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打算垂釣的水域夠寬廣,最好的方法是在兩三個洞穴裏都撒餌,運氣好的話,可能在一個洞裏能捉到一條鯉魚,然後直接移往另一個洞。

有人常聽到或看到以巧辦法捕魚的方式,除此之外,我在某處看到一種捕捉難以接近的魚的絕妙方式。這種魚就在水麵活動,因為很容易受驚,平底船根本無法靠近它們。釣魚人選了一條適合的牛虻,用一片大樹葉穿過它的內髒,這樣既可做浮標又可做帆,接下來將這誘餌投到鯉魚旁,最終捕捉到一條不錯的魚。

鯉魚在長滿水草和其他植物的幽深水中大量生長。在十月到次年三月間是見不到鯉魚的,因為它們埋在泥裏,其他很多鯉魚族的成員也都具有這種在冬季埋在泥裏取暖的習性。四月時,它們才開始出現,在五六月份產卵。

如果有人從未見過鯉魚產卵,則難以想象這些看似笨拙的魚怎麼會突然變得如此活躍。它們四處衝撞,互相追逐,猛力地把水攪渾,讓水麵泛起泡沫。還經常跳出水麵達一英尺,甚至更高。當開始產卵時,雌魚首先將卵產在水塘邊的植物上,它一離開,雄魚就會衝上前,流出魚精或是魚白覆蓋在這些魚卵上,使它們受精。

魚產卵的時間是不確定的,在我那本關於鯉魚的筆記上可以看到,我曾記載有一條魚直到9月9號腹部才充滿了卵。這證明了這種說法:某季節的魚卵可能一直保存到第二年才被排出。

鯉魚以幼魚、昆蟲以及水生植物的嫩枝為食,它們將大部分食物帶到水底。

每個釣魚人都知道,鯉魚、鰷魚以及一些其他種類的魚,當它們在水底進食時,會弄亂枯葉,有氣泡上升至水麵。曾有釣魚人聲稱,通過氣泡上升的方式,他們能辨別出是哪種魚正在進食。的確如此,我曾不止一次證實了自己說法的正確性。

鯉魚發現食物時,會伸出它那厚厚的皮革似的魚嘴碰一碰,聞一聞,水進入它嘴裏時會產生漩渦,食物就被漩渦帶進嘴裏。它的咽喉齒會將食物完全咀嚼成漿狀物,如果是稍大一些的食物,進入到腹部後,又會返回到咽喉,再次被咀嚼。

如果你捕捉到鯉科中任何一種魚,將手指在鰓蓋後滑動,會感覺到兩邊都有好些拱狀物支撐著腮,依附在這些拱狀物最後部位的就是咽喉齒。

鯉魚的咽喉齒咀嚼麵很寬,與喉嚨頂部的軟骨塊相抵運作。鰱魚的咽喉齒為尖形,上下牙齒接觸時,可將一條鰷魚咬成兩截。

圖中這一鯉魚的咀嚼齒有一段很有意思的曆史。1902年,一場可怕的暴風雨襲擊了伊普斯威奇。洪水衝到了公園的小路上,衝出六英尺深的大溪溝,大量的泥沙席卷了魚塘,經過這些泥塘後,洪水又衝向公園下方的房子,把魚帶入了小鎮。這些照片中的鯉魚被捕捉時有七磅重,是在一個私人花園的樹枝上發現的。還在一間房子的地窖裏發現一條四磅重的鰻魚。在這次事故中,有成千上萬的魚死亡,它們的腮完全被細沙堵住了。其實如將這些沙石輕輕地衝掉,很多大一些的魚是可以得救的。但是整個小鎮都受了災,人們有很多事情要處理,也就無暇顧及公園裏 的魚。

人們通常認為鯉魚以泥漿為食,這是種錯誤認識。我想,之所以會存在這種想法,可能是因為人們發現魚的腹中和腸內有黑色泥濘物,其實這是食物完全被磨成黏漿狀所致。

天氣暖和時,可看到鯉魚在水麵曬太陽。天氣轉冷時,則完全不見魚的跡象。夏夜站在水塘邊時,經常會聽到低沉的、類似流著口水親吻的聲音。這些並不是鄉村男女青年約會時的親吻聲,而是鯉魚和鰷魚露出水麵,用它們那皮革似的魚嘴大口大口吸氣發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