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賽再次拜訪伊麗莎白的姑姑姑父賈蒂納夫婦,發現隻有伊麗莎白一個人在家中憂心忡忡。他關切地詢問,伊麗莎白向他透露了一則可怕的消息。她剛收到珍寄來的信,信上說妹妹莉蒂亞跟韋漢先生私奔了,家人不知道他們去哪裏了,更糟的是,大家都知道他倆並沒有結婚。賈蒂納夫婦不在家,一個仆人奉命去請他們火速回來。達賽走了以後,伊麗莎白心想大概永遠見不到他了。
賈蒂納夫婦得到消息後,立刻安排回朗伯恩,賈蒂納先生答應協助班納特先生到倫敦尋找犯錯的小兩口。韋漢欠下了1000多英鎊的睹債。班納特先生回來也沒打聽到什麼消息,不過兩天後賈蒂納先生寄來一封信,說他已見到莉蒂亞和韋漢。他們沒結婚,不過他希望不久舉行婚禮。對方要班納特先生保證:莉蒂亞在父母雙亡後可得到5060鎊遺產的五分之一,父母在世期間她每年可拿到一百英鎊的津貼。賈蒂納還說,韋漢先生的處境並不像起初想像的那麼慘,等債務還清後還會有一點餘錢。班納特先生看了這句話,明白韋漢已得到資助,心想自己不知怎麼還妹夫的人情債才好。
莉蒂亞和韋漢結了婚,雙雙到朗伯恩作客。伊麗莎白聽妹妹說達賽先生參加了他們的婚禮。他們走了以後,伊麗莎白寫信給賈蒂納先生詢問事情的真相,姑姑立刻回信說是達賽找到莉蒂亞,替韋漢還掉賭債,促使他舉行婚禮,不過達賽先生希望消息不要傳開。賈蒂納太太在信末說,她很喜歡達賽先生,達賽就缺“那麼一點點活潑勁兒,隻要有個聰明的妻子,很容易教會他”。
後來賓利先生回到尼查菲爾德莊園,由達賽先生作陪到朗伯恩拜訪,達賽默不作聲,相當冷漠,伊麗莎白感到很失望。不久查爾斯·賓利和珍訂下婚約,一兩天後凱瑟琳·狄包爵爺夫人專程來看伊麗莎白。她逼問道:是否不止姐姐珍快要出嫁,連伊麗莎白本人也要跟她侄兒達賽先生結婚了?
伊麗莎白驚駭得滿麵通紅,但她不答腔,爵爺夫人很生氣,說這段姻緣不可能成功,叫伊麗莎白保證不跟達賽先生訂婚,還說達賽跟她女兒是有婚約的。伊麗莎白不肯作任何保證,爵爺夫人臨走十分不悅,預言伊麗莎白的野心永遠不會得逞。
達賽先生再度到尼查菲爾德莊園,由朋友作陪來朗伯恩作客,他跟伊麗莎白傾談很久。他對姑媽的幹預十分生氣,並否認跟表妹有婚約。接著二度求婚,這回伊麗莎白接受了。
《傲慢與偏見》被公認為簡·奧斯汀最好的作品。這部鄉下中產階級的家居生活故事,通篇充滿喜劇氣氛。作者才華橫溢,以獨特的敘述風格把日常瑣事講述得非常有趣。她對女人的性格特別觀察入微、刻畫得栩栩如生,使得全書洋溢著青春的喜氣,這是一部時間安排很精確、輕描淡寫恰到好處的傑作。
片段精讀
伊麗莎白讀了這封信,真是心神搖蕩。她這種心情,叫人家弄不明白她是高興多於苦痛,還是苦痛多於高興。她本來也曾隱隱約約、疑疑惑惑地想到達西先生可能會成全她妹妹的好事,可是又不敢往這方麵多想,怕他不可能好心到這個地步;另一方麵她又顧慮到,如果他當真這樣做了,那又未免情意太重,報答不了人家,因此她又痛苦。如今這些揣測卻成了千真萬確的事實!想不到他那天竟會跟隨著她和舅父母趕到城裏去。他不惜擔當起一切的麻煩和艱苦,來探索這件事。他不得不向一個他所深惡痛絕、極其鄙視的女人去求情。他不得不委曲求全,同一個他極力要加以回避、而且連名字也不願意提起的人去見麵,常常見麵,跟他說理,規勸他,最後還不得不賄賂他。他這般仁至義盡,隻不過是為了一個他既無好感又不器重的姑娘。她心裏輕輕地說,他這樣做,都是為了她。但是,再想到一些別的方麵,她立刻就不敢再存這個希望。她馬上感覺到,她本可以從虛榮心出發,認為他確實愛她,可是她哪能存著那麼大的虛榮心,指望他會愛上一個已經拒絕過他的女人!他不願意跟韋翰做親戚,這種情緒本來也極其自然,又哪能指望他去遷就!何況是跟韋翰做連襟!凡是稍有自尊心的人,都容忍不了這種親戚關係。毫無問題,他為這件事出了很大的力。她簡直不好意思去想象他究竟出了多大的力。他所以要過問這件事,理由已經由他自己加以說明,你不必多費思索就可以深信無疑。他怪他自己當初做事欠妥,這自然講得通;他很慷慨,而且有資格可以慷慨;雖然她不願意認為他這次主要就是為了她,可是她也許可以相信,他對她依舊未能忘情,因此遇到這樣一件與她心境攸關的事情,他還是願意盡心竭力。一想起這樣一個人對她們情意隆重,而她們卻無法報答他,這真是痛苦,說不盡的痛苦。麗迪雅能夠回來,能夠保全了人格,這一切都得歸功於他。她一想起自己以前竟會那樣厭惡他,竟會對他那樣出言唐突,真是萬分傷心!她不勝自愧,同時又為他感到驕傲。驕傲的是,他竟會一本同情之心,崇尚義氣,委曲求全。於是她把舅母信上恭維他的那段話讀了又讀,隻覺還嫌說得不夠,可是也足以叫她十分高興。她發覺舅父母都斷定她跟達西先生感情深切,推心置腹。她雖然不免因此而感到幾分懊惱,卻也頗為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