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一)(2 / 2)

見此情景,潛藏在樹上的虎子失聲大笑。葫蘆來找虎子,碰巧看到這一幕,忙朝杏樹跑過來。丫丫摔的還沒回過神來,被這突如其來的笑聲嚇了一跳,抬眼朝杏樹上望去,見虎子像是遇到了天下最可笑之事,在那裏笑的上氣不接下氣的直拍打樹枝。

葫蘆把丫丫從地上扶起來。“丫丫,你不怕疼,是吧?!”

丫丫摸著被石頭硌的生疼的屁股,小臉憋的通紅,淚水在眼圈裏直打轉。

見狀,虎子麻利的溜下樹來。

“丫丫,你不哭,嗬?!你要是不哭,我就給你摘杏吃!”

丫丫可憐巴巴的點點頭。

虎子又爬上杏樹,摘下幾個熟透的杏子。“接著,嗬!”他嘴上這樣吩咐著,卻沒有馬上行動,而是跟丫丫提起條件,“以後你別動不動向我媽告我的狀!”

“行!”丫丫張著兩手,抬臉望著虎子答應。

“以後聽你姥爺講故事的時候,我坐那個小圓凳子!”

“行!”

虎子想再提點條件,一時又想不起來。

“快點呀!”丫丫一直保持著那個姿勢有些累,煩了。

虎子這才把杏子扔下來。

……

別的人家都是男主外、女主內,虎子家正好相反,虎子爸爸的性格極其木訥,人情俗事全靠虎子媽應酬、張羅。每當遇到令人犯難為的事情,虎子媽就恨恨的罵虎子爸是三腳踹不出個屁來的窩囊廢。天下的母親少有不護犢子的,即便自己的孩子有千般的不是也不容許別人數落,這樣的罵語若是被虎子奶奶聽見,她定會偷偷的加倍回罵兒媳婦是掃把星、母雞打鳴什麼的。

虎子媽為人慷慨大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自己吃了填坑,給人家吃了填名。”;虎子奶奶卻小氣的要命,連一根蔥、一頭蒜都舍不得往外借,多的用不了的東西,擱壞了也舍不得送人。婆媳倆做派截然不同,合不來是肯定的了。虎子奶奶經常嫌兒媳婦不會過日子,不知道替孫子們的將來作打算。虎子媽卻認為兒孫自有兒孫福,給孩子攢錢不如給孩子積德。不合歸不合,虎子媽卻沒虧待過婆婆,得著好東西,都是先以婆婆享用。虎子奶奶雖然嘴上不說,心裏可也承認虎子媽是個孝媳;但是這位孝媳對她“孝而不順”,在她看來,“不順”即是大逆不道,是缺乏家教的表現。“養子不教父之過,養女不賢娘有錯。”,每每虎子媽招惹虎子奶奶不爽,虎子奶奶就把對兒媳的不滿,轉嫁到好多年沒見麵的女親家身上。

虎子的兩位哥哥跟他們的父親一樣老實,這讓虎子媽很是著急,虎子和兩個哥哥的性情相反,這同樣讓虎子媽著急。

“老實的,就老實個不透氣!活泛的,就活泛成孫猴子!”每當虎子惹了事,虎子媽就把三個兒子攢起來一塊兒罵,“我上輩子作了什麼孽,生出你們這仨不成器的東西!”

麥熟時節,虎子家把杏子全摘了。他們拿一半兒到集市上賣,剩下的那一半兒與四鄰八舍分享。虎子媽找出三個差不多大的瓢子,盛上杏子讓哥仨挨家挨戶的去送,虎子的兩個哥哥嫌難為情不肯去,虎子就把這一宗活兒全包了,一趟趟的,跑得樂顛顛的。

雖然家裏都有了現成的杏子吃,虎子、葫蘆和牛牛他們還是喜歡爬上杏樹去罱那些漏摘的杏。每當發現一個隱藏在密葉裏的黃杏,他們就像發現了稀世珍寶一樣恣得大呼小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