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1 / 3)

第三章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提高孩子的文化素養,是目前父母們迫在眉睫的一件事情。雖然說激發孩子的興趣並不是一朝一夕間就可以達到的,但是,隻要父母能夠正視孩子的實際需要,從孩子自身的特點出發,努力探索有利於孩子學習的因素,重視培養、激發孩子對學習的興趣,就可以達到提高孩子學習成績的目的。

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需要培養的

父母箴言

孩子的學習興趣是需要培養的,這是一件無庸置疑的事情。在培養孩子學習興趣的過程中,父母的態度和外界的環境都起著非常大的作用。所以,父母在培養孩子興趣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用對方法。

興趣是人的認識活動所需要的情緒表現,它主要表現在人們認識事物過程中的良好情趣上。一個人對某一事物有興趣,表明他願意更深入、更多地認識這個事物。學齡初期的孩子興趣活動的特征是:孩子的興趣已經在幼兒期就發生與發展,但是這時的興趣多限於自己願意做的事情上,而且這個時候的興趣缺乏動機,並且容易轉移。當孩子入學後,在學習活動中,並不是所有的課程都會使他感興趣。因此,想要使孩子對全部的學習內容都感興趣,並輕鬆自如進行學習,就需要調動孩子的意誌活動參與,使其運用意誌活動努力迫使自己去學習不感興趣的課程。

那麼,怎麼樣才能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呢?

1.精心嗬護孩子的好奇心

好奇心是孩子學習興趣的源泉。好奇、好問、好動,渴望通過自己的探索來了解世界,這些都是孩子的天性。那麼,父母該如何嗬護孩子的好奇心呢?

當孩子把奶瓶反轉,並且試著從奶瓶的底部來吸奶的時候;當孩子將停下了的玩具火車又推又拉又打,想使它再次跑動起來的時候;當孩子在公園裏專心地看著被風吹得搖搖擺擺的花草的時候,這些都是他們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探索這個陌生世界的表現。對於孩子來說,所有的一切都是新鮮的,值得探索的。這個時候,大人不要忽視和否定孩子的學習和探索行為,而是應該精心地嗬護孩子的好奇心,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觀察這個世界,跟孩子一起去驚異,去提問,去討論,去共同做出結論。

當孩子帶著問題去問父母的時候,父母不應該簡單地將結論告訴孩子。例如,當孩子問“鳥兒晚上睡在哪裏”時,父母不必直接回答,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探討鳥兒在晚上可能的去處;當孩子問“黃色和藍色顏料混合後會變成什麼顏色”時,父母也不要簡單地告知“會變成綠色”,父母可以說:“是啊,那究竟會變成什麼顏色呢?”以此來引導孩子去試驗,去思考,讓孩子自己去得出結論。同時父母還可以通過一些開放式的問題,激發孩子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的欲望。

能否給孩子自由思考的空間和時間,這是嗬護孩子好奇心的關鍵。父母如果經常給孩子下達一些強製性的智力作業,那麼孩子會感到總是在一種有壓力的環境之中,他們便會將思考問題看作是一種額外的負擔,久而久之,他們的好奇心和學習的興趣就會消失殆盡。因此,對於強製性的智力作業,要少些再少些。

2.為孩子創造一個愉悅的學習環境

例如,孩子一般都愛聽故事,不管是老師或父母講故事,還是廣播電台或電視台播放故事,孩子們總是能夠專心致誌地聽,特別是繪聲繪色地講故事最能吸引他們。當父母講小人書中的故事時,就會發現孩子常常是一邊聽一邊很想認識書上的字,這種主動要求學習的精神是非常可貴的。父母可以利用這一時機因勢利導,適當教孩子認認字,不要求孩子寫,更不要求孩子記這些字,隻要他們能認識,能把一個小故事讀下來就行。孩子聽得多了,讀得多了,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這些字。會有一天,父母發現,孩子已經能很連貫地把書上的故事琅琅上口地讀出來了。當孩子在閱讀課外書刊時,父母可以利用讀物內容,作為與孩子對話的內容。這樣,孩子在一個寬鬆愉悅的學習環境中,可以不時地受到啟迪,並逐步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知識的興趣與習慣。

3.帶孩子到大自然、社會中去,開闊眼界,提高學習興趣

父母可以經常有意識地引導孩子到大自然中觀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比如春天到了,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觀察小樹以及其他植物的生長情況;夏天來了,父母可以帶孩子去遊泳、爬山;秋天的時候,父母可以帶孩子去觀察樹葉的變化;到了冬天,父母又可引導孩子去觀察人們衣著的變化,看雪花紛飛的景象。這樣一來,孩子通過參加各種活動開闊了眼界,豐富了感性認識,提高了學習興趣。父母最好能夠指導孩子參加一些實踐,比如,讓孩子自己收集各種種子、搞發芽的試驗、栽種盆花,也可飼養一些小動物。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可以啟發他們把看到的、聽到的畫出來,並鼓勵他們閱讀有關圖書,學會提出問題,學會到書中找答案。這樣,孩子的興趣廣泛了,知識麵擴大了,學習能力也在不知不覺中提高了。

4.發展孩子多方麵的興趣

一些孩子由於受到家庭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對畫畫或樂器產生興趣。特別是當孩子進了幼兒園以後,在老師的誘導下,他們的興趣愛好出現了第一次飛躍。最先使孩子產生興趣的一般是畫畫、唱歌和表演,當然這些都是模仿性的。對鋼琴、電子琴、手風琴的興趣都可以在幼兒期喚起,這時父母不要去要求孩子能夠達到什麼水平,而是要以喚起他們對各種樂器的興趣為主。下棋更是如此,很小的孩子就喜歡跟大人下棋,當然更喜歡和小朋友們一起下遊戲棋。父母隻要做有心人,為孩子們提供一些條件,準備一些簡單的器具,多給孩子講講自己的見聞,多與孩子一起玩,孩子多種學習興趣就會逐漸培養起來。

讓興趣點燃孩子學習的熱情

父母箴言

一個人一旦對一種東西產生了興趣就會對這件事情產生熱情,而偉大熱情可以成就一切。所以,如果孩子對學習產生了熱情,那麼他就會對學習堅持不懈,而且會努力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

興趣對一個人是相當重要的,它關係到一個人一生的誌向和事業的成功。興趣是一種潛在的強大動力。當一個人對某個方麵產生興趣後,它就可以給這個人帶來不可思議的力量和勇氣。

天才源於興趣。一個生機勃勃和富有創造精神的人,總是睜大了敏銳的眼睛,帶著求知的饑渴,觀察周圍的一切事物,從中汲取知識的養料。

當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產生強烈興趣的時候,他的大腦皮層實際上正處於一種興奮狀態,這個時候,他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思維會異常活躍,想象也會十分豐富,這就是學習熱情最旺盛的時候,也是學習效率最高的時候。一個人的潛能在這種狀況下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從而獲得極大的快樂。隨著滿足、愉悅感的產生,他便會獲得一種積極的情緒體驗,這種情緒體驗成為一種內在動力,進一步激發他的學習熱情,學習的良性循環就是這樣產生的。了解了這一點,我們也就明白了感興趣的課程常常會是學得最快、成績最好的原因。

可以說,古今中外那些有所創造的人,他們的成功的列車最初都是由興趣的力量來啟動的。盡管當時看不出有什麼意義,但正是有了這種推動,經過執著不懈地探求努力,他們最終創造了奇跡。

然而,興趣並不是先天具有的。一個人的興趣是由他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決定的,是後天的,也就是說興趣是可以培養的。孩子的興趣愛好是在學習和生活實踐中培養起來的,沒有先天就對學習感興趣的。因此,父母要重視早期培養孩子有益的興趣,這是父母都應該要做到的。

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要注意從孩子的遊戲中開發興趣。遊戲是孩子生活的本質,是他們培養自己能力、形成個性人格的自發動力。這種自發動力的基礎是“興趣”,沒有興趣的活動不是遊戲。隻要父母有心引導,任何事情都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

由於孩子年齡小,對有興趣的事情,一開始往往隻憑一時的好奇和熱情。因此,作為父母,僅僅喚起孩子的興趣是遠遠不夠的,應當對孩子的興趣進行恰到好處的引導,引導他們從興趣中探索和思考,從興趣中獲得科學知識,在興趣中立誌,努力鑽研,使孩子保持興趣的長久性。切忌對孩子的興趣不聞不問,無動於衷,這樣容易使孩子的興趣來得也快,消失得也快。

告訴孩子:“好好玩吧!”

父母箴言

玩耍是孩子的天性。要讓孩子產生“學習就像是在玩耍”這種念頭之後再開始學習,在孩子想學到更多的東西時再開始學習。隻有這樣,孩子才能保持學習的興趣,從而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絕大多數父母一向認為,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情,孩子是不會喜歡的。隻有在他們的監督之下孩子才會用功,所以,家長們都有一句習慣用語,那就是“趕緊用功學習!”其實這句話最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也是他們最不願意聽到的,甚至這句話會產生事與願違的效果。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已經很用功了,那麼說這句話無疑是多此一舉;但是,如果孩子本來就不用功,這句話就隻能讓他們覺得更不愉快。而且,即使是用功的孩子在父母反複嘮叨下也會覺得厭煩,說不定會產生逆反心理。

從下麵的例子就能看出大人的訓斥對孩子起不到任何的作用。

傑克和鄰居湯姆都是標準的壘球迷,他們倆經常約在一起看球賽。

有一次,傑克約湯姆到他家一起觀看聯賽開賽後的第一場球。湯姆到他家時正好看見他往桌子上擺酒菜,他的兒子在一邊垂涎欲滴,但是傑克說:“別在這搗蛋,趕緊回去做作業。”他兒子在一邊磨磨蹭蹭地不想走。於是傑克提高了聲音:“你沒聽見我的話嗎?”孩子無可奈何地走回房間。

賽事的確很吸引人,兒子不時地從房間內探頭探腦地往外看。於是,傑克總是不時地大聲嗬斥在房間內探頭探腦的兒子:

“趕緊回去用功!”

“老實點,小心我揍你!”

“不準跑出來,等球賽一結束,我馬上要檢查你的作業。”

“你小心點,看一會兒我怎麼跟你算賬!”

當看到精彩的鏡頭時,傑克和湯姆都不禁屏住了呼吸。突然,發出一聲巨響“哐啷”,把他們嚇了一跳,回頭才發現,原來孩子在門口張望時不小心碰倒了花瓶。

傑克頓時暴跳如雷,開始責罵孩子:“你這個不省心的家夥,叫你用功學習偏不聽!作業做完了嗎?”

“做、做完了……沒、沒有,還有一點。”孩子嚇得說話都不利索了。

傑克一把將他拎起來扔到書桌前:“趕緊把你的作業做完,整天就知道玩,再這樣小心我收拾你!”

孩子低垂著頭嘟嘟囔囔地低聲說:“就你能玩,我怎麼就不能玩?”

這句話引起了傑克的思考,他感覺孩子的話並非沒有道理。

有些父母平時不注意自己的言行,整天串門、聊天、看電視,隻知道玩樂,卻不停地要求孩子用功。要知道,父母的行為對孩子有著巨大的影響。

雖然,孩子有時懾於父母的權威,會規規矩矩地坐在桌子前,其實他們多半隻是裝裝樣子罷了,心思早已跑到了九霄雲外,絕不可能真正地學習。這種表麵上看來很成功的做法,起到的隻是完全相反的效果。

也許家長們最初隻是想用“趕緊用功學習!”這句話稍微提醒一下孩子而已。但是,反複的嘮叨隻會讓孩子產生無形的壓力和反抗心理。最後的結果是陷入一種惡性循環——提醒注意的話語變成了命令,接著變成嚴厲的訓斥,以至於越來越嚴厲。於是,“趕緊用功學習”這句話最終造就的是不用功的孩子。

有位老師在某個學校,發現了一個極其出色的孩子,雖然他隻有6歲左右,但演奏維瓦爾第的小提琴協奏曲《四季》時,音色優美、雄渾有力,看得出來,這個孩子必定練習了很久。

老師問孩子的母親:“這孩子練了多長時間呢?”

“有兩年半了。”母親回答說。

“演奏得真不錯,每天練習多長時間呢?”

“4個小時吧。”

“這麼長的練習時間,孩子能夠長期堅持嗎?”

“沒問題,他喜歡得很呢。我平時也喜歡拉小提琴,每天練琴前就叫上兒子‘快來和媽媽一塊玩’,不管他拉多久我都會陪著,所以他從不覺得有半點勉強。現在都變成他叫我同他一起玩了。”母親高興地說。

老師覺得這個辦法真不錯,後來他在教學中也運用了這種方法。如果音樂教室的孩子對小提琴產生了想玩玩的興趣,那麼他就會按照以下的順序進行授課。

首先,老師會發問:“你是不是想拉小提琴了?”

“是啊!”

“那麼,你可以做到認真練習嗎?”

“當然能,現在就請老師開始教我吧!”

當孩子學會一點演奏以後,老師就安排高年級的孩子和他一起演奏,這樣可以激發低年級的孩子要求更多的進步。

孩子們在開始合奏練習時總會興奮不已。老師會說:“來吧,和大家好好地一起玩。”

這句話會讓孩子把所有的心思投入到練習中。

所以,家長們不妨試一下,將“趕緊用功學習!”替換成“好好玩吧!”讓孩子在玩耍中產生學習的興趣,一定能取得出乎意料的效果。

怎樣使孩子把注意力集中起來

父母箴言

很多孩子的成績不好是因為他不能專心學習,不能把注意力集中起來,這可能和孩子所處的環境有關係,也可能和父母的教育有關係。所以,父母想要讓孩子有一個很好的成績,就必須想方設法讓孩子能夠把注意力集中起來。

孩子可能會對很多事情都有興趣,但是卻通常很難專注於某件事情,也就是說,他沒有全身心地投入。這可能是因為父母的浮躁心理、喜歡攀比的心理引起的。有的父母見別人的孩子學什麼,也要讓自己的孩子去學,恨不能讓孩子把所有的技能和特長都可以掌握。父母的這種行為,就造成了孩子看起來什麼都會,卻沒有過硬的一技之長,造成了孩子在學習上不專注。

瀏覽一下那些有作為的科學家們,他們差不多都是特別專注的人。

法國大作家巴爾紮克就是這麼一個人。有一次,他在寫作時有朋友來訪,他很長時間都沒有發現。中午仆人送來飯菜,客人以為是給自己送的,就把飯菜吃了,後來客人發現巴爾紮克還是那麼忙就走了。天黑了,巴爾紮克覺得該吃午飯了,就來端碗端盤。看到飯菜已被吃光,他責備自己:“真是個飯桶,吃完還要吃!”

法國昆蟲學家法布爾為了解螞蟻生活習慣,曾連續幾小時趴在潮濕、肮髒的地麵上,用放大鏡觀察螞蟻搬運死蒼蠅的活動。他的這種行為引來了周圍許多人的圍觀議論,但他竟毫不理會。

我國數學家陳景潤一邊走路,一邊想他的數學問題,不知不覺中和什麼東西撞上了,他連聲說“對不起”,卻沒聽到對方有所反應,抬頭一看,原來是一棵大樹。

這些都說明了他們有著超高的專注力,可以說,專注力就是他們成功的基礎。所以說,培養孩子的專注力,讓孩子能夠專心學習是非常重要的。父母在孩子小的時候就應該把孩子的這項能力激發出來,因為,隻有聚其精,會其神,孩子才有可能取得成功。如果想要讓孩子的學習成績有所提高,第一步就是要培養和訓練孩子的注意力,讓他們養成專心致誌的習慣。要知道,如果孩子的專注力不能夠很持久的話,是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的。父母需要一些方法來訓練一下孩子的注意力。

1.給孩子一個寧靜、整潔的學習空間

每個孩子都希望有一個屬於自己的空間,在那裏,他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所以,父母要給孩子準備一個屬於他們自己的天地,讓他們在裏麵畫圖、閱讀、聽音樂。在孩子的書桌上除了文具和書籍之外,不要擺放其他物品,以免他分散注意力。女孩的書桌上也不要放鏡子,更不能允許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做作業。

2.讓孩子獨立完成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