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9月,索羅斯開始做多馬克和日元。他先期持有的馬克和日元的多頭頭寸達7億美元,已超過了量子基金的全部價值。由於他堅信他的投資決策是正確的,在先期遭受了一些損失的情況下,他又大膽增加了差不多8億美元的多頭頭寸。
索羅斯一直增加投入,是因為他認為浮動彙率的短期變化隻發生在轉折點上,一旦趨勢形成,它就消失了。他要趁其他投機者還沒有意識到這一轉折點之時,利用美元的下跌賺更多的錢。當然,索羅斯增加投人的前提是他深信逆轉已不複存在,因為一旦趨勢逆轉,哪怕是暫時的,他也將擁抱災難。
到了1985年9月22日,事情逐漸朝索羅斯預測的方向發展。美國新任財長詹姆土•貝克和法國、西德、日本、英國的四位財政部部長在紐約的普拉紮賓館開會,商討美元貶值問題。會後五國財長簽訂了《普拉紮協議》。該協議準出通過\"更緊密地合作\"來\"有序地對非美元貨幣進行估價\"。這意味著中央銀行必須低估美元價值,迫使美元貶值。
《普拉紮協議》公布後的第一天,美元被宣布從239日元降到222.5日元,即下降了4.3%,這一天的美元貶值使索羅斯一夜之間賺了4000萬美元。接下來的幾個星期,美元繼續貶值。10月底,美元已跌落13%,且美元兌換205日元。
量子基金已由1984年的4.489億美元上升到1985年的10.03億美元,資產增加了223.4%。索羅斯憑著他當年的驚人業績,在金融世界華爾街地區收入最高的前一百名人物排名上,名列第二位。按照這家雜誌的報道,索羅斯在1985年的收入達到了9350萬美元。
【1986年】,9月,美元跌至1美元兌換153日元。索羅斯在這場大手筆的金融行動中前後總計賺了大約1.5億美元。這使得量子基金在華爾街名聲大噪。1986年還是索羅斯的豐收年,量子基金的財富增加了42.l%,達到15億美元。索羅斯個人從公司中獲得的收入達2億美元。
*失敗的痛苦和意義*————
索羅斯雖然痛恨賠錢,但他卻能夠忍受痛苦。對於其他人而言,犯錯是恥辱的來源;而對於他來說,認識到錯誤則是一件可以引以為自豪的事情。因為在他看來,對於事物的認識缺陷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伴侶,他不會因為錯誤百出而備感傷心丟臉,他隨時準備去糾正自己的錯誤,以免在曾經跌倒過的地方再度絆倒。他在金融市場上從不感情用事,因為他明白理智的投資者應該是心平氣和的,不能求全責備。正如他經常所說的:“如果你的表現不盡人意,首先要采取的行動是以退為進,而不要挺而走險。而且當你重新開始時,不妨從小處做起。”當你決策失誤,造成巨大損失時,自責是毫無意義的,重要的是勇於承認自己的錯誤,及時從市場中撤出,盡可能減少損失。隻有保存了競爭的實力,你才能夠卷土重來。
索羅斯具有比別人能更敏銳地意識到錯誤的才能。當他發現他的預期設想與事件的實際運作有出入時,他不會待在原地坐以待斃,也不會對於那些該死的出入視而不見,他會進行一次歇斯底裏的盤查以期發現錯誤所在。一旦他發現錯誤,他會修正自己的看法以圖東山再起。正是因為索羅斯的這一寶貴品質,他才始終能夠在動蕩的市場中保存實力。一個投資者之所以被稱為“偉大的投資者”,關鍵不在於他是否永遠是市場中的大贏家,而在於他是否有承認失敗的勇氣,能否從每一次的失敗中站起來,並且變得更加強大。索羅斯恰恰具備了作為一個“偉大投資者”的素質。這也就是為什麼索羅斯在經曆了1987年10月份的慘敗之後,卻仍能使量子基金1987年的增長率達到14.1%,總額達到18億美元的原因之一。
索羅斯不是那種奉傳統若神明的人,他有自己獨特的一套市場理論。他認為,金融市場動蕩無序,股票市場的運作基礎不是邏輯,而是心理的。跑贏市場的關鍵在於如何把握這種群體心理。索羅斯在預測市場走向時,比較善於發現相關市場的相互聯係,這使得他能準確地判斷一旦某一市場發生波動,其他相關市場將會發生怎樣的連鎖反應,以便更好地在多個市場同時獲利。
索羅斯在金融市場上能夠獲得巨額利潤除了依賴於他獨特的市場理論外,還在於他超人的膽略。因為索羅斯認為一個投資者所能犯的最大錯誤並不是過於大膽魯莽,而是過於小心翼翼。雖然有一些投資者也能準確地預期市場走向,但由於他們總是擔心一旦行情發生逆轉,將遭受損失,所以不敢建立大的頭寸。當市場行情一直持續看好,才又後悔自己當初的頭寸太少,坐失賺錢良機。索羅斯一旦根據有關信息對市場作出了預測,就對自己的預測非常自信,當他確信他的投資決策無可指責,那麼建立再大的頭寸都在所不惜。當然要建立巨額的頭寸,需要有超人的膽略和勇氣,否則,他將無法承受由此帶來的巨大壓力。
【1987年】,上帝並非一直垂青索羅斯,在1987年索羅斯遭遇了他的\"滑鐵盧\"。根據索羅斯金融市場的“盛——衰\"理論,繁榮期過後必存在一個衰退期。他通過有關渠道得知,在日本證券市場上,許多日本公司,尤其是銀行和保險公司,大量購買其他日本公司的股票。有些公司為了入市炒作股票,甚至通過發行債券的方式進行融資。日本股票在出售時市盈率已高達48.5倍,而投資者的狂熱還在不斷地升溫。因此,索羅斯認為日本證券市場即將走向崩潰。但索羅斯卻比較看好美國證券市場,因為美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在出售時的市盈率僅為19.7倍,與日本相比低得多,美國證券市場上的股票價格還處於合理的範圍內,即使日本證券市場崩潰,美國證券市場也不會被過多波及。
1987年9月,索羅斯把幾十億美元的投資從東京轉移到了華爾街。然而,首先出現大崩潰的不是日本證券市場,而恰恰是美國的華爾街。1987年10月19日,美國紐約道•瓊斯平均指數狂跌508石5點,創當時曆史記錄。在接下來的幾星期裏,紐約股市一路下滑。而日本股市卻相對堅挺。索羅斯決定拋售手中所持有的幾個大的長期股票份額。其他的交易商捕捉到有關信息後,借機猛向下砸被拋售的股票,使期貨的現金折扣降了20%。
5000個合同的折扣就達2.5億美元。索羅斯因此而在一天之內損失了2億多美元。索羅斯在這場華爾街大崩潰中,據報載,損失了大約6.5億到8億美元。這場大崩潰使量子基金淨資產跌落26.2%,遠大於17%的美國股市的跌幅,索羅斯成了這場災難的最大失敗者。
*打跨英格蘭銀行的人*—————
索羅斯猶如華爾街上的一頭金錢豹,行動極其敏捷,善於捕捉投資良機。一旦時機成熟,他將有備而戰,反應神速。雖然在華爾街,索羅斯是一名大家熟知的高手,但真正讓他為外界所了解的,卻是90年代的兩次大危機,而這兩次危機,索羅斯都是關鍵人物。其一是1992年的英格蘭銀行事件。
【1989年】,11月,東西德統一,在許多人看來,統一的德國將會很快複興和繁榮起來,而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的《馬斯特裏赫特條約》更是讓大家大受鼓舞:一個“大歐洲”的概念即將形成。但索羅斯經過冷靜地分析,卻認為新德國由於重建原東德,必將經曆一段經濟拮據時期。德國將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經濟問題,而無暇幫助其他歐洲國家渡過經濟難關,這將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貨幣帶來深遠的影響,貨幣聯盟並不一定就是好事。
果然,條約簽訂不到一年,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時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正陷於重重困難的情況下,英國不可能維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雖然首相約翰•梅傑(JohnMajor)多次強調要維持英鎊,保持其在歐洲貨幣體係的地位,但索羅斯認為這不過是虛張聲勢,他已經在暗暗準備進行進攻之前的準備。
【1992年】,索羅斯抓住時機,成功地狙擊英鎊。這一石破天驚之舉,使得慣於隱於幕後的他突然聚焦於世界公眾麵前,成為世界聞名的投資大師。
英鎊在200年來一直是世界的主要貨幣,原來采取金本位製,與黃金掛鉤時,英鎊在世界金融市場占據了極為重要的地位。隻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及1929年的股市大崩潰,才迫使英國政府放棄了金本位製而采取浮動製,英鎊在世界市場的地位不斷下降。而作為保障市場穩定的重要機構——英格蘭銀行,是英國金融體製的強大支柱,具有極為豐富的市場經驗和強大的實力。從未有人膽敢對抗這一國家的金融體製,甚至想都未敢想過。
索羅斯卻決定做一件前人所未做過的事,搖撼一下大不列顛這顆號稱堅挺的大樹,試一試它到底有多麼強大的力量。但索羅斯並不是一個容易衝動的人,他不會拿投資人的錢去做無謂的冒險,他在不斷地尋找機會。隨著1989年11月柏林牆的轟然倒下,許多人認為一個新的。統一的德國將會迅速崛起和繁榮。但索羅斯經過冷靜地分析,卻認為新德國由於重建原東德,必將經曆一段經濟桔據時期。德國將會更加關注自己的經濟問題,而無暇幫助其他歐洲國家渡過經濟難關,這將對其他歐洲國家的經濟及貨幣帶來深遠的影響。
在1990年,英國加入西歐國家創立的新貨幣體係——歐洲彙率體係(簡稱ERM)。索羅斯認為英國犯了一個決定性的錯誤。因為歐洲彙率體係將使西歐各國的貨幣不再針住黃金或美元,而是相互釘住;每一種貨幣隻允許在一定的彙率範圍內浮動,一旦超出了規定的彙率浮動範圍,各成員國的中央銀行就有責任通過買賣本國貨幣進行市場幹預,使該國貨幣彙率穩定到規定的範圍之內;在規定的彙率浮動範圍內,成員國的貨幣可以相對於其他成員國的貨幣進行浮動,而以德國馬克為核心。早在英國加入歐洲彙率體係之前,英鎊與德國馬克的彙率已穩定在1英鎊兌換2.95馬克的彙率水平。但英國當時經濟衰退,以維持如此高的彙率作為條件加入歐洲彙率體係,對英國來說,其代價是極其昂貴的。一方麵,將導致英國對德國的依賴,不能為解決自己的經濟問題而大膽行事,如何時提高或降低利率、為保護本國經濟利益而促使本國貨幣貶值;另一方麵,英國中央銀行是否有足夠的能力維持其高彙率也值得懷疑。
特別是在1992年2月7日,歐盟12個成員國簽訂了《馬斯特裏赫特條約》。這一條約使一些歐洲貨幣如英鎊、意大利裏拉等顯然被高估了,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將麵臨巨大的降息或貶值壓力,它們能和經濟實力雄厚的德國在有關經濟政策方麵保持協調一致嗎?一旦這些國家市場發生動蕩,它們無力抵禦時,作為核心國的德國會犧牲自己的國家利益來幫助這些國家嗎?
市場洞察力決定了一切,錯誤的洞察會導致自我毀滅。索羅斯的天才就在於比別人更快的預見到未來的發展趨勢。早在《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簽訂之時已預見到歐洲彙率體係將會由於各國的經濟實力以及各自的國家利益而很難保持協調一致。一旦構成歐洲彙率體係的一些“鏈條”出現鬆動,像他這樣的投機者便會乘虛而入,對這些鬆動的“鏈條”發起進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隨者也會聞風而動,使彙率更加搖擺不定,最終,對追風機製的依靠比市場接納它們的容量大得多,直到整個機製被摧毀。
果然,在《馬斯特裏赫特條約》簽訂不到一年的時間裏,一些歐洲國家便很難協調各自的經濟政策。當英國經濟長期不景氣,正陷於重重困難的情況下,英國不可能維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國經濟發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國的利率不下調,英國單方麵下調利率,將會削弱英鎊,迫使英國退出歐洲彙率體係。雖然英國首相約翰•梅傑(JohnMajor)多一再申明英國將信守它在歐洲彙率體係下維持英鎊價值的政策,但索羅斯及其他一些投機者在過去的幾個月裏卻在不斷擴大頭寸的規模,為狙擊英鎊作準備。
隨著時間的推移,英國政府維持高利率的經濟政策受到越來越大的壓力,它請求德國聯邦銀行降低利率,但德國聯邦銀行卻擔心降息會導致國內的通貨膨脹並有可能引發經濟崩潰,拒絕了英國降息的請求。英國經濟日益衰退,英國政府需要貶值英鎊,刺激出口,但英國政府卻受到歐洲彙率體係的限製,必須勉力維持英鎊對馬克的彙價在1:2.95左右。英國政府的高利率政策受到許多金融專家的質疑,國內的商界領袖也強烈要求降低利率。
在1992年複季,英國的首相約翰•梅傑(JohnMajor)和財政大臣雖然在各種公開場合一再重申堅持現有政策不變,英國有能力將英鎊留在歐洲彙率體係內,但索羅斯卻深信英國不能保住它在歐洲彙率體係中的地位,英國政府隻是虛張聲勢罷了。
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在不斷地下跌,從2.95跌至2.85,又從2.85跌至2.7964。英國政府為了防止投機者使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低於歐洲彙率體係中所規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蘭銀行購入33億英鎊來幹預市場。但政府的幹預並未產生好的預期,這使得索羅斯更加堅信自己以前的判斷,他決定在危機凸現時出擊。
1992年9月,投機者開始進攻歐洲彙率體係中那些疲軟的貨幣,其中包括英鎊、意大利裏拉等。索羅斯及一些長期進行套彙經營的共同基金和跨國公司在市場上拋售疲軟的歐洲貨幣,使得這些國家的中央銀行不得不拆巨資來支持各自的貨幣價值。
英國政府計劃從國際銀行組織借入萬億英鎊,用來阻止英鎊繼續貶值,但這猶如杯水車薪。僅索羅斯一人在這場與英國政府的較量中就動用了100億美元。索羅斯在這場天量級的豪賭中拋售了70億美元的英鎊,購入60億美元堅挺的貨幣——馬克,同時,索羅斯考慮到一個國家貨幣的貶值(升值)通常會導致該國股市的上漲(下跌),又購入價值5億美元的英國股票,並賣掉巨額的德國股票。如果隻是索羅斯一個人與英國較量,英國政府也許還有一絲希望,但世界許多投機者的參與使這較量的雙方力量懸殊,注定了英國政府的失敗。
索羅斯是這場“賭局’最大的賭家。
*金融大鱷響天下*—————
其他人在作出億萬資金的投資決策時也許心髒會狂跳不已,寢食難安,但這從來不是索羅斯的風格,他在進行高風險、大手筆的決策時,憑借的是他超人的膽略和鋼鐵一般的意誌,他能處之泰然,好像置身於事外。也許他能不斷製造世界金融界神話的最大秘訣之一就是他具有超人的心理素質。
下完賭注,索羅斯開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機終於爆發。市場上到處流傳著意大利裏拉即將貶值的謠言,裏拉的拋盤大量湧出。9月13日,意大利裏拉貶值7%,雖然仍在歐洲彙率體係限定的浮動範圍內,但情況看起來卻很悲觀。這使索羅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歐洲彙率體係的一些成員國最終將不會允許歐洲彙率體係來決定本國貨幣的價值,這些國家將退出歐洲彙率體係。
1992年9月15日,索羅斯決定大量放空英鎊。英鎊對馬克的比價一路下跌至2.80,雖有消息說英格蘭銀行購入30億英鎊,但仍未能擋住英鎊的跌勢。到傍晚收市時,英鎊對馬克的比價差不多已跌至歐洲彙率體係規定的下限。英鎊已處於退出歐洲彙率體係的邊緣。
英國財政大臣采取了各種措施來應付這場危機。首先,他再一次請求德國降低利率,但德國再一次拒絕了;無奈,他請求首相將本國利率上調2%一12%,希望通過高利率來吸引貨幣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蘭銀行兩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達15%,但仍收效甚微,英鎊的彙率還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這場捍衛英鎊的行動中,英國政府動用了價值269億美元的外彙儲備,但最終還是遭受慘敗,被迫退出歐洲彙率體係。英國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歐洲彙率體係的日子稱做“黑色星期三”。隨後,意大利和西班牙也紛紛宣布退出歐洲彙率體係。意大利裏拉和西班牙比賽塔開始大幅度貶值。
但作為與英國政府較量的另一方麵——索羅斯卻是這場襲擊英鎊行動中最大的贏家,被《經濟學家》雜誌稱為——“打垮了英格蘭銀行的人”。在最終弓踐黑色星期三的兩周時間裏,索羅斯從英鎊空頭交易中獲利已接近10億美元,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利率期貨上的多頭和意大利裏拉上的空頭交易使他的總利潤高達20億美元,其中索羅斯個人收入為1/3。在這一年,索羅斯的基金增長了67.5%。他個人也因淨賺6.5億美元而榮登《金融世界》雜誌的華爾街收入排名榜的榜首。
*索羅斯的金融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