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34章 初見郡王妃(1 / 1)

“頭裏就是宵泰殿了,原本這後殿不是這個名字,因為郡王妃頭胎的小世子是元月生的,當時王爺高興的不得了,就用了元宵節的宵加上安泰的泰命名了這個後殿。”劉善家的說著這番話,言語裏都是得意。安緡料想這位郡王妃必然是風光無限的。

“到了,你在這裏等下。王妃這會子要是不在殿裏聽人回話,恐怕就和奶娘在一處。”安謐噤聲立在一旁,點點頭。“有勞劉嫂子。”

不多一會兒,劉善家的出來了,“可巧,要麼說妹妹有福氣,王妃就在裏頭,回話的人剛走,快進來吧。”

安緡低著頭垂著手,緩步進到後殿裏,目光隻停留在自己腳前方寸。“民女見過郡王妃,王妃金安。”

“你是宮先生的義女,原該叫你聲妹妹的,不用據著禮,起來吧,來我身邊坐!”說著就起身來扶。不同於安緡所想象的,王妃穿的並不是十分奢華,可能也是見自己一個無名氏,家常打扮足以。就著王妃攙扶自己起身,安緡抬頭看了一眼。但覺得眉眼端莊、風姿綽約、玉麵瑩瑩、這神采非是世族沁潤斷不能有。一身粉藍色百蝶穿花絲質褙子,內裏穿著細紗銀紅色百褶長裙,領花是寶藍色的四周攢了銀、不知是用什麼石頭,單瞧著成色通透。頭發梳的是高鬟寶髻,並未佩戴步搖,而是以十餘顆海珠做飾。斜插著的宮釵也是寶藍色。通體和諧、不甚張揚,卻自成一種氣度。

安緡朝自己右後方點了一下頭,隻見雪蓮提著一個一尺見方的禮盒到安緡手邊,盒子裏是一方黃石硯,並上兩隻雕花烏木鎮紙,不算貴重,也還考究。做見麵禮能襯出王妃的文雅氣質,也不會讓人覺得太過巴結。是宮馳提早給自己備下的。“此番前來,蒙王妃垂青,宮家上下都覺得臉麵有光。民女不才,這裏備下一份薄禮,還望不棄。”

“宮先生算是我們王爺的師傅,論理我們從他老人家那裏要人,該是我們備禮,倒叫破費了。你以後安心在王府住下,短了什麼隻管和我說,來者是客。我和王爺都是很看重妹妹的,畢竟女扮男裝綁了月祁人,還真是不讓須眉的。”

安緡聽著這些話,不知是不是該歡喜,總覺得自己之前的“壯舉”倒要招來捧殺了。風頭出了,今後也騎虎難下,不管自己樂意與否,這風頭還得繼續出下去。否則到叫人覺得她這個義女,外強中幹有辱家門。

“安緡碰到那個流寇時,那人已經失了不少氣力,才讓民女一介弱質女流撿了便宜,換做是烏廣男兒,必然毫發無損便將此人擒獲,安緡不才救火不及時還掛了彩。”安緡覺得入王府還是低調為好,雖然不知有沒有用,但是還是賣力的推脫功勞。

“什麼弱質女流,我自小長在上京,不怕妹妹笑話,如今朝堂上還不是多虧太後坐鎮,否則誰知道當初先帝駕崩,後周會亂成什麼樣子。看妹妹也是知書達理之人,你看我嫁了人不也是替夫家分憂麼?何況你現下無家業牽繞,便跟著王府,他日必然有一番道理。”王妃說到動情處,臉上神情卻有種無名的失落,引人遐思。旁邊劉善家的咳了一聲,王妃才慢慢回過神來,不過臉上卻不像剛見麵時那般平和了。

安緡不好多言,隻是淺笑點頭,連連稱是。

(褙子,又名背子、綽子,繡?,始創於秦。是秦朝到明朝時期女子的常用服飾,樣式以直領對襟為主,腋下開胯,腰間用勒帛係束,下長過膝。

領花一般都是貴婦會佩戴,這裏的古裝配色,一般還是尊崇現代人審美,實在覺得古代有些配色太濃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