又使他昏迷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