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點燃興趣,發揮孩子的特長
現在的孩子大多數都是獨生子女,父母們也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不惜重金讓孩子去學各種各樣的特長,對孩子進行特長教育。父母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為了讓孩子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上可以有所發展,就必須要有一項特長。但是,父母也要知道,孩子的特長不是上幾節課就可以的,孩子的特長是需要父母精心的培養才會有效果的。
孩子的潛能是需要開發的
父母箴言
常常聽一些父母在人前謙虛,說自己孩子一無是處,同時又一個勁地誇獎別人的孩子聰明,將來一定很有出息。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會有藏而不露的閃光的東西,隻是這種東西常常被父母所忽視而已,這種東西就是潛能。
孩子身上的智慧和才能需要發掘,需要有適合潛能開發的良好環境,需要堅持不懈地努力。所以,父母應該做的是,相信孩子一定有出息,創造條件,鼓勵和引導孩子,讓孩子的潛能閃現出耀眼的光亮。
我們的孩子也許在某些方麵不盡如人意,但絕不可能在所有方麵都無所作為。因為人的智力是多方麵的。隻要我們不把眼光局限在狹窄的知識學習方麵,就可以最終發現孩子身上隱藏著的智慧和潛能。
1.培養獨立思考能力,激發學習潛能
由於發展孩子的思維能力是培養創造性的核心,所以要培養孩子學會思考,善於思考,讓孩子在思考問題的過程中發展思維能力和學習潛能。曾經有一個作家,他在他的孩子五六歲的時候,每星期都帶他到公園裏去看螞蟻、捉蝴蝶,帶孩子到郊外去采桑葉、觀察樹葉和花草的變化。在每一次活動中,他都會提一些容易引起孩子思考的問題,如:“螞蟻是住在哪裏的?”“春天的樹葉和秋天的樹葉有什麼不同?”以此啟發孩子開動腦筋來思考回答問題,同時也啟發孩子自己提問題。當父母碰到孩子提的問題一時難以解答時,千萬不要厭煩或簡單化處理,最好是告訴孩子:這個問題我不太清楚,等我查了書後告訴你。而且要說到做到。這樣也會傳遞給孩子一個信息:看書能學到知識。
平時,父母要利用一切機會和孩子交談,通過交談來激發孩子的思考。在和孩子交談時,要盡量談一些有利於孩子獨立思考的問題,而不是代替孩子去思考。當孩子碰到問題時,父母可以為他提一些具體建議,啟發孩子動腦筋想辦法。另外,孩子喜歡做遊戲,父母可以引導孩子進行各種創造性的智力遊戲,例如用積木搭出各種形狀的東西,讓孩子猜是什麼東西。和孩子一起編謎語,比如有一位媽媽要她的孩子編“手”的謎語,經過討論後,結果編出了許多有關手的謎語,如手會畫畫、手會為客人倒茶、手會拍球、手會洗手絹等等。孩子覺得很有趣,思維一下子就會活躍了起來。
給孩子一個善於獨立思考的大腦,勝過留給他家財萬貫。家長要告訴孩子:“一個不能獨立思考的人終將一事無成”。雖然這樣做會花費他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他會發現,他在這方麵的努力將會得到成倍的回報。
2.從興趣入手誘導孩子的學習潛能
“興趣是學習和求知最大的動力”,這句話是人類在獲取知識時總結出的智慧法則。同樣,“快樂教育”的創始人斯賓塞認為,誘導是教育和培養孩子的最好的方法。興趣是孩子對事物的主動選擇,誘導則是促使和加強孩子的這種主動性,使興趣變得持久、有目的。
3.自己動手激發潛能
孩子是否具有照顧自己生活的能力,有其重要意義。從發展角度而言,這代表著身心成熟到某一程度,可以主動掌握自己的行為。這種行為,使孩子逐漸脫離依賴或被動的行動,進而能在自己的意誌中主動行事,在生理的需求方麵,不再隻是依賴父母;在心理層次方麵,它更是孩子建立自信心與安全感的重要基礎。
把握生活中每一個可能讓孩子學習的機會,父母可由事必躬親的角色,轉變成輔助教導,讓孩子慢慢學習一些基本的生活處理能力。在教導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應耐心地為孩子做清楚而明確地示範,並且放慢你的速度,以求清楚明確,讓孩子看清整個過程,才能讓孩子有效學習模仿。此外,在示範教導的同時,不要忘了加上語言的輔助,對孩子輕聲細語地解說各項步驟,不但可以促進親子感情,更可激發學習潛能,達到啟蒙的效果。
讓特長為孩子增添自信
父母箴言
如果孩子能有一技之長,那麼,不管是在學習或業餘活動中都會有很大的自信心,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麵對。當孩子踏入社會的時候,他就更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經營自己的長處,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有研究結果表明:一個孩子所取得的某項突出成績,往往與其自信心的強弱有密切聯係,而孩子具有某種特長又極大地強化了他的自信。也就是說,特長常常促使一個人在事業上獲得重大突破。因此在促使孩子全麵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要注意孩子特長的培養和發展。那些強令孩子放棄自己的特長,而隻埋頭讀書的做法是極其錯誤的。
如果孩子能有一技之長,那麼,不管是在學習或業餘活動中都會有很大的自信心,不管做什麼事情他都能夠積極主動地去麵對。當孩子踏入社會的時候,他就更善於發掘自己的潛力,發揮自己的優勢,經營自己的長處,從而找到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
有一個落魄的青年流浪到了巴黎,他期望父親的朋友查爾斯叔叔能幫助自己找一份謀生的差事。
“數學精通嗎?”查爾斯問。青年羞澀地搖頭。
“曆史地理怎麼樣?”青年還是不好意思地搖頭。“那法律怎麼樣?”
青年困窘的垂下頭。查爾斯接連的發問,青年都隻能用搖頭告訴對方——自己似乎沒有任何長處,連絲毫的優點也找不到。
“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寫下來,我總得幫你找一份事做。”查爾斯最後說。
青年羞澀地寫下自己的名字和住址,轉身要走,卻被查爾斯一把拉住了:“你的名字寫得很漂亮嘛,這就是你的優點啊。”
把名字寫好也算一個優點?青年在對方眼裏看到了肯定的答案。
我能把名字寫得叫人稱讚,那我就能把字寫漂亮,能把字寫漂亮,我就能把文章寫得好看……受到鼓勵的青年,一點點地放大著自己的優點,他腳步立刻輕鬆起來。
數年後,青年果然寫出了享譽世界的經典作品。這個年輕人就是家喻戶曉的法國18世紀著名作家大仲馬。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擁有一些諸如“能把名字寫好”這類小小的優點,或者說是長處,但常常會由於自卑等原因被忽略了,更不要說是一點點地放大它了。孩子的成長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需要不斷給予鼓舞和自我激勵,去發掘一項優勢潛能,以及能夠激發他們努力向上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俗話說“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如果善於經營自己的長處,就會給自己的生命增值。
日本一位教育專家認為:“人的大腦猶如一條毛巾,隻要提起一端,便可帶動全體。為何擁有一技之長的人,通常其他方麵也會有優異的表現呢?正因為頭腦有如毛巾般的特性,隻要有一端被開啟,其他部位也會相對地活躍起來。因此,若對某一課題產生好奇心,集中精力去做,必能促進全腦的活性化。”
這位教育家自己曾經有過這樣的經驗。在他中學時,有位同學成績較差,同學們都瞧不起。但自從體育課教相撲後,這位同學以絕對的實力令人刮目相看,並從此獲得了信心。以後他在班裏積極發言,成績也突飛猛進,令大家吃驚不已。
如果孩子能擁有一門擅長的學科,生活自然就會是充實愉快的,同時,也可能會因為自信心的增加而促使其他科目的進步。也就是說,一個擁有自信,對生活充滿期望的人,將會由於連鎖反應的產生,在各方麵都有優異的表現。
當然,每個人都各有所長,無法事事精通。父母千萬不要因為孩子在某方麵有不理想的表現而苦惱,而是要隨時對他的優點加以讚賞和鼓勵,建立孩子的信心,在他麵對各項事情時,均有積極挑戰的精神,從而發掘孩子的優勢潛能。
從理論上講,發掘一項優勢潛能的方法是符合“補強法則”的。“補強法則”是美國加州大學的哲學博士詹姆斯·多伯森,以哲學家的眼光在審視美國的教育(家庭和中小學教育)後,總結的經驗和教訓,從而提出的觀點,它是指“當一個人的行為得到周圍人的讚許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比如自卑的孩子做事消極,總覺得自己做不好、會失敗,常常打退堂鼓,但是如果他有了一項比別人強的拿手戲,就能煥發出自信心,覺得自己隻要去做,就一定會成功。這種自信心一定也會延伸到其他更多的領域,使得孩子能積極主動地去麵對各種各樣的局麵,應付各種各樣的挑戰。
父母要培養孩子的特長,可以留心孩子有哪些愛好,有哪些長處可以發展為特長,然後在這方麵刻意增強孩子的興趣。要發掘孩子的天資,父母就要讓孩子多接觸各方麵的事物,大膽去嚐試,鼓勵孩子自己動手去做、用心去觀察,充分接受各種新的生活體驗。除了讓孩子做多種多樣的嚐試外,父母還應注意為他們提供各種學習的條件和施展才華的機會。然後在這些過程中,觀察了解孩子喜歡幹什麼,擅長幹什麼,再因地製宜、因勢利導地培養孩子發展他們的長處。
抓住孩子的天賦進行培養
父母箴言
每個孩子都會在某一方麵有天賦。當父母發現孩子在某方麵有特別的天賦時,一定要小心對待,特殊培養。當然,必須在孩子感興趣的前提下,如果孩子不感興趣,千萬不要逼迫孩子。
通過有關教育學家研究證實,當一個孩子5歲的時候是孩子的特殊時期,有些孩子在5歲的時候會在某一方麵表現出一種特殊的敏感和強烈的好奇。這個時候,父母如果可以及時地捕捉到孩子的興趣愛好,然後進行細心地培養和引導,將會有意外的收獲。
被稱為“鋼琴詩人”的肖邦,父母都是音樂愛好者。肖邦從小就受到雙親的影響,對音樂特別感興趣。剛開始的時候,父母並不想讓肖邦去學音樂。但是,當他們看到小肖邦一旦聽不到音樂就會哭,剛滿4歲就要姐姐教他鋼琴時,父母就意識到這孩子有音樂的天賦。因此,在肖邦4歲的時候,父母就讓他正式從師學習鋼琴。得到了父母的支持,小肖邦學得很快,也很投入,從而成為了一名音樂神童。在19歲的時候,肖邦就創作了《鋼琴協奏曲》而一鳴驚人。
如果說每一個做父母的都能像肖邦的父母那樣,能夠迅速及時地捕捉住孩子的天賦,順勢引導,就能為孩子的成才打開通道。因此,做父母的要善於從孩子平時的語言、動作、眼神或所提出的問題中捕捉敏感區,以幫助孩子找到成才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