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 第七十五章 城陷(下)(1 / 2)

果然如趙瀚所猜想的一般,當漢軍騎兵再度殺回時輪氏城頭頓時一片混亂。所剩不多的黃巾軍士卒在軍官的大聲吆喝下慌亂的重上城頭,卻被漢軍射來的一陣箭羽射的陣腳大亂,紛紛蹲下躲在城垛下不敢露頭。

幾番箭雨過後,城頭上已無可以站立的黃巾軍士卒。趙瀚當機立斷將漢軍一分為二,一部仍然張弓射箭,另一部則從馬鞍上掏出鉤爪甩向城頭,竟然仗著悍勇直接爬上城去。

這便是騎兵攻城所獨有的方法,正是漢軍向北方遊牧民族學習而來的。草原族強盛之時時常南下侵擾邊地城池,他們大多不具備攻城所用的各種器械,可一樣可以仗著利箭勾爪能攻城略地、所向披靡。漢軍與草原部落纏鬥四百餘年,對這套方法自然不會陌生,隻不過平時少有用到,如今卻是派上了用處。

趙瀚和黃忠、紀靈三人皆在攻城之列,仗著武藝高強最先攀上城頭,各領一軍左衝右突。

若論身法靈活,趙瀚自然遠勝於黃忠紀靈二人,所以手持大刀最先爬上城頭。腳一落地,便舉刀向黃巾軍的方陣猛的撲去,所到之處黃巾軍手中的長戟戰刀竟如同細柴火一般紛紛被他劈斷,一時黃巾軍中慘叫連連,士卒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見主將如此神勇,城頭上的漢軍士卒頓時士氣大振,皆奮勇隨後向秦軍猛攻,隨著黃忠和紀靈蹬上城頭加入戰團,漢軍已經穩穩的站住了陣腳,城下的騎士也源源不斷的下馬攀爬上城來。

趙瀚一刀將擋在神情的黃巾軍劈成了兩端,也顧不上鮮血噴麵,隻是嘴中大吼道;“紀靈,開門。”

“好。”紀靈大聲領命,很快帶著部下衝殺下城,手中舞動的一柄大刀猶如猛虎下山一般,黃巾軍中無人能擋。

沒用多久,輪氏城沉重的城門就以緩緩打開,在城外等待多時的漢軍騎士早已按耐不住,一揮馬鞭如同狂風般衝入城中,直撲城中各處要地。

不過頃刻,輪氏城就毫無懸念的陷落了,城中的黃巾軍亂哄哄的想要從南門逃跑,卻就隨後追來的漢軍騎兵追上,一陣鋪頭蓋臉的快刀斬下,便紛紛跪在地上乞降。

待從降兵口中意外的問到失蹤多日的潁川黃巾大帥波才就在城中的縣衙,趙瀚頓時大喜,忙帶著眾騎疾向城中心的縣衙,想要生擒波才。

在縣衙之中,漢軍終於遇到了此戰中最為頑強的抵抗,黃巾大將章易帶著五百多人死守縣衙,不肯退讓半步。這五百多名黃巾軍是追隨波才多年的部眾,雖然未必是潁川黃巾中戰鬥力最強的精銳,但絕對是潁川黃巾中意誌最為堅定的一群人。他們對飽受貪官汙吏的欺淩和盤剝,對漢室仇恨無比,不少人手中也有官吏和漢軍性命,所以降無可降,隻有頑抗到底。

趙瀚親自領兵攻打府衙,卻因為黃巾軍頑強抵抗竟然久攻不下,一直在庭院走廊中纏鬥不止。趙瀚不得已隻好招來正在城中搜尋潰兵的黃忠部支援,這才好不容易的將困獸猶鬥的黃巾軍全部殺死。

讓趙瀚大失所望的是原本以為可以生擒的波才卻已自盡,想來是不想落入到漢軍的手中受辱。趙瀚看著波才死尤睜著雙眼的殘缺屍體,心中頗多感慨,想到自己本有兩次機會可以殺死他的,結果都讓他僥幸逃出,如今他終究還是死在自己的手中,仿佛冥冥中自有天意一般。

不過不管怎麼說波才也是好另一方的豪傑,雖然和自己是生死仇敵,但趙瀚對他寧死不屈的意誌倒也是有些敬佩,便讓手下好好將他的屍身殮葬。至於頭顱,按照慣例是要割取報於朝廷的,這點趙瀚雖然有些不忍,卻也隻好按著規矩辦事了。

畢竟波才身為潁川黃巾的大帥,殺死他無疑是大功一件,就算他自己不貪功邀賞,也不能不考慮到其他將士的想法。

被脅從的百姓在之後漢軍攻城中並未抵抗,所以趙瀚便按照皇甫嵩的行事風格,隻是將這些百姓警告一番,便統統釋放。唯獨俘虜的三千多降兵有些難辦,一來人數過多遠超過漢軍的人數,監管十分不利;另一方麵這些人都是跟隨波才一路逃來,多少算是黃巾軍中的死忠份子,若是輕易釋放,沒準調頭就又回去拉去隊伍起事了。

所以趙瀚權衡之下還是想了個折中的辦法,從城中的百姓隻招募了三百餘人用於監管黃巾軍的俘虜,以一看十倒也不用擔心這些手無寸鐵的黃巾降卒們能興起什麼風浪。又將這些降卒們全部打亂混編,防止他們相互之間串通勾結。

正忙著查點黃巾軍來不及銷毀的案牘書信,想要從中找到些其他有用的東西,紀靈卻帶著人押著幾人走了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