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英國的魚類攝影 (2)(1 / 2)

在描寫魚對魚卵和後代進行親代撫育時,我可能已提到過圓鰭魚,因為雄圓鰭魚守護魚卵的毅力非同一般。麥景圖(McIntosh)引用過一個例子,一條圓鰭魚使魚卵吸附在低潮線稍上的石頭上,不過,低潮時石頭部分會被覆蓋,因為石頭位於一股活水流之中。每次低潮時,魚身隻有部分被覆蓋,魚鰓的一半露出水麵。雖然六月時太陽會使魚喘氣,讓其感到很不舒服,但這些疼愛子女的父親從不會棄魚卵於不顧。

為測試它的監護本能,我將它移開兩碼,它馬上扭著回到原來的位置,魚吻幾乎碰到魚卵所依附的石頭上。

接下來回到獲得用於拍攝的魚樣的問題上。我發現我的朋友們把魚給我時,時機總是那麼不方便。比如,一位釣友正清理一條奧威爾岸邊的溝渠時,發現泥中有一條大魚在動,他馬上熱心地跳進去捉住。奧威爾的泥又黑又粘,還散發著臭味,當他出現在我谘詢室時,有一大群小男孩圍觀,他濕漉漉地滴著水,滿身黑泥,拿著一個小木桶,裏麵盡力塞著一條大七鰓鰻(lamprey)。

有幾次,我所拍攝的魚是已送往動物標本剝製師處的,比如第52頁對頁感光底片上的丁鯛。它就是有次清理水塘時(離伊普斯威奇幾公裏遠)從泥中獲得的兩條之一。用濕布綁好這些魚,然後由運送人送往動物標本剝製師處。在此,它們很快在一桶水中恢複,第二天早上,我拍到一些極好的照片。這兩條丁鯛是絕佳魚樣,每條達三磅以上。我耐心地等待著魚樣擁有者向我驕傲地展示這些丁鯛的日子,因為到時我可向他提議,拍攝魚從泥中被捉24小時後尚活著時所拍的照片。

最後,我的朋友裏奇滿會時不時送給我利文湖的虹鱒、溫德米爾湖的紅點鮭以及普通魚的好魚樣。

如是從漁場獲得的魚,它因已在這樣一個大容器裏暢遊過,很可能相當健康。但是如果是朋友帶來的魚,則通常是半死不活的,因為雖然很多人能抓到魚,但很少有人知道怎麼讓它們續命。

首先得讓魚恢複。將冷水龍頭開到最大,水流進浴盆,在水中托住魚的2、3英寸,讓空氣泡從它的魚吻周圍上升。如果這還不足以使魚恢複,往它的嘴裏倒一點酒精度低的威士忌和水,或是用蘸了威士忌和水的藥棉擦拭魚鰓。除非魚已變得僵硬,要不一定有機會救活。

救活後,將魚置於可確保其逐漸康複的條件下。最好是將它放在淺水中,不斷攪動水的表麵。魚在這樣的淺水中長時間待著,可保持健康,背鰭露在水麵上;反之,它們會死於水溢到邊緣的水桶中。因為在淺水中,與魚體積成比例的大塊表麵暴露於空氣中,水裏有更多的氧氣。而且,水很淺,魚遊動時攪動了表麵,極大地幫助吸收空氣中的氧氣。以我為例,我將魚放在一個水槽中,水要濺到表麵,有一定的高度距離,因為我在國內拍攝魚時時間總是不確定,在能處理魚樣前常常耗費一周甚至更多時間,所以得使水麵足夠低。

順便介紹一下用盆和小養魚缸養魚的方式。我相信沒人會對野獸、鳥類或是魚類所遭受的痛楚麻木不仁。但由於無知,我們無疑給寵物們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傷害。自然環境中的魚依靠豐富的食物、氧氣和減弱的光線生活健康舒適。然而,是不是有很多魚被放在玻璃盆內,盆被放在窗戶的明亮光線下,水很少暴露在空氣中,有時人們甚至用細麵條喂魚?在黑暗的、通風條件不好的地下室裏,你理應保持頭腦清醒,不時用蠕蟲喂魚,這樣當你和朋友們視察時,你才有可能期待它好心情地吐吐氣泡。

我已對自然環境和水槽中的魚的拍攝進行過介紹,現在將水塘中魚的拍攝與水槽中魚的拍攝進行對比。

用玻璃水缸拍攝無疑是展示魚的形狀和大致輪廓的最佳方式,因為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獲得所希望得到的任何比差和清晰度。但對所有其他拍攝魚的方式來說,水塘,如果沒有水塘,那麼基於相同原理運作的水槽是目前最讓人滿意的。原因如下:它提供給魚的照明類似於自然光;魚看不到攝影師,所以不會被驚擾。至於之前提到過的水塘,它差不多模擬了大多數魚的一般環境,所以它們會感覺很愜意。從攝影師的角度來看,與用水槽拍攝相比,用觀察池的暗室進行拍攝簡直是小菜一碟,因為後者沒有反射這一妨礙因素,而且魚是自由自在地遊動的。

我曾對第10頁對頁感光底片上的鱸魚的姿勢進行過描述,當初費了很大的功夫才拍攝到這些姿勢。在此我用鱸魚遊向水塘中的暗室的驚慌姿勢與其進行對比。這張唯一曝光的底片是吃早餐前所拍,在觀看十分鍾以後進行拍攝。小鱸魚之所以驚恐,是因為它在一條大虹鱒抓住一條蠕蟲前先得手,所以惹得虹鱒追捕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