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看完這道折子,當然不會因此就治江陰三公的罪,知道他們善於守城,而不善於攻城,另外仙霞關他是知道的,的確山勢陡峻,地勢險要,與號稱天下第一關的山海關相比也不差。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不付出一定的代價,不講究一些策略,想打開此關簡直不可能。
但是現在是在等鄭成功的消息,因此林毅直接奏折批示,暫停攻打關城,人馬關城外麵駐紮待命,然後命人把這道折子送走了。
小穎不無擔憂道:“林大哥,鄭芝龍他能夠投降嗎,鄭成功此次會成功嗎,如果他們把鄭成功扣押起來或者給宰了,我們豈不是在這兒傻老婆等囁漢子?一個月或者是三個月,這等於養癰遺患。”
“自古知兵非好戰,不試一下怎麼成呢?相信鄭成功有自己的運籌,我們靜候佳音吧。”
林毅沒有多說,看在鄭成功的麵子上,他要給鄭芝龍和鄭鴻逵一個機會。如果他們真的不識時務,不願意接受招安,到那時再一並剿滅,也算是做到仁至義盡。
對於鄭成功之行,林毅心裏也有一定的把握,鄭成功哪怕能成功策反了鄭鴻逵,也算不虛此行,至於小穎所擔心的,林毅當然有所慮,虎毒不食子,鄭芝龍最多會把鄭成功關起來,還不至於要他的命,另外鄭成功也不是省油燈,鄭芝龍父子究竟是個什麼樣的人,也不能單看曆史的記載,隻有看事實說話。
現在林毅唯一能做的就是80萬人馬陳兵福建周圍,對大南帝國造成包圍之勢,這樣的高壓態勢有助於鄭成功遊說他的叔父和父親,讓他們接受朝廷的招安,如果福建的戰事能夠和平解決,也算是大明的一大幸事了。
自古以來都是攻心為上,攻城為下。不審時度勢,寬嚴皆誤,戰爭隻是迫不得已的一種方式。
從理論上說,鄭芝龍能夠投降大清,也能夠投降大明,當初他能夠接受崇禎皇上的招安,現在他應該也能接受他這位大明監國的招安,隻要他走投無路了,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現在鄭芝龍已經處於孤立無援的境地。明軍如果四麵出擊,不出一個月便打到他的福京,兵臨城下。這樣的形勢,作為大南帝國的創始人鄭芝龍,應該清楚何去何從,成破利害,他必然會仔細考慮的。
福建廈門海域。鄭成功的船隻由台灣海峽開到了這裏,南軍的水師艦隊和岸上炮台上的紅衣大炮,早就發現了這樣一隻船,也把火炮都對準了這隻船。
鄭成功命手下人打出自己的旗號。一隻船當然不是來開戰的,打出旗語,而且有鄭成功的家族旗號,這些南軍誰也不敢對之開炮。
早有人報於了這裏的守將鄭鴻逵,鄭鴻逵一聽鄭成功來了,先是又驚又喜,緊接著咬牙切齒:“這小子還敢回來,讓他報門而入!”
就這樣鄭成功這隻船在廈門靠岸了,鄭成功帶著田川真紀子等十幾個人走下這條船的時候。南軍兵將告訴他們,鄭鴻逵就在帥府等著他,讓他報門而入。
鄭成功知道自己的叔父生氣了。換成是誰,遇上這事也不會不生氣,兒子反對老子,這是大逆不道,已悖逆了三綱五常。鄭成功早有準備,因此表情坦然帶著田川真紀子,十幾匹快馬風馳電掣一般就到了帥府門前。
南軍將士戒備森嚴,鄭成功下馬之後,十幾個親隨全都被擋在了外麵,鄭成功旁若無人,他帶著田川真紀子高喊著自己的名字,從林立的刀斧手以前經過,從交叉的刀槍架下從容走過,大步流星來到了鄭鴻逵的大帳。