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他便講到韋陀主掌寺院戒律,雲遊僧人進到廟院之後隻要看到韋陀拿降魔杵的姿勢便能分辨出這個寺院的規矩:
雙手合十,橫抱杵式-----此寺院為十方叢林,可以接受任何來往僧侶掛單,亦可討長單親近常住。
單手豎持,杵靠肩式-----此寺院為普通叢林,按寺院的需要接受僧侶掛單,亦可討長單親近常住。
單手拄杵,杵著地式-----此寺院為子孫叢林,可掛單三天,不能親近常住。
雙手拄杵,杵著地式-----此寺院為小廟,或小子孫廟,不接待任何來往僧侶的打擾。
聽完幽冥的講解之後,上官芸萱接連問道:“那為什麼你師傅叫付庸師祖?”
這次幽冥深呼一口氣,連回答都欠奉。
“那我直接問你師傅去。”看到幽冥對自己的不待見,上官芸萱準備直接上前問延空法師。
看到這種情況,幽冥直接將這個“二嫂”拉了回來,狠狠的瞪了一眼後才說起佛家的七十字傳承譜:
福慧智子覺,了本圓可悟。
周洪普廣宗,道慶同玄祖。
清靜真如海,湛寂淳貞素。
德行永延恒,妙體常堅固。
心朗照幽深,性明鑒崇祚。
衷正善禧禪,謹愨原濟度。
雪庭為導師,引汝歸鉉路。
“怪不得你哥一說出自己的法號行善,那老和尚直接將老衲改成小僧,原來是個徒孫啊!”
上官芸萱說完之後,將目光轉向幽冥,他的師傅是付庸的徒孫,那幽冥又是什麼輩分。
幽冥的眼睛裏閃過一絲冷芒,嚇得上官芸萱直接將這個想法咽在肚子裏。
“為什麼你們兩個對佛教這麼了解?”
上官芸萱的這個問題讓幽冥想了很久,他最終還是沒有回答。
付庸的師傅是釋德建,一個精通禪學、武醫、和醫學的少林僧人,他是當今少林絕學“心意把”的傳人。
付庸(鄭光宗)、鄭耀祖和霍少峰三人都曾在德建師傅身旁學習過一段時間,但是真正得到認可的隻有付庸一人,他從小體弱多病,他的身體也可以說是這個沉默寡言的僧人一手調教過來的,如非這樣,付庸活不過五歲。
德建師傅一直居住在鄭家的後山,過著淡薄、寂寞的隱居生活。鄭家三兄弟都曾跟他係統的學習過佛教文化,直到後來才被分開培養,鄭耀祖學習了武醫,而幽冥隻學習了武學,兩人都隻學習了一些皮毛便被趕走。原因是他們兩個的存在打擾了他教導付庸禪學方麵的知識。
不過可惜的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付庸學習一段時間之後實在受不了佛門的一些清規戒律,打死不肯繼承他的衣缽。
再加上鄭安在旁邊的有意支持,他與佛門的緣分也就此結束。
畢竟作為鄭家的長子,鄭安還指望他繼承自己龐大的家業,怎麼會心甘情願讓自己的兒子出家。
如非他對付庸有救命之恩,鄭安會在他露出這種想法的時候直接扼殺。
看到幽冥愣神,上官芸萱調皮的伸出舌頭,僵著鼻子說道:“走吧!他們走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