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謝安輔政 張妃弑君(2)(2 / 3)

“說得是,車胤能夠不同流合汙實屬難得。”孝武帝已明白自己做了錯事,“謝安已逝,此後朕就要靠像車胤和範大人你們這樣的忠臣了。”

“為臣盡忠,理所當然。”範寧建議,“萬歲,這份奏疏隻管留中押下不發,也不表明可否。”

“範大人所論極是。”

…“還有,萬歲,像王國寶這樣的無恥小人,當給他一些教訓。即使不嚴懲,也要把他貶官逐出京城。使那些趨炎附勢於道子的;小人們,都明白一個道理,挑頭為道子張目者,是何等下場。”“好,朕自有主張。”

可是,道子在孝武帝身邊,已是布置了眼線。這些消息很快便為道子得知。他感受到了危險已經迫近,必須得保住王國寶,否則唇亡齒寒,下一個孝武帝就要處置自己。

經過一番準備,道子走進了皇城邊上的碧雲庵。這道觀精致豪華,住持妙音是個通天人物,先和皇帝的妃子淑媛交好,因而得以同孝武帝有了私情。這一點在高層內幾乎人人盡知,道子就是要走她的門路。

二人在禪房相見,道子先把重禮奉上:“這是一頂鳳冠,上麵綴滿了紅藍寶石一百顆,是本王精心為你準備的。”

“為我,我一個道姑敢戴鳳冠嗎?假話!”

“曰後我做了皇帝,就立你為皇後,戴它不就是理所當然。”“真有那麼一天?”

“你看這晉國的趨勢,絕對為時不遠了。”

“說吧,要我做什麼?”

“立即進宮,勸說那個酗酒好色的皇上,讓他不要貶謫王國寶,申明王國寶是個好人。”

“與你什麼相幹。”

“是我的親信,自然要保。否則,下一步就輪到我了。”

“可是,我去難免那昏君就要求魚水之歡……”妙音笑問,“你就不吃醋?”

“為了我們日後的大業,受這點損失還值得。”

“你可要言而有信,一旦登基,不許把我拋棄。”

“你如此可人的美女,我怎麼舍得。”

“本仙姑就替你跑一趟,但願不辱使命。”

“見了昏君你就這樣說……”

細雨霏霏,微風夾帶著陣陣寒意。妙音快步如飛,輕車熟路,很快進了皇宮,與孝武帝在寢宮相見。醉醺醺的皇帝見了心上人,喜得他上前抱住就啃:“朕的美人兒,你可算來了,這些時日可把朕想苦了。”

妙音輕輕把他推開:“皇上,一個堂堂君主,還像凡夫俗子一樣猴急,這不是有失帝王身份。”

“什麼話,孔子說,食色,性也。誰人見了美人不動心,何況你又是這樣千嬌百媚惹人憐。”

“萬歲,你也不問問,奴家有何事進宮。”

“何事,還不就是來迷惑朕。”

“貧道有事相求。”

“說,無有不允。”

“聽說萬歲要貶逐王國寶。”

“你如何知曉?”

“萬歲常常呼我為仙姑,自然是仙家神機妙算。”妙音盯著問,“你且說可有此事?”

“有便如何?”

“王國寶是我的表侄,萬歲對他要高抬貴手。”

“笑話,你二人年齡相仿,他如何成了你的表侄。”

“年歲不在大小,輩分就是如此。”妙音問,“萬歲,他身犯何罪?”

“他嘛,是個惹是生非的壞人。”

“說他是壞人,是何人所奏?”

“是,是,”在心儀的美人麵前,這皇上不能不直說,“是禦史範寧。”

“這就對了。”妙音的口氣很是淡定,“不是他才怪呢。”

“此話怎講?”孝武帝問,“難不成範寧還會誣陷他的親外甥。”

“萬歲,範寧是借萬歲你這把刀,殺他這個外甥仇人。”

“他們是嫡親的甥舅,仇從何來?”

“範寧的小妾風流妖豔,與王國寶有染,二人被範寧堵個正著,為了出這口惡氣,範寧才鼓動萬歲代他報複。”

“原來如此。”孝武帝信了,“盡管王國寶不是對朕懷有敵意,但其人品也令人不敢恭維。”

“萬歲,對範寧這種人得給他點顏色看看,不要再貶逐王國寶,而是把範寧貶至偏遠蠻荒之地。”

“好,就依仙姑。”等得急不可耐的孝武帝,把妙音扳倒在龍床上,喘著粗氣忙三火四地解她的衣扣。

次曰,孝武帝降旨,把範寧貶官到外地,而王國寶則安然無恙。

孝武帝此刻已經糊塗了,他恨王國寶起因是其帶頭上疏,奏請為道子加殊禮,其實,即便範寧的小妾真同王國寶有染,也無關其為道子張目幫凶。孝武帝每日隻是飲酒作樂,泡在後宮裏也不再上朝,百官們往往一個月也見不到他一麵。這一時期,他最寵幸的是張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